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基金、個股的選擇

以股票為基礎的金融投資渠道,大體上可以劃分為個股、普通股票基金以及指數基金(這裡將權證一類的衍生品忽略)。對於不同投資渠道的選擇,見仁見智,不同的偏好、不同的目標追求、不同的風險駕馭能力,決定了不同的投資方向。本文就這三個主要投資渠道的特點及適宜人群進行分析,希望對在股海漂泊的散戶有所借鑑。

指數基金:最傻瓜、也最靠譜的投資方式

指數基金就是指收益掛鉤某類市場指數的基金產品,比如掛鉤上證綜合指數的基金、掛鉤滬深300指數的基金產品等。相比於普通基金,這類指數基金手續費率低,申購、贖回較為方便,收益率水平大體上是市場平均水平,不溫不火。長期來看,投資這類基金的收益率水平會比定期存款或債券要高,當然短期內仍有一定的起伏波動。

投資指數基金,就是投資國運,在相對穩定的經濟體內,短期收益率是比較有保障的。最主要的是,投資這類產品不需要動腦筋,只要定期把自己多餘的錢投進去就可以了。巴菲特就多次向普通投資者推薦指數基金,而指數基金整體不遜於普通基金的市場表現,也讓這種“無為而治”的投資策略得到廣泛的認可。

指數、基金、個股的選擇

普通股票基金:時間是檢驗基金的唯一標準

選擇普通股票基金,就是把自己的選擇權交給了基金經理。縱觀市場上成千上萬只基金的表現,不同產品的業績差異天壤之別,同一只基金不同階段的表現也是天壤之別。雖然買基金時,不存在選擇股票的問題,但存在著選擇哪隻基金的問題,如何把握呢?最簡單的一條是:看歷史業績,最好超過5年。因為,只有時間,是檢查基金成色的唯一標準。樂視網崩盤,多隻知名公募基金因為重倉樂視網受到連累。在崩盤之前,這些基金因為樂視網的靚麗靚麗而業績驕人,是時間,讓妖精回到了原形。

指數、基金、個股的選擇

個股:不打無準備之戰

有一個問題挺有意思。有人問,巴菲特多次向普通投資者推薦指數基金,既然指數基金這麼好,為什麼他自己不買呢?原因就是,巴菲特自己是大國手,他有長期戰勝市場的能力。而這個能力,絕大多數投資者並不具備。投資個股,一方面需要投資者對股票的基金面有一定的觀察和分析,有基本的估值能力,才有投資成功的基礎;另一方面,需要投資者有更為強大的承受市場起伏、控制內心衝動的能力,在誘惑與恐懼面前保持定力。個股投資,既是修煉投資的能力,也是修煉投資的心態。我們建議個股投資者,在投資之前,認真做好功課,告訴自己明確的投資理由;在投資之後,認真覆盤,回顧當初投資的理由和策略是否合理,並在總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水平。

指數、基金、個股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