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这是“秋览城”主题

21次推送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北京胡同灰墙灰瓦,看似相同,实则各有各的说头儿,是经得起细细琢磨和游逛的。北京胡同在过去只是百姓的生活居所,而在今天这一条条的胡同是故事,也是传说。这次让我们从胡同的名字出发,一起看看那些有趣的名称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胡同故事。

北京胡同数目千余条,每条都有一个名字,它们的命名形式多种多样,有以地名来命名的,有以吉祥话命名的,有和人名相关的。有趣的胡同名真的太多了,一一介绍还真是一时半会儿说不完,所以挑点最有特色的说一说。

百花深处:最浪漫的胡同

这个胡同的名字真的是既浪漫又有诗意。以前总听《北京一夜》,其中的一段歌词是这样写的“人说百花的深处,住着老情人缝着绣花鞋,面容安详的老人,依旧等着那出征的归人”。温馨的故事配上青衣女腔,简直不能再美好了,而百花深处实际上也真的是一处极幽雅的所在。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历史上有记载,说在明万历年间有对夫妇在新街口南小街买了块地用来种菜,之后又在这片园子中种树木,挖水池,叠假山,还修建了亭子,十分清雅。再之后又开始种植芍药、牡丹、莲藕等,夏季赏荷,秋季赏菊,冬季赏梅。渐渐地有越来越多的人来这个园子游玩,于是就给起了个名字叫“百花深处”。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不过在清乾隆十五年时叫花局胡同,是专门种花的地方,直到光绪十一年的时候改为了百花深处胡同。

胡同的深处,“新街口百花深处胡同16号”是张晓微的百花录音棚的所在。百花应该是北京最早的几个录音棚之一,当年不少音乐人在这里折腾过音乐、折腾过梦想。如今的百花深处里,是否还能找到摇滚的味道?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街道辖域,东起护国寺东巷,西至新街口南大街

刘海胡同:以人名命名的胡同

这个刘海指的可不是脑门儿前的头发帘儿,它的的确确是个人名。明朝时叫刘汉,到了清乾隆时期改成了刘海胡同,可惜的是没人知道刘汉是谁了。但关于这条胡同,另有一个说法挺有趣,据说淑妃文绣在跟末代皇帝溥仪离婚后居住在这里。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地址:北京西城区,东起松树街,西至德胜门内大街

取灯胡同:以北京土语命名的胡同

很多北京土语估计只有老辈北京人知道了,那“取灯儿”是个啥?说白了就是火柴、洋火的意思,大多老人喜欢叫取灯儿。取灯儿大约有20厘米长,一端削尖涂硫磺,点燃油灯。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我们要说的这条取灯胡同,虽然特别普通,但它是最原始火柴的发源地,当年北京城内有专门以取灯儿为业的人,生产贩卖的人多了起来之后便形成了一个聚集商圈,于是就干脆直接取名为“取灯儿胡同”了。不过在民国之后,火柴的需求量变得更大,慢慢地取灯作坊被火柴厂取代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取灯胡同

雨儿胡同:带儿音的胡同

北京话中常出现儿音,胡同名中也有很多带儿音的,小有名气的雨儿胡同是其中一条。雨儿胡同在明朝时叫雨笼胡同,清朝时属镶黄旗驻地,并改为“雨儿胡同”。雨儿胡同虽然与大名鼎鼎的南锣鼓巷相交,但并不好找,一不留神就会错过。想串雨儿胡同的朋友请注意两块标识牌,一块写着“雨儿胡同”,另一块写着“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雨儿胡同的名人故居

  • 雨儿胡同13号: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 雨儿胡同11-15号院:北海公园董事会长董叔平故居董家大院

  • 雨儿胡同31号:罗荣桓元帅夫人及家人曾在此居住

  • 雨儿胡同33号:粟裕将军及夫人楚青曾在此居住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起南锣鼓巷,西至东不压桥胡同

帽儿胡同:有很多保存完好的四合院

帽儿胡同,熟悉北京的人不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它东起南锣鼓巷,西至地安门外大街,北与豆角胡同相通,南与东不压桥胡同相通。清代因有制帽作坊,因此改名。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这里有京城最富代表性的私家园林可园,末代皇后婉容、明代将领洪承畴、北洋军阀冯国璋都曾居住在这里。

帽儿胡同里保存完好的四合院

  • 帽儿胡同5号:四进四合院

  • 帽儿胡同9号:可园

  • 帽儿胡同11号:文煜宅

  • 帽儿胡同13号:冯国璋故居

  • 帽儿胡同21号:梓潼庙文昌宫遗址

  • 帽儿胡同37号:婉容故居

  • 帽儿胡同45号:清提督衙门、民国保安队部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西北部。东起南锣鼓巷,西至地安门外大街,北与豆角胡同相通,南与东不压桥胡同相通。

头发胡同:最有文化味儿的胡同

头发胡同这个名字的来源很神秘,也许是因为这条胡同又窄又长,很像头发丝儿吧,老北京人取个名字就是喜欢这样的直截了当。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这条胡同大约有490米长,是北京比较老的胡同,从明代时它就叫头发胡同,没改过名。别看名字简单粗暴,可实际上是条特别有内涵的胡同,据说以前这里有一家图书馆,藏书甚多,吸引了大批学子前来用功学习,并且附近摊贩很多,还有各种书店、字画店,不少文人都爱来这儿逛。可惜的是这些店铺都没有了,那家图书馆也变成了民居。

地址:北京西城宣武门内,东口直达宣内大街,西口是佟麟阁路

恭俭胡同:清宫太监住的地方

“恭俭”是“宫监”的谐音,有温良恭俭的意思,是后改的名字,而恭俭胡同在清朝时期是叫内宫监胡同。当时一般宫里的太监会住这里,当末代皇帝被驱逐出宫后,太监们也散去了,这条胡同也就变成了百姓民居,可是很多人不愿意住这里,怕被别人当成是太监。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恭俭胡同中有一系列景点可看,比如北海北夹道、冰窖、油漆作、大石作、带官印的城砖、赵传拍MTV的地方、赵薇拍电视剧翻过的墙等,其中最令人好奇的就是太监们净身的地方,一座有三个大烟筒的房子。如果包辆三轮车串胡同的话,车夫都会兴致勃勃地兼当讲解员,讲述胡同宅门和太监净身的故事。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东部,北起地安门西大街,南至景山后街

砖塔胡同:历史悠久的胡同

“胡同”这个概念开始于大都,当时出现了29条胡同,但只有一条胡同有文字记载,这就是砖塔胡同。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从元、明、清、民国,再到今天,砖塔胡同北京是唯一一个始终有文献可考的胡同,可以说它就是北京的胡同的“根”。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如此悠久的历史,是否有名人在这里居住过呢?答案是有。

  • 1923年鲁迅在与周作人反目后从八道湾搬来砖塔胡同61号(现84号),并在这里写出了《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中国小说史略》等作品。

  • 鸳鸯蝴蝶派作家张恨水曾居住在砖塔胡同43号(今95号)并在这里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

  • 1927年刘少奇随北方局由天津迁到北平,暂住在砖塔胡同四眼井10号的同事家里。

位于砖塔胡同万松老人塔下的正阳书局·砖读空间,收藏着许多珍贵的古籍善本、地图画册,也是必须要打卡的地点之一哦。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四牌楼附近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北京有趣的胡同当然不止这些,还有哪些胡同让你印象深刻呢?在评论区和阅读君分享一下吧!

这些北京的胡同,光看名字就想去转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