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诗佛”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极富禅机和生命的智慧

平时喜欢看一些关于禅的故事,因为在这些故事中,那些智者并不故作高深,而是把自己认识天、地、人的智慧引领向朴素和内敛。

只有“诗佛”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极富禅机和生命的智慧

禅讲的是体会拈花一笑的顿悟,是感悟话语机锋的犀利流畅,是享受智慧机智奇诡的乐趣。因着喜欢禅,自然而然的喜欢上了有关禅的文字。唐代诗人王维以写禅诗闻名,他的《终南别业》中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我看来就极富禅机和生命的智慧。

终南别业

唐代: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只有“诗佛”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极富禅机和生命的智慧

《终南别业》道出了一个“任性逍遥,随缘旷放”的禅者的生活理想,展现了一个超然物外的禅者形象。他逍遥自在,纵情追赏自然风光,漫无目的,徜徉于山水烟霞之间,独往独来,随遇而安,一切任其自然,优哉游哉。

只有“诗佛”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极富禅机和生命的智慧

古人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化机之妙。这种妙处用一个大德高僧的话来说就是:“行到水穷处”指的是,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後溪流不见了。有一个可能是该处为山泉的发源地,掩於地表之下。另一个可能是下雨之後汇集而成的涧水在此地乾涸了。这个登山者走到水不见了,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巅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变成了云,云又变成雨,到时山涧又有水了,何必绝望?

只有“诗佛”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极富禅机和生命的智慧

我想“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表现应该就是这种任运自在,不执着,不苛求,如天空游云一样的超然心态。陆游的“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虽然让人在绝境中看到希望,感受到“绝处逢生,否极泰来”的人生体验,但是,其中却夹杂那么一点患得患失、大起大落的心情。我觉得,王维的诗句应该和“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中那淡然、释然、坦然、超然的滋味有着更多的契合。

只有“诗佛”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极富禅机和生命的智慧

行到水穷,过尽千帆,静坐某处,淡看云起。慢慢品味人生的无奈与忧伤,回味生活的坎坷与风霜。

坐看云起,闲对落花。心随云动,云飘万里。静静滋养超然与平和的心境,培植宽容的境界和心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