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愿有良药,治愈病者,安慰生者

01

我爷爷死于肝癌,那时我爸爸三岁。

所以我从小没有爷爷,爸爸也从小没有爸爸。

小时候,我问爸爸:肝癌那么可怕吗?没有药治吗?

爸爸告诉我:就算有,咱们也用不起。

这是我第一次对生命感到一种无能无力的苦楚。

爷爷甚至都没能完整走进爸爸的童年,更何况我的。

关于爷爷的印象,都是我杜撰出来的。

作为独生子女盛行的90后,有人打趣地说到:

一个90后,可以啃四个老人加一对夫妻,哪有什么压力?

可是,我跟他们不一样,我只有父母在身边。

死亡,带走了活着的人,很多的希望。

我努力赚钱、省钱,不惜变成同龄人中的异类,也是希望,如果有天不幸中招,不至于在金钱跟生命之间左右为难。

小时候,我经常幻想,要是有个爷爷在身边该多好,哪怕他有天老的走不动路,老的看不清我的模样,我只想他能呆在我身边一秒。

他会在我哭闹的时候,给我糖吃,哄我睡觉;

他会在父母骂我打我时,挺身而出,做我心中的英雄;

他会在我考上大学的时候,乐呵呵,逢人就夸我;

他会在我谈恋爱的时候,告诉我如何面对爱情;

他会在我结婚的时候,开心中夹杂着些许的不舍;

他会在我生活不如意,事业低谷的时候,偷偷资助我吧(原谅我的小小自私);......

这一切都是我的幻想,更或许我会有天叛逆,觉得他是个老古董,不懂潮流。可是,可是,肝癌带走了他的生命,让这一切的美好,都化为泡沫,水中镜。

我想爷爷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哪怕彼此都生无分文。

其实,我一点都不希望我生来就没有爷爷。

02

电影里的程勇有了一个好的结局。只是,与病魔抗争的这一路上,太多人中途倒下,没能再爬起来。

电影中,吕受益的第一次出现,带了3层口罩,他摘口罩的时候,很多人都笑了。对于经历过的人而言,只要一层就能泪流满面,不懂的人觉得疾病离自己太遥远。

好笑吗?一点都不好笑。

《我不是药神》:愿有良药,治愈病者,安慰生者

带着希望出现的吕受益,带来仿制药的神话。他想活,也想其他人活。他不是一个空想家,他找到程勇,这个卖印度神油的中年男人。

在一定程度上,吕受益拯救了程勇。

一个患者居然救了一个健全的人。

吕把“代购”印度仿制药的路径告诉程。程不仅救回了病重的父亲,也换来了金钱与社会地位。

多么讽刺,病者治病,无病者有病。

化疗有多么痛苦,治疗的过程有多么痛苦,电影没有过多地渲染。

而吕受益的自杀给了我们完美的答复。

到底是怎样的痛苦让七尺男儿都不堪重压;

又到底是怎样的天价药物,让一个又一个的家庭支离破碎。

为了活着,不惜走在法律的边缘。

法律之外是什么?

是人情,是人性,是宽容与爱,是人类牺牲自己的奉献。

法律的初衷是让我们好好活。

那就必须好好活着。

那又该如何才能好好活着呢?

03

关于《我不是药神》,这部豆瓣评分9.0的神作,不想过多剧透。

这部影片改变了单一的国产电影类型,把关于死亡与人性的探讨推到大屏幕前,留给观众思考:人究竟为什么而活?

电影本身提出了“药神”这个概念,我想:“神”是高高在上,不近人情的。

《我不是药神》:愿有良药,治愈病者,安慰生者

作为普通人,只希望好好活着,爱我的、我爱的人都好好活着,所有人都好好活着,就够了。

印度被称为世界药房,而我正好是做印度市场的外贸人。

我想:疾病带走了爷爷的生命,在冥冥之中,这或许是种巧合。

关于印度的仿制药,得益于技术换市场。

比如:A国药厂在INDIA当地办了合资工厂,就把技术带到印度。为了在INDIA开拓市场,改换药物的名字,以低价占领市场。

这是印度的优势,没有外来的技术,是没有仿制药的。

在利益面前,专利必须被保护,专利是高高扬起的尊严;

而在生命面前,专利只是多选题的一项,必选项是命与活着。

病者想活着有尊严,不想卑贱地祈求:天价药,救救我。

但是,更多贫寒的人,没有选择药的权利。

钱与命左右为难中,只能弃命。

如果,爷爷患病的时候,我在他身边。

不知道,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是为了生而倾家荡产;还是提前拥抱死亡呢?

真的,我不想爷爷为难?

体面地活着,不仅仅需要所谓“世界药房”、“药神”的救赎,更需要每个人的同理心与善意,推动世界往更文明、美好前进。

面对疾病,希望“程勇”这样的孤胆英雄可以少一些。

因为,我们都可以是“药神”,都可以为生而奉献一份力量,治愈疾病,温暖病者。

明天是不是新的一天呢?

谁都不知道明天太阳是否会照常升起,那就好好珍惜今天的夕阳。

那是另一种对生命的尊重,活着的每一天,都想有你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