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渔获效果好,开饵必须有原则,细说开饵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钓鱼圈子里一直流行着一句话,叫做三年练竿五年开饵,这话有没有人这样做过我是不知道,但是既然把开饵用五年练习这样量词来形容,那肯定是没毛病的,而我们在实战中,不管是野钓还是黑坑,如果没有几个人在你周围钓鱼,那么主要就是靠窝料诱鱼,但是一旦你周围的钓友多了起来,那就得看谁的饵料味型好,如果味型都差不多的情况下,那就是谁的饵料状态好;那么可想而知,开饵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既然这么重要,那肯定不能是想当然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多少还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去开饵,这样的饵料才能被鱼喜欢吃。

想要渔获效果好,开饵必须有原则,细说开饵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在细说这些规律之前,先答复一下钓友门留言的问题,就是你怎么知道自己开的饵料鱼爱吃还是不爱吃呢?其实就从渔获来看,你钓上鱼了,你就是用水泥开饵那说明鱼就是爱吃水泥,你没钓上鱼,你开的饵哪怕都被周围钓友吃掉了,那说明这款饵料配比的也不咋地。那么现在我们开始

想要渔获效果好,开饵必须有原则,细说开饵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第一准则,饵料的味型要根据季节、天气、水情、鱼情来综合配比

鱼,是一种跟着季节、天气、水情而鱼口变化的生物,比如冬季和初春的鱼,因为水温低,味型传播慢,而本身大多数水域冬季要么结冰,要么水温很低,导致微生物、浮游生物、昆虫 、草籽等很多事物来源锐减,所以要增加诱鱼的效果,腥、香、酸、臭、甜等味型都要浓、厚;但是夏季和初秋,气温高,水温也高,相应的自然界中的食物来源充沛,味型太浓太重就很容易惊鱼死窝,所以就要淡一些;那么鱼情呢,比如甜、香、腥,这就是典型的鲫鱼喜欢爱吃的味型组合,你非要按照香、臭、酸、甜的组合搭配,鲫鱼吃不吃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一般鲢鳙饵都是按照这种组合来搭配,那么钓鲫鱼和鲤鱼明显就比较奇葩,那么开饵第一准则,必须根据季节、天气、水情、鱼情综合对比后,来进行味型组合搭配。

想要渔获效果好,开饵必须有原则,细说开饵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第二准则、跟着目标鱼种的食口习惯搭配

举个例子,我们在钓水库的时候,同样都是玉米作钓,如果窝料中的碎玉米渣多一些,可能诱来进窝的很可能是草鱼,但是整个的玉米粒多的话,进窝的十之八九是鲤鱼,为什么呢,这就是鱼种不同,食口习惯是不一样的,饵料开饵讲究粗细搭配,粗就是指饵料中不仅要有能聚鱼的香型饵,还一定要有溜鱼的颗粒物,要不然能聚鱼不能留鱼,或者光准备留鱼的料,鱼都聚不来,那这料肯定是有问题的。

想要渔获效果好,开饵必须有原则,细说开饵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第三准则、饵料比重非常重要,状态粉使用一定要熟悉

饵料的比重在开饵之处肯定是要跟着目标鱼定的,比如我们钓鲫鲤,那就是钓饵沉底,窝料进水雾化效果比较,但是在实战中肯定是不能一成不变,要跟着鱼口来随时调整,灵活使用状态饵,不要拘泥于配方;为什么说五年开饵,其实有很大的一部分就是在联系状态饵的添加;比如我们知道开拉饵要加拉丝粉,那么拉丝粉添加的比例从5%~30%,平均每添加5%都会有不同的变化;而粘粉的添加,1斤料添加5g左右,每增加5g的粘粉饵料的状态都会有明显的变化,那么这些在不同地区,水质不一样比例都会不一样,所以第三准则,关于状态饵的使用一定要熟悉。

想要渔获效果好,开饵必须有原则,细说开饵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第四准则,主攻饵、基础饵、香型饵、状态饵一定要分清主次和作用

饵料配方的基本公式是主攻饵+基础饵+状态饵,那么分的细一些就是主攻香型饵+辅助型饵+基础饵+状态饵,其中主攻饵主要就是香型饵,一般基础饵都属于广谱饵,味道不会很大,辅助饵可以是香型,可以是膨化颗粒,而状态饵就是拉丝粉、轻麸、雪花粉、粘粉等等,这些饵料称呼不同、香型不同、作用不同,是需要我们有自己的使用习惯的,我认识的有个钓友,就玩黑坑,只用丸九的四件套,但是说实话,用的出神入化,最多加点药酒,我知道他的每一个配方比例,但是我自己开就效果一般般,每次都是微调,这就说明我们不需要掌握所有的饵料搭配用法,掌握好那么几种,够撑起来一个开饵公式的架子就足够我们玩很久。

想要渔获效果好,开饵必须有原则,细说开饵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第五准则,饵水比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大多数商品饵在外包装上一般都会印刷上饵水比,但是我们组合起来之后肯定是不能照搬,那么最合适的做法就是少量多开,灵活掌握,有经验的钓友饵料配比完之后,手一抓就能判断出来大致的水比,一次到位;而开饵和和面不一样,水少了可以适当添加一些,但是水多了就只能扔掉了,所以少量配比,多次联系加水开饵,能熟悉掌握饵水比,这是菜鸟向高手进阶的标准标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