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市场,运营商何去何从?

说起在线教育,很多人不会想到运营商。毕竟相比较于互联网企业,运营商的存在感还仅仅集中在话费和流量。每每见诸报端,也多是对运营商收费不合理的控诉。殊不知,在线教育真正的深耕者就是这些运营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毫无疑问就是中国移动,没办法,谁叫他体量最大呢。默默无闻之中运营商已然沿着适合自身的路线在教育领域杀出了一片天地,中国移动”和教育“是其中的代表。然而,国企背景、政策管控以及人才流失等问题,使得以中国移动为代表运营商在教育领域并非强势群体,反倒是弱势的一方。在线教育风起云涌,运营商该何去何从?

在线教育市场,运营商何去何从?

运营商是否应该进入教育领域

答案是肯定的,原因有三点:

(一)中国教育资源的均衡需要国有企业的责任体现

教育资源不均衡是中国最大的不平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是造成贫富差距最重要的因素,而且没有之一。记得大学期间每每和同学聊天,不管最初的话题是什么,中间一定会涉及到高考这个话题,高考中最让大家感觉不公平的,就是教育资源的不公平。河南的考生总是带着哀伤却自豪的表情说到河南近百万考生,自己成绩很牛X,但是只能上普通一本大学,北京的考生随随便便都能上个985大学。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贯穿了每个人的一生,从幼儿园、小学,直至高中和大学。有人是这种不均衡的受益者,必然有人是受害者。河南考生无疑喜欢给自己打上受害者的表情,北京考生却永远不会告诉你作为受益者的幸福。教育的不均衡在K12教育领域体现更为明显,广大农村儿童面临着无学可上的窘境。合校运动使得很多自然村的小学被取消,很多儿童不得不行走几公里去上学。即便如此,农村的中小学仍然面临着师资匮乏、教师水平低下的难题。

在线教育市场,运营商何去何从?

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在城市同样存在,即便是北京也存在教育资源集中的海淀和西城,以及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丰台和昌平。教育资源不均衡仅依靠国家政策调控很难有所成效,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才是调节资源不均衡的最重要的手段。然而,私企的本质是追逐利益,公平绝不是私企最Care的点,比较和公平比起来活下去对私企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国资背景的企业才能很好的承担社会责任,扮演教育资源均衡的推手。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运营商毫无疑问具备这样的资格,哪怕仅仅是为了追求一个空名头,他们也比私企要更关注公平,毕竟和金钱比起来“国企脸面”也是很重要的。玩虚的也好,玩实的也罢,运营商比起私企还是能够要点脸的。看看百度和莆田就知道了,私有化的恶果已然在残害我们。教育本身具有公益属性,只有具有同样属性的国资背景企业才能真正的促进教育领域的良性发展。

(二)儿童安全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保障

如果说无学可上还只是童年的悲剧的话,那么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儿童,随时可能面临惨剧的发生。越来越多的校园霸凌事件;屡禁不止的虐童惨剧;不断增加的性侵惨案……。所有的这些无不牵动每个父母的心。信息化技术为儿童的安全和保护提供了另一个选择,“校讯通”为代表的签到通知服务、“和宝贝”为代表的智能监控服务以及中移动智能视频监控解决方案,已经为辽宁省铁岭市的儿童人身安全保驾护航。作为信息化技术的代表,运营商掌握着巨大的资源和先进的技术,带宽资源、信息技术解决方案以及庞大的用户群,依托这些资源合计数,运营商能够为学校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儿童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保护,运营商是信息技术集大成者,自然而然的具备成为儿童成长路上保护神的潜力。

在线教育市场,运营商何去何从?

(三)顺势而下,运营商大有可为

运营商应当进入教育行业的另一个原因是行业的属性决定的,这也是为什么运营商选择进入教育领域。教育的未来趋势是在线教育,在线教育的核心有两点:资源和平台。运营商在获得教育资源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因为背景的原因,运营商能够获取更多公立学校的资源。相比较而言,BAT能选择的路线只能是开放自己的平台,去吸引那些可能是老师的人们去创造资源。不过我相信,最好的老师一定不会留在学校,但是更不会选择去平台做课程直播,毕竟可以体面的赚大钱,谁愿意抛头露面冒风险。中间层次的好老师一定是留在学校的,因为学校能够提供更好的平台和待遇。反倒是那些参差不齐的人充斥着那些所谓的在线教育平台,以期通过自己的表演来换取每日的盒饭钱。

平台建设更是运营商的优势所在,作为带宽的提供者,运营商能够保证在线教育所需的带宽,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专属流量,专属宽带、专属号段……,这些资源是学校急需而其他企业所不能提供的。教育部提出的“三通两平台”,恰恰是了解到学校存在这一的痛点。另一个重要的优势是用户资源,运营商掌握着巨大的用户信息,这些资源乃无价之宝。如何有效的利用这些用户信息,传播自身的产品,需要运营商去思索合适的路径。

互联网如狼似虎,运营商何去何从

互联网企业是狼,这是资本的力量,逐利的本能驱使着互联网企业在教育领域横冲直撞。运营商毫无疑问备受冲击,和互联网企业相比,在营销和推广方面,运营明显已经落伍。当互联网企业采取人海战术去刷校地推之时,运营商囿于国家的政策和管控之中,难以脱身。当互联网企业利用资本的力量去大肆掠夺教育市场资源之时,运营商还因为经费审核的问题难以形成有效的应对方案。运营商这只大象在教育市场面临虎狼之师的包围之中,其中的带头人恰恰就是BAT。何去何从?生死时速?

(一)固本培元,内功修炼

强大自身是抵抗外界侵袭最有效的方式,运营商最需要修炼的是内功,内功心法就是-用户为王。运营商在用户为导向方面做得并不比互联网企业差,要知道10086是我最满意的服务平台。运营商在用户导向方面探索的时间更加长久,了解的信息更加全面。然而,哪些用户导向的服务更多的还是集中在通信业务领域。在教育领域,运营商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全新的领域,全新的业务,全新的挑战。如何从用户的角度去设计在线教育产品?如何从用户的角度去运营推广?如何从用户的角度去看待教育市场?这些事运营商应当去思考的问题。用户思维是“道”,是指引运营商发力教育领域的总纲。核心的大道只有一条,用户至上。

在线教育市场,运营商何去何从?

(二)强身健体,招式为先

内功是基础,招式却是真正具有杀伤力的。《天龙八部》里段誉内功深厚,却不知如何使用,也只有被鸠摩智凌虐的份,直到他彻底掌握了六脉神剑使用方法,才真正的成为一流高手。外功一般是招式和策略,其中最核心的外功心法就是-互联网思维。老一套的营销策略和管理方法已然不适应当前的战场,看看曾经的飞信在微信的进攻下节节败退,以至于近乎销声匿迹;曾经的短信已然在慢慢离开我们。互联网的开放思维是运营商需要去学习和借鉴的,从产品到运营,运营商需要学习的很多。新媒体运营方法、互联网免费玩法、地推刷校……,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术”,然而这些“术”却能够为运营商应对互联网企业的冲击,提供有力的支撑。具体的“术”如:事件营销、病毒营销以及免费玩法等。

(三)开宗立派,缔约结盟

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然在慢慢离我们远去,开宗立派,广纳门徒,合纵连横,缔约结盟,已然是当今企业竞争最有效的打法。运营商如果希望在教育市场有所作为,必须寻找有力的合作伙伴。各省的分公司,甚至各市县的分公司,无疑是运营商最可靠的后盾。集团总公司担任武林盟主,省市县公司担任近卫军,以学校、出版社以及渠道商为盟友,构建强有力的联盟。如此,天下大势尽在掌控之中矣。


教育是一项国计民生的大事业,运营商有责任和义务去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运营商也有能力在教育领域成就一番事业。可喜的是我已经看到中国移动的”和教育“系列产品在中国的大地生根发芽,我相信秉承着历史使命的运营商能够真正的未中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出属于自己的力量。

喜欢的人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亳州一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