「水煮史记」帝舜逼出大禹的“反心”

尴尬的“官二代”,惹来“借刀杀人”计

如果按照《史记》的记载,禹是帝颛顼的孙子,辈分比舜高了4代(见下图),还能做舜的接班人。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舜的祖辈们得多努力早生早育,才能弥补4代代差呀。原因很可能是,舜或者禹,为了自己的正统身份,编造的族谱。


「水煮史记」帝舜逼出大禹的“反心”

和出身平民的舜不同,禹就算不是黄帝的子孙,至少也是“官二代”。上一话讲到,其父鲧是个大官,而且很可能是舜曾经的竞争对手。

鲧治水九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代尧执政的舜,在巡视途中,直接就把鲧给杀了。

和天子有杀父之仇、是天子曾经对手的儿子、家世显赫,禹的身份极其尴尬。肯定让舜感觉到了隐隐的威胁。

诡异的是,《史记》记载,舜偏偏就要用禹继续治水。即便禹下跪磕头,请求还是让皋陶或者契、后稷去,舜还是坚持要禹去。

心机深重的舜,很可能是借刀杀人:鲧很有经验,干了九年都不行,你一个毛头小伙子,怎么可能行?到时候再以“治水不力”杀你,水到渠成。

“敌人的敌人”是谁?

而禹也觉察到了这一点,所以跪求不去,爱谁去谁去。但舜一心除后患,怎么可能换人?

被天子惦记着,禹的形势是危如累卵的,朝不保夕的。

咋办?有范本!禹勤奋敏捷,仁爱可亲,讲话诚实,简直是道德模范……这不就是年轻时舜的翻版么!

禹,已经被逼上了反路。但现在,他只能尽心竭力地治水。苦干13年,路过自己的家门也不“敢”进。


「水煮史记」帝舜逼出大禹的“反心”


注意,司马迁用的是不“敢”,而不是不“想”。还特意提到了禹是念及父亲被杀,才不“敢”。

这都是给舜逼的啊,不然谁不想见自己的孩子呀(老婆有的人是不想见的,呵呵)。

这里多说两句,很多人认为,大禹治水是神话传说,不存在。但2016年,一个中美科研团队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宣布,他们在黄河流域发现了古代一场超级大洪水的科学证据,这一洪水很可能就是“大禹治水”故事中提到的灾难性大洪水(感谢 @迪诺信王世子林松霖 提供资料)。

尽管传说故事可能夸大,工程量和范围,在那个历史条件下都不太可能达到,但不代表“大禹治水”完全不存在。

当然,13年的时间很长,禹四处治水,也给了他行走的便利。他能做的事,也并不只有治水那么简单,还有寻找舜曾经的敌人。

这个“敌人的敌人”是谁?留待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