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遠懷人談寫作:我和我的《三十六騎》


念遠懷人談寫作:我和我的《三十六騎》

這是一部讓人看了還想看的小說,也是一個有故事有經歷,有閱歷的作者帶給我們的禮物。他把他的故事分享給我們聽,他說他愛讀書,愛寫作。年近四十的他那飽經風霜的臉龐,額頭上絲絲縷縷的白髮讓我心生感傷。

他在自己的寫作道路上日日熬夜,他在成就自己,但也在消耗自己。今華髮已生,願餘生定是鮮花與掌聲。

三十六騎創作類型及過程

三十六騎嚴格意義來說,這是一個類型文學。他有點兒像歷史小說有點兒像武俠小說,有人把它歸類為文化探秘小說。小說寫的是東漢的時候班超出使西域的一段傳奇故事。

本書寫作總數接近五十萬字,小說屬於類型文學,帶有一定的商業氣息,並不是純文學。雖然我有很強的純文學的愛好和閱讀的愛好,但是這個小說是一個我少年的夢想的嘗試,因為我少年的閱讀主要是武俠小說。

三十六騎,這個小說的構思過程相當漫長了。因為我一直是一個歷史愛好者,也一直關注西域文史,自然而然關注到班超出使西域的過程,以及他在歷史上的影響。他出使西域遠比我們現在課本理解的要大,我覺得是在衛青和霍去病之上。

當時看書時發現這個班固與班超是同一年生出生,我覺得很好奇?他們是親兄弟,且同一年出生,怎麼可能呢?只有兩個可能,他們是雙胞胎或者他們是不同的母親。當時有這麼一個發現的時候我就覺得很有意思,就產生了為他們寫小說的想法。

後來我一直做媒體工作,沒有提起筆寫,直到兩年前開始寫小說創作的時候就把這個構思起來。在構思過程中,我先寫大綱,大綱差不多寫了半年,改了好多次。然後我寫完大綱定下大綱的時候,開始寫作發現比較快,我一年就寫完差不多五十萬字。

我在寫的過程中發現,這個情節是會自己生長,人物也會自己跳出大綱,這時候就要修改大綱。而且我覺得在寫作當中出現的情節自己生長和人物自己生長是一個讓人高興的事情,所以完全不用在乎。

簡書未來發展方向

我在簡書待了這一年也覺得,看得到簡書的變化。簡書剛開始他是作為一個寫作平臺,那慢慢的他還想變成一個閱讀平臺,慢慢的我們現在能看見他們非常重視類型文學,要不然你們也看不到我了。

因為的確簡書對我們有很多的偏愛和幫助,推廣比較厲害,能看得出來,他們在用這種方式來,讓寫作者變現。

因為前面有一次跟劉建老師,就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的一個編輯聊天,他也就說了一些這個出版的狀況。他說現在的寫作呢,雖然是寫散文的最多,但是散文那是很難出版的,凡是小說,然後對小說的題材也會有一定的要求。短篇小說稍微難一些,所以一般的就長篇。長篇當中有一種類型文學,可能將會是一個很大的趨勢。

小說中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差異很大,長篇小說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的經營,如何的佈局。如果是類型銷售的話懸疑就是如何做懸念,如果要是科幻的話就是你如何做一個世界觀,然後是讓小說有科技和科技含量。總的來說,長篇小說重在佈局。

我個人的心得,因為我不是一個嚴格的小說家,大家要是看了我的文字能看出來我的語言特點。我的文字受傳統文學的影響很大,對語言的要求比較高。因為我不是一個嚴格意義的一個寫作者,我認為自己更像是一個閱讀者。

如果我要是一個寫作者的話,我不會在這把年紀才開始寫第一部小說,因為我在前面有漫長的時間都是在閱讀。我迷戀閱讀。所以在我的這個宗旨裡面,我認為我的寫作就是閱讀的延長。因為閱讀了足夠多的東西,然後我在寫的時候才能寫出好作品。有人說,你寫的第一部小說,好像似模似樣啊,那其實是早就在閱讀中練習了很多年。

玄幻小說寫作

玄幻小說最難的就是世界觀,或者說類型小說最難的就是如何搭建世界觀。一個小說只靠情節,未必能成為一個足夠動人,或者說足夠偉大的小說。但是一個成熟的世界觀架構就能夠。這樣的小說它是開放型的,能夠讓很多人繼續寫同人,寫續集。他會變成一個更大的,一個有延續性的東西。

比如像中國的玄幻小說,最大的一批就是西遊記跟封神演義。這種類型的,拍電影可以拍無數,別人續寫也能寫出來不一樣的。搭建一個世界觀,這些神的功能,武功,仙術的功能都會很完整。

小說的世界觀其實針對類型不同也各不一樣,科幻有科幻的世界觀,玄幻有玄幻的世界觀。三十六計是有點玄幻色彩。但這個世界觀不是一個純粹的不是修仙的那個體系,他更像中國古代神話的信仰體系。我一直對中國神話很有興趣,我搭建的這個小說的世界觀有點玄幻的色彩,幾乎全部跟中國神話山海經,還有老子裡面的一些說法相關。

我覺得西方几個比較成功的類型文學大家可以留意一下。比如:權力的遊戲,魔界,包括哈利波特,他們其實都有一個非常完整的世界觀,搭建了一個在我們現實世界之外的並行的,特別完整的一個架構的世界。

每個人的知識結構不一樣,他就會搭建的世界觀就會有不同的偏好。而我對中國古代文化比較熟悉和愛好,所以我更愛寫和中國歷史相關的東西。比如有的作者理工科背景,那麼他對這個科技,社會未來發展更有想法。比如說:以後的人工智能會把世界改變成什麼樣子,機器世界會讓世界變成什麼樣子。

關於寫小說棄坑這個問題

寫小說棄坑這個我覺得倒無所謂,因為你之所以棄坑,是因為你覺得你延續不下去,延續未必符合你的本意。其實我有一個小說寫到了九萬多字棄坑了,棄了就棄了,也許我多少年後或者幾年後會把它拾起來。

如何避免棄坑,我覺得應該搭建大綱。有一個大綱好處就是可能能夠免於你棄坑。因為如果你過於依靠,讓情節自己生長,人物自己生長的話就很可能到後來圓不住,你就棄坑了。大綱越完整你的框架越完整,你可能棄坑的可能性越低,但是他的缺點也是在寫的多沒有靈活度了,很多鮮活的意想不到的東西,可能也會喪失。

我說下我寫三十六計的大綱的經驗。我做大綱做了半年,那是因為我整個大綱寫了四萬多字。就相當於我的原著的實際作品的十分之一,做的非常細。雖然寫的過程中不停的也有跳出去,跑到大綱之外,然後再自己再寫回來。但是在寫大綱的過程中,雖然很痛苦,但是對他這個小說最終完結幫助很大。

但我覺得這麼細的這麼長的大綱的這個經驗,我並不想推廣。因為他的確優缺點都很明顯,我現在在構思下一部小說,我就不準備再在用這樣的方式。

我聽說過那種寫網絡小說的那些作者,他們的大綱就做得很細,那是因為他們是那種每天都有自己的寫作任務,因為有很多人追更,然他們每天都要完成必須一定的資料。他們是沒有辦法,因為用這種方法才能夠管住自己。但是我覺得在簡書上的寫作的節奏和氣氛不需要像起點那樣的感覺,那個有優點,但是缺點也非常明顯啊,注水嚴重,然後我甚至會覺得會讓寫作者失去寫作的樂趣。

大綱裡面包含兩個組成部分,一是人設二是情節線。其實人設的重要性完全跟情節線一樣重要。我在某種類型的小說裡看到人設更重要。就是你把人物設定好,各種類型她的性格,她的樣子等,他的比重和寫大綱的比重都甚至比情節線還要長。所以大家不要誤解大綱,只有情節線大綱裡面有一半的分量是人設。

你在人物設定的時候,其實他在裡面是有一些技巧可言的。這個我是希望大家稍微閱讀一點兒編劇的技巧,比如為啥要有人物弧光。每個人物要區分開他的性格特點。比如說一個團隊它的組成往往會有一些傳統的一些經驗,比如說生旦淨末醜。

最近最火的一個電影叫做《我不是藥神》,他們裡面有一個賣假藥的小分隊,這個小分隊就五個人。他們五個人就是一個經典的生旦淨末醜的組合,所以這裡面是有模式類型可追尋的。

比如西遊記啊,四個人如果再加上白龍馬也是一個經典的五人小組,也是一個生旦淨末醜的搭配。

人物真的不是隨便安排的,而且有一些那種非虛構故事,都需要有這樣的安排。舉個例子:《我不是藥神》男主的原型,他本身是一個白血病的病人。但是他改成了不是,為什麼改成了不是?只有它改成了不是,這種賣藥的進入到這個世界,他才有一個旁觀感。還有因為他有了一個背叛,最後再重新回去,這裡面就有一個拯救的那種成長的歷程。這樣會讓這個人物起伏更多,情節更精彩且發人深省。

這就是為了戲劇性做的一些改動,但作者改的很成功。因為這樣看的話觀眾更能夠代入進去,大部分的觀眾是沒有得病的病人,可以通過這些手法讓觀眾跟著這個一塊兒進去感同身受。

所以寫作是要有想象力的,想象力其實都是通過閱讀來的。因為很多的場景,並不是憑空得來。一部分來自於神話帶給我的靈感,還有閱讀包括看電影,各種各樣的方式帶給我的靈感。

寫作的練習能夠保證你的下線,但閱讀的練習或者說廣泛的閱讀和積累能保證你的上線。因為閱讀能磨練你的鑑賞力鑑賞力,這才是你能夠達到的一個上線的可能。

我覺得想象出不一樣的東西,是能夠讓人興奮的東西也能夠讓這個自己興奮起來。這也是我寫作的樂趣之一。

寫小說情節寫不下去怎麼辦

寫小說情節走不下去,要不要添加人物?我個人的經驗是覺得,能不添加人物就不要添加人物。因為在一個長篇小說裡,過多的讓人記不住的人物事蹟都都是旁枝末節,重點的還是如何塑造你的主要的那些人物,讓他們跳出來。實在沒有辦法創造一兩個小人物也行,但是我覺得這不是最好的方法,屬於下策。

關於散文寫作

我覺得散文寫作是一個很必要的一種訓練,它是一種平常心的一種訓練,而且我覺得散文是可以寫出不太有缺點的文章。但是長篇小說是永遠是一種遺憾的題材不可能寫出完美的。你永遠會有遺憾啊,那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這種是一種遺憾的選擇。

因為我們很少散文是虛構的,因為大家覺得在散文裡的寫作基本就是一種。他在寫一種真實的情緒。只有小說故事,它是存在的虛構。只有小說才考究你的想象力,你們很難說一個人的散文,很有想象力。

我可推薦一部電影,杜琪峰的電影叫《非常突然》,他之所以叫這個名字就是他用了所有的套路的模式來。是一種預設和暗示,但是呢,所有的結果都是反的。整個的電影都是用這種方式的技巧來玩兒,是個很有意思的電影。

感覺裡面任何一個細節都在你的意料之外,一直走到最後。我們寫小說可以構思不一樣的東西,但它有它要有它的合理性。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才是真正的不一樣。如果你要是沒必要的亂想,就比如說你做這個懸疑小說的構思作懸念,然後你不停的在改規則,靠改規則的方式改變了裡面的情節,讀者根本無法跟進去,因為讀者是希望在這個規則都一樣的,他能夠享受到推理的這種。經驗和推理的這種感覺。然後最後推理不出來,你說出答案的時候,他覺得,原來是合理的那這才算是成功的不一樣。

我覺得什麼時候都可以開始寫什麼時候都可以開始實驗就是不要怕失敗。不可能一寫就能寫好,我覺得肯定是在很多失敗的作品當中才能夠成長起來。因為以前也有一個大詩人留下的作品非常少,那個人就問他說你以前的那些詩有嗎,能不能拿出來發表,然後她非常得意的說,你們已經看不見他了,我已經把他毀掉了。

任何一個作品,他都有他理想的讀者。也就是說,一本小說只能打動一部分讀者,另一部分打動不了。所以你只要打動,你能夠打動的就很好了。所以寫小說時,你應該能知道小說的受眾以及哪些人能被你的作品打動。如果大家是做過企業的或者是做過這個服務業的都知道受眾,然而作為一個作者,也應該有這樣的一個意識和思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