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國資設立基金馳援上市公司 A股「春天」漸行漸近

央廣網北京10月29日消息(記者田芳毓)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浙江近日發起設立百億基金,用於緩解上市公司階段性現金流緊張和大股東股權質押融資平倉壓力。截至昨天(28日),包括北京、廣東、浙江在內,全國各地國資接力馳援上市民企的資金有望超過數千億元。順應“去槓桿、防風險”的重大戰略部署,吸引央企資源、撬動社會資本,以求快速有效地化解各地上市公司大股東股票質押流動性危機,已成燎原之勢。分析認為,國資民資相互攜手、共克時艱,數千億元資金“活水”的引入,對地方、企業、投資者、券商、銀行以及股民和A股來說,將會是多贏局面,A股“春天”漸行漸近。

採用商業化運作手法 遵從市場等價交換原則

在浙江加入為上市公司“雪中送炭”的行列之前,已有深圳、北京、山東、河南等近20個省市設立了上市公司紓困基金。此次,浙江成立的“浙江省新興動力基金”目標規模是100億元,首期規模20億元。通過“入股還債”提供流動性支持,著力緩解上市公司階段性現金流緊張和大股東股質融資平倉壓力。收購股份原則上不以控股“拿殼”為目的,不改變實際控制人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根據投前約定協議實現資本退出。目前已初步梳理出近10家重點跟蹤研判的標的企業,並達成初步意向,首單業務有望在近期完成投放。

此前已開始研究部署支持上市公司計劃的汕頭和東莞,最近也有新進展。汕頭將設立共濟發展基金,規模50億元,專項用於幫助有發展前景的本地上市企業紓解股權質押困難。此外,東莞也有計劃成立上市莞企發展投資基金。

中證焦桐共享金融研究院負責人左劍明認為,目前來看,地方國資類救助基金的規模可能比想象的還要大。左劍明指出:“有一些地方已經開始拿出百億級的資金,但是這可能只是第一方面。接下來,不單單是用股權或者債權來做融資,還能通過這個渠道用財政給公司做一定程度的擔保。這樣一來,到目前為止,整個槓桿比例或者地方政府救助資金的體量可能會成倍數的增長。”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指出,此次地方化解股權質押風險,採用的是商業化的運作手法,顯示出市場等價交換的思路。董登新表示:“地方國資主要從地方本位的角度保護本地的企業,但是在運作的方法上,它會成立一個基金公司、專項基金。該救助會採用商業化的運作手法,所以它不是白給,也不會是一種施捨,它遵從市場機制和等價交換的原則,所以不違背國資一貫的資本運作套路和做法。”

該出手時就出手 但不盲目出手

深圳是首個設立專項資金出手“救助”本地上市公司股權質押等問題的地方政府,騰邦國際則被稱為“深圳國資馳援‘第一股’”,意欲構建“旅遊+互聯網+金融”大旅遊生態圈的騰邦國際,曾數度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業績也較為亮眼。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整體來看,本輪地方國資救援的對象,基本都以本地上市公司尤其是民營高新企業為主,顯示出救助行動是有針對性的。太平洋證券分析師季曉雋認為,政府該出手時就出手,不僅保護了當地民營企業,也保護了市場信心和稅收穩定。

季曉雋表示:“這反映出政府的形象和定位,不僅對企業,也是對政府的信任和鼓勵。而且這個措施對民企、中小型企業、創業企業會起到支持作用。同時,恰當地保護企業,也使政府的稅收得到了保證。”

多贏局面 股民、股市受益

本次化解風險,監管層調動了市場多方參與,並不是政府單方面發力。有券商人士坦言,一旦深圳、北京等地的“支持方案”順利實施,加上其他地方政府跟進,有望提供至少數千億元流動性支持,有助於化解A股質押風險。

董登新說,這不僅對地方政府、企業和大股東是利好,對於券商、銀行以及股民與A股來說,都是利好。作為資金的融出方,接受股權質押的券商和銀行是債權方。如果政府出手救助,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債務人的支付能力,也是對券商銀行債權的保全。一旦股權質押的風險穩定住了,強制平倉或者股權在大宗交易拋售的壓力就會化解。所以對於資本市場的穩定,政府的作用非常明顯。從市場的穩定、股權質押風險的解除來看,最終的受益者還包括股民,因為市場的穩定會增強股民的信心。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