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翻譯出診的援疆醫生!

從東莞到新疆喀什

距離是6000多公里

5名東莞援疆醫生們毫不猶豫地去了

帶著翻譯出診的援疆醫生!

越過萬水千山

讓我們來聽一聽他們帶回來的故事.....


三師醫院位於喀什市中心,是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今年8月底,根據中央、省、市的安排,市第三人民醫院許衍碩、市中醫院何強成、市兒童醫院張志強、市第五人民醫院鄧靄輝、市人民醫院鄧鎮威5名醫生飛赴喀什,開始了為期一年半的援疆行動。

時間:10月15 日

帶著翻譯出診的援疆醫生!

片段一

  張志強為一例險些漏診的肱骨內上髁骨折的小女孩做了手術。這名從東莞市兒童醫院跨越近6000公里到三師醫院支援的骨科醫生很開心,“我或許挽救了一個女孩的未來”。

片段二

最大的願望學點維吾爾語

這樣診療會更便利

  同一天晚上11點10分,剛準備洗澡的鄧鎮威接到了電話,他匆匆忙忙地趕去醫院,得馬上為一個患者進行手術。鄧鎮威是東莞市人民醫院普外科的醫生,援疆到三師醫院後,他最大的願望是能學點維吾爾語,這樣診療會更便利。

片段三

這麼大年紀了

再不來援疆今後沒機會了

55歲的何強成可不敢有這樣的奢望。目前在三師醫院工作的5名東莞醫生中,何強成年齡最大,他是東莞市中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他笑著說:“這麼大年紀了,再不來援疆今後肯定沒機會了,現在,帶著翻譯看病也不錯”。

妻子生了一週氣

  何強成一口答應醫院領導“我願意去援疆”時,可一句話也沒跟妻子商量過。“都主任醫師、正高職稱了,這麼大年紀去幹啥?還這麼遠。”在大嶺山中學教高中語文的妻子為此生了他一週的氣。但何強成打定了主意,“超過55歲就不能援疆了,這是我最後的機會。”

帶著翻譯出診的援疆醫生!

帶著翻譯出診的援疆醫生!

  何強成26歲自主創業的兒子放心不下他。10月3日,兒子和媽媽坐了七八個小時的飛機到了喀什來看他,他原本空空的心終於踏實了。妻子不生他的氣了,還囑咐他照顧好自己。“現在,全家人都支持我了,我再也沒有心理壓力了。”何強成笑著說。

“我馬上答應了”

  鄧靄輝說,早在兩三年前他就報名援疆,想趁著年輕多去做點事,但之前幾批都沒有他,很是讓他沮喪。7月的一天,醫院領導突然打電話給他,問他是否還想去援疆。“我馬上答應了,之前報名時我愛人就支持的。”他說。

帶著翻譯出診的援疆醫生!

思念很揪心

  遠在他鄉最思念親人。許衍碩、張志強、鄧靄輝都有兩個孩子,其中二孩都才兩歲。爸爸離開一年半,錯過了孩子最重要的生長期,回去後孩子還能認得自己嗎?這讓三個爸爸很揪心。前幾天,張志強兩歲的兒子和他丈母孃帶來的另一個親戚同齡的孩子打鬧,磕破了頭皮流點血,可把他心疼壞了。

帶著翻譯出診的援疆醫生!

“剛到半個月孩子都不認識我了”

  鄧鎮威今年30歲,是5名東莞援疆醫生中年齡最小的,他的孩子才10個月。“剛到喀什的半個月,孩子都不認識我了。”這讓他很難受。這之後,他一有空就跟孩子視頻,“我在這頭看著他玩,他在那頭可以看看爸爸。”鄧鎮威說,晚上睡覺的時候想想這些,有時他就控制不住地落淚。

帶著翻譯出診的援疆醫生!

心理壓力大

46歲的許衍碩是5名東莞援疆醫生的隊長,在三師醫院他不但要兼顧行政上的事務,為醫院的科室建設、人才培養等想方設法,同時也要出診,為患者診療。與在東莞相比,“三師醫院的患者相對較少,工作強度看著小了不少,但心理壓力大了很多。”他說。

帶著翻譯出診的援疆醫生!

帶著翻譯出診的援疆醫生!

出門診時都帶著翻譯

最大的壓力或許來自語言不通,因為很多來就診的患者是維吾爾族、塔吉克族等少數民族群眾,如果是年輕患者,或多或少的會講一些漢語,如果是上了年紀的,他們根據聽不懂醫生在說什麼。“我們出門診時都帶著翻譯,待遇很“高”。”鄧靄輝所在的婦科有一個維吾爾族女醫生成了他的助手;鄧鎮威診療時,翻譯有時是醫生,有時是護士,有時是護工,“誰有空就誰來做翻譯”。

兩個多小時的時差

喀什和廣東有兩個多小時的時差,上班時間為上午10點到14點,下午15:30到19:30,這讓剛到喀什的5名醫生有點適應不過來。不過,慢慢的他們也融入了喀什,習慣了這樣的節奏。而他們在醫院大院內的宿舍雖然有些簡陋,但勝在面積較大,每人兩房一廳,還有個小書房。

“心裡空空的”

帶著妻子的埋怨,何強成到喀什的前半個月“心裡空空的”。加上喀什牛羊肉多,蔬菜少,深諳中醫養生之道的何強成很苦惱。“我不是很喜歡吃肉。”他說,別人吃著美味的羊肉串對他沒有什麼吸引力。但菜市場蔬菜品種少,飲食不習慣,讓這個從沒離開過廣東出過遠門的專家頭大了。

帶著翻譯出診的援疆醫生!

科室一家親

張志強倒是沒有飲食上的不適,他的老家在山東,平時米飯、麵條都可以。下班後,5個醫生就經常一起煮飯,或者一起出去吃。出於安全的考慮,醫院規定,出門必須兩人以上。喀什的消費比較便宜,援疆醫生每月有2000元的生活補助,吃飯足夠了。

帶著翻譯出診的援疆醫生!

“最美醫護”和援疆醫生交流義診體驗

10月9日上午,東莞“最美天使志願者服務隊”來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41團駐地草湖鎮,開始新一輪的義診。這是東莞“最美天使志願者服務隊”今年邊疆義診的第二站,共有19名東莞“最美醫護”參加,其中3人還曾參與醫療援疆活動在41團醫院工作過。


帶著翻譯出診的援疆醫生!


這次,最美醫護們也跟隨五名援疆醫生觀察了他們的工作環境,彼此交流了義診體驗。

帶著翻譯出診的援疆醫生!

在脫下白大褂的深夜

他們也有愧疚、心酸和無奈

但只要穿上白大褂

他們就是邊疆患者眼裡無所不能的超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