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翻译出诊的援疆医生!

从东莞到新疆喀什

距离是6000多公里

5名东莞援疆医生们毫不犹豫地去了

带着翻译出诊的援疆医生!

越过万水千山

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带回来的故事.....


三师医院位于喀什市中心,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今年8月底,根据中央、省、市的安排,市第三人民医院许衍硕、市中医院何强成、市儿童医院张志强、市第五人民医院邓霭辉、市人民医院邓镇威5名医生飞赴喀什,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援疆行动。

时间:10月15 日

带着翻译出诊的援疆医生!

片段一

  张志强为一例险些漏诊的肱骨内上髁骨折的小女孩做了手术。这名从东莞市儿童医院跨越近6000公里到三师医院支援的骨科医生很开心,“我或许挽救了一个女孩的未来”。

片段二

最大的愿望学点维吾尔语

这样诊疗会更便利

  同一天晚上11点10分,刚准备洗澡的邓镇威接到了电话,他匆匆忙忙地赶去医院,得马上为一个患者进行手术。邓镇威是东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的医生,援疆到三师医院后,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学点维吾尔语,这样诊疗会更便利。

片段三

这么大年纪了

再不来援疆今后没机会了

55岁的何强成可不敢有这样的奢望。目前在三师医院工作的5名东莞医生中,何强成年龄最大,他是东莞市中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他笑着说:“这么大年纪了,再不来援疆今后肯定没机会了,现在,带着翻译看病也不错”。

妻子生了一周气

  何强成一口答应医院领导“我愿意去援疆”时,可一句话也没跟妻子商量过。“都主任医师、正高职称了,这么大年纪去干啥?还这么远。”在大岭山中学教高中语文的妻子为此生了他一周的气。但何强成打定了主意,“超过55岁就不能援疆了,这是我最后的机会。”

带着翻译出诊的援疆医生!

带着翻译出诊的援疆医生!

  何强成26岁自主创业的儿子放心不下他。10月3日,儿子和妈妈坐了七八个小时的飞机到了喀什来看他,他原本空空的心终于踏实了。妻子不生他的气了,还嘱咐他照顾好自己。“现在,全家人都支持我了,我再也没有心理压力了。”何强成笑着说。

“我马上答应了”

  邓霭辉说,早在两三年前他就报名援疆,想趁着年轻多去做点事,但之前几批都没有他,很是让他沮丧。7月的一天,医院领导突然打电话给他,问他是否还想去援疆。“我马上答应了,之前报名时我爱人就支持的。”他说。

带着翻译出诊的援疆医生!

思念很揪心

  远在他乡最思念亲人。许衍硕、张志强、邓霭辉都有两个孩子,其中二孩都才两岁。爸爸离开一年半,错过了孩子最重要的生长期,回去后孩子还能认得自己吗?这让三个爸爸很揪心。前几天,张志强两岁的儿子和他丈母娘带来的另一个亲戚同龄的孩子打闹,磕破了头皮流点血,可把他心疼坏了。

带着翻译出诊的援疆医生!

“刚到半个月孩子都不认识我了”

  邓镇威今年30岁,是5名东莞援疆医生中年龄最小的,他的孩子才10个月。“刚到喀什的半个月,孩子都不认识我了。”这让他很难受。这之后,他一有空就跟孩子视频,“我在这头看着他玩,他在那头可以看看爸爸。”邓镇威说,晚上睡觉的时候想想这些,有时他就控制不住地落泪。

带着翻译出诊的援疆医生!

心理压力大

46岁的许衍硕是5名东莞援疆医生的队长,在三师医院他不但要兼顾行政上的事务,为医院的科室建设、人才培养等想方设法,同时也要出诊,为患者诊疗。与在东莞相比,“三师医院的患者相对较少,工作强度看着小了不少,但心理压力大了很多。”他说。

带着翻译出诊的援疆医生!

带着翻译出诊的援疆医生!

出门诊时都带着翻译

最大的压力或许来自语言不通,因为很多来就诊的患者是维吾尔族、塔吉克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如果是年轻患者,或多或少的会讲一些汉语,如果是上了年纪的,他们根据听不懂医生在说什么。“我们出门诊时都带着翻译,待遇很“高”。”邓霭辉所在的妇科有一个维吾尔族女医生成了他的助手;邓镇威诊疗时,翻译有时是医生,有时是护士,有时是护工,“谁有空就谁来做翻译”。

两个多小时的时差

喀什和广东有两个多小时的时差,上班时间为上午10点到14点,下午15:30到19:30,这让刚到喀什的5名医生有点适应不过来。不过,慢慢的他们也融入了喀什,习惯了这样的节奏。而他们在医院大院内的宿舍虽然有些简陋,但胜在面积较大,每人两房一厅,还有个小书房。

“心里空空的”

带着妻子的埋怨,何强成到喀什的前半个月“心里空空的”。加上喀什牛羊肉多,蔬菜少,深谙中医养生之道的何强成很苦恼。“我不是很喜欢吃肉。”他说,别人吃着美味的羊肉串对他没有什么吸引力。但菜市场蔬菜品种少,饮食不习惯,让这个从没离开过广东出过远门的专家头大了。

带着翻译出诊的援疆医生!

科室一家亲

张志强倒是没有饮食上的不适,他的老家在山东,平时米饭、面条都可以。下班后,5个医生就经常一起煮饭,或者一起出去吃。出于安全的考虑,医院规定,出门必须两人以上。喀什的消费比较便宜,援疆医生每月有2000元的生活补助,吃饭足够了。

带着翻译出诊的援疆医生!

“最美医护”和援疆医生交流义诊体验

10月9日上午,东莞“最美天使志愿者服务队”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41团驻地草湖镇,开始新一轮的义诊。这是东莞“最美天使志愿者服务队”今年边疆义诊的第二站,共有19名东莞“最美医护”参加,其中3人还曾参与医疗援疆活动在41团医院工作过。


带着翻译出诊的援疆医生!


这次,最美医护们也跟随五名援疆医生观察了他们的工作环境,彼此交流了义诊体验。

带着翻译出诊的援疆医生!

在脱下白大褂的深夜

他们也有愧疚、心酸和无奈

但只要穿上白大褂

他们就是边疆患者眼里无所不能的超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