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读书无用:看名王宰相的忏悔

一 冤杀文臣武将

南朝宋元嘉十三年(公元436年),一代名将檀道济在入朝觐见的时候遭冤杀,除一孙外满门被屠,酿成千古奇冤,而主持这场行动的正是宋文帝刘义隆四弟彭城王刘义康。

刘义隆即位后,不断提拔自己的几个兄弟,刘义康在元嘉六年自骠骑将军、荆州刺史升任司徒、录尚书事、兼南徐州刺史,成为刘宋建国后第一位出任宰相的亲王,时称相王。此时跟随刘裕打天下的开国功臣所剩不多,内则卫将军、扬州刺史王弘(王导曾孙)、外则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檀道济名望最高。刘义康入朝辅政后,多次找王弘的麻烦,王弘每每避让。元嘉九年,王弘病逝,刘义康又兼领扬州刺史,势倾朝野,“专总朝权,事决自己,生杀大事,以录命断之”,而刘义隆用之不疑。

元嘉十年(433年),恃才傲物的临川内史、康乐县侯谢灵运(谢玄孙)在刘义康的坚持下被流放广州,不久又被诬陷举兵谋反,惨遭杀害。到了元嘉十二年冬,刘义隆身染重疾,久治不愈,领军将军刘湛劝说刘义康“皇帝倘有不测,檀道济最为可忧”,建议召檀道济入朝,乘刘义隆病危的时候矫旨抓捕,并在刘义隆的默许下痛下杀手。

二 待遇超过皇帝

经此数事,朝廷内外无人敢在公开反对刘义康。元嘉十六年(439年),刘义康又升大将军,仍兼司徒。地方州郡上贡礼物,上品送大将军府,次品才送进宫中;官员有才名者先被召入大将军府,不合刘义康的要求才被放进朝廷做官。

有天刘义隆在宫中吃柑橘,对身旁的刘义康说“今年地方上送来的又小又难吃”,刘义康立马让人从自己府中挑几只大的送过来,一比较,足足大了三寸,而且色味俱佳。虽说刘义隆友爱兄弟,心里能不咯噔一下。

刘义康如此,亲党刘湛等人更加猖狂。刘湛每次见刘义隆,“无复人臣之礼”“凌轹朝廷”。这几年刘义隆身体一直不好(后宫有个潘淑妃,可能是纵欲过度),司徒府左长史刘斌、大将军府从事中郎王履、主簿刘敬文、祭酒孔胤秀等就造舆论,“皇帝千秋以后,当立长君”。一次刘义隆病得比较重,召刘义康进宫立遗诏,让他辅佐太子。而刘湛对刘义康说:“幼主怎能坐稳这天下”,刘义康听了没有说话。孔胤秀等直接从有关部门调取晋成帝去世后、弟弟晋康帝继位的档案,为刘义康将来当皇帝寻找法理依据,又私结朋党,刺探宫中消息。这些事表面上是没有告诉刘义康,但刘义康私下里知不知道就难说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刘义隆吃了药,身体渐渐好了起来,外面的一些风声渐渐传入他的耳朵,对刘义康是疑上加疑,最终决定采取断然行动。

元嘉十七年(440年)十月的一天,刘义隆下旨让刘义康晚上留宿中书省。天黑以后宫内开始戒严,分派禁军捉拿刘湛、刘斌、刘敬文、孔胤秀等八人,下狱后直接处死,尚书库部郎何默子等五人流放广州,只有王履被叔叔吏部尚书王球保下(王球的父亲王谧在刘裕未发迹前接济过刘裕),削官在家。

刘义康得知后,仓促上书辞职,以大将军兼任江州刺史,出镇豫章(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行前刘义康向刘义隆辞行,刘义隆只是看着他流泪,未发一言。和尚慧琳奉旨给刘义康送行,刘义康就问他:“我还有没有还朝的希望。”慧琳道:“恨公未读数百卷书!”此时的刘义康仍然没有醒悟,带着满腹惆怅离京。

三 沦为阶下囚

不久,左卫将军范晔(《后汉书》的作者)自以为不得刘义隆新任,勾结党羽,密谋除掉刘义隆,迎刘义康为帝,并派人与刘义康取得联系。不料元嘉二十二年(445年)谋泄,范晔下狱问斩,刘义康这次就不能用不知情打掩护了。刘义隆下旨削刘义康王爵,从皇室除名,安置在安成郡(今江西省安福县),并派兵防守。软禁中的刘义康终于开始读书了,读到汉淮南王刘长的记载时,长叹一声:“自古有此,我乃不知,得罪为宜也。”(刘长为刘邦小儿子,和汉文帝关系亲密,有罪也不惩罚他,逐渐骄纵跋扈,后来刘长和手下密谋造反,事泄后汉文帝将他手下处死,流放刘长到蜀郡,刘长在路上自杀,事与刘义康相似。且刘裕自称刘邦弟弟楚王刘交之后,说起来都是刘家人自己的事)

元嘉二十四年(447年),开国功臣胡藩子胡诞世起兵占领豫章,准备奉刘义康为帝,被击杀。刘义康的存在对一些心怀异志的人来说就是一面旗帜,为此刘义隆五弟刘义恭建议把刘义康远迁到广州,得到刘义隆同意,但由于率兵防守刘义康的将领沈邵去世,事情就暂时搁置了下来。

元嘉二十七年,北伐开始后迅速由攻转守,北魏大军突至长江北岸。刘义隆长子刘劭、三子刘骏劝不像刘义恭那样,对这位叔叔无多少情感,劝说刘义隆防止有人趁机作乱,对刘义康应早作决断。元嘉二十八年正月,刘义隆派人杀害刘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