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漁獲效果好,開餌必須有原則,細說開餌應當遵循什麼原則

釣魚圈子裡一直流行著一句話,叫做三年練竿五年開餌,這話有沒有人這樣做過我是不知道,但是既然把開餌用五年練習這樣量詞來形容,那肯定是沒毛病的,而我們在實戰中,不管是野釣還是黑坑,如果沒有幾個人在你周圍釣魚,那麼主要就是靠窩料誘魚,但是一旦你周圍的釣友多了起來,那就得看誰的餌料味型好,如果味型都差不多的情況下,那就是誰的餌料狀態好;那麼可想而知,開餌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既然這麼重要,那肯定不能是想當然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多少還是要遵循一定的規律去開餌,這樣的餌料才能被魚喜歡吃。

想要漁獲效果好,開餌必須有原則,細說開餌應當遵循什麼原則

在細說這些規律之前,先答覆一下釣友門留言的問題,就是你怎麼知道自己開的餌料魚愛吃還是不愛吃呢?其實就從漁獲來看,你釣上魚了,你就是用水泥開餌那說明魚就是愛吃水泥,你沒釣上魚,你開的餌哪怕都被周圍釣友吃掉了,那說明這款餌料配比的也不咋地。那麼現在我們開始

想要漁獲效果好,開餌必須有原則,細說開餌應當遵循什麼原則

第一準則,餌料的味型要根據季節、天氣、水情、魚情來綜合配比

魚,是一種跟著季節、天氣、水情而魚口變化的生物,比如冬季和初春的魚,因為水溫低,味型傳播慢,而本身大多數水域冬季要麼結冰,要麼水溫很低,導致微生物、浮游生物、昆蟲 、草籽等很多事物來源銳減,所以要增加誘魚的效果,腥、香、酸、臭、甜等味型都要濃、厚;但是夏季和初秋,氣溫高,水溫也高,相應的自然界中的食物來源充沛,味型太濃太重就很容易驚魚死窩,所以就要淡一些;那麼魚情呢,比如甜、香、腥,這就是典型的鯽魚喜歡愛吃的味型組合,你非要按照香、臭、酸、甜的組合搭配,鯽魚吃不吃不知道,但是我們知道一般鰱鱅餌都是按照這種組合來搭配,那麼釣鯽魚和鯉魚明顯就比較奇葩,那麼開餌第一準則,必須根據季節、天氣、水情、魚情綜合對比後,來進行味型組合搭配。

想要漁獲效果好,開餌必須有原則,細說開餌應當遵循什麼原則

第二準則、跟著目標魚種的食口習慣搭配

舉個例子,我們在釣水庫的時候,同樣都是玉米作釣,如果窩料中的碎玉米渣多一些,可能誘來進窩的很可能是草魚,但是整個的玉米粒多的話,進窩的十之八九是鯉魚,為什麼呢,這就是魚種不同,食口習慣是不一樣的,餌料開餌講究粗細搭配,粗就是指餌料中不僅要有能聚魚的香型餌,還一定要有溜魚的顆粒物,要不然能聚魚不能留魚,或者光準備留魚的料,魚都聚不來,那這料肯定是有問題的。

想要漁獲效果好,開餌必須有原則,細說開餌應當遵循什麼原則

第三準則、餌料比重非常重要,狀態粉使用一定要熟悉

餌料的比重在開餌之處肯定是要跟著目標魚定的,比如我們釣鯽鯉,那就是釣餌沉底,窩料進水霧化效果比較,但是在實戰中肯定是不能一成不變,要跟著魚口來隨時調整,靈活使用狀態餌,不要拘泥於配方;為什麼說五年開餌,其實有很大的一部分就是在聯繫狀態餌的添加;比如我們知道開拉餌要加拉絲粉,那麼拉絲粉添加的比例從5%~30%,平均每添加5%都會有不同的變化;而粘粉的添加,1斤料添加5g左右,每增加5g的粘粉餌料的狀態都會有明顯的變化,那麼這些在不同地區,水質不一樣比例都會不一樣,所以第三準則,關於狀態餌的使用一定要熟悉。

想要漁獲效果好,開餌必須有原則,細說開餌應當遵循什麼原則

第四準則,主攻餌、基礎餌、香型餌、狀態餌一定要分清主次和作用

餌料配方的基本公式是主攻餌+基礎餌+狀態餌,那麼分的細一些就是主攻香型餌+輔助型餌+基礎餌+狀態餌,其中主攻餌主要就是香型餌,一般基礎餌都屬於廣譜餌,味道不會很大,輔助餌可以是香型,可以是膨化顆粒,而狀態餌就是拉絲粉、輕麩、雪花粉、粘粉等等,這些餌料稱呼不同、香型不同、作用不同,是需要我們有自己的使用習慣的,我認識的有個釣友,就玩黑坑,只用丸九的四件套,但是說實話,用的出神入化,最多加點藥酒,我知道他的每一個配方比例,但是我自己開就效果一般般,每次都是微調,這就說明我們不需要掌握所有的餌料搭配用法,掌握好那麼幾種,夠撐起來一個開餌公式的架子就足夠我們玩很久。

想要漁獲效果好,開餌必須有原則,細說開餌應當遵循什麼原則

第五準則,餌水比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

大多數商品餌在外包裝上一般都會印刷上餌水比,但是我們組合起來之後肯定是不能照搬,那麼最合適的做法就是少量多開,靈活掌握,有經驗的釣友餌料配比完之後,手一抓就能判斷出來大致的水比,一次到位;而開餌和和麵不一樣,水少了可以適當添加一些,但是水多了就只能扔掉了,所以少量配比,多次聯繫加水開餌,能熟悉掌握餌水比,這是菜鳥向高手進階的標準標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