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之修行第五回(2)修行大法西遊記古今能有幾人識

講西遊記第五回(2)

--2015-7-25--

本法靈

上次講到了王母娘娘的七個女兒,七仙女。

一朝,王母娘娘設宴,大開寶閣,瑤池中做蟠桃勝會,即著那紅衣仙女、青衣仙女、素衣仙女、皂衣仙女、紫衣仙女、黃衣仙女、綠衣仙女,各頂花籃,去蟠桃園摘桃建會。

西遊記之修行第五回(2)修行大法西遊記古今能有幾人識
西遊記之修行第五回(2)修行大法西遊記古今能有幾人識

七輪:海底輪、臍輪、心輪、喉輪、眉輪、頂輪、梵輪。這種說法中其中六輪皆在身體內,唯有梵輪在身體外離頂輪上方。頂輪在囟門處。

還有一種七輪的說法是沒有梵輪,而是在身體內增加了一個腹輪。

還有的七輪中沒有梵輪,但是增加了一個密輪。

西遊記之修行第五回(2)修行大法西遊記古今能有幾人識

看此七輪,顏色紫皂藍綠黃橙紅,深藍色與皂色相防。

七仙女的有七色:紅衣仙女、青衣仙女、素衣仙女、皂衣仙女、紫衣仙女、黃衣仙女、綠衣仙女。七色衣對應於七輪色光,唯獨沒有橙衣仙女,而是素衣仙女,而七輪色中沒有素色白色。而深藍靛色,也被稱為皂衣仙女。這二處有什麼原因?

橙,即成。因為猴王修王母的清靜經未有成,未成,故用素色代替了橙色,暗示猴王仍是白紙一張未成。靛,即澱,澄澱。因為猴王心未靜而妄心主位,故而未澱清澄靜,心無明而黑暗一片,故以皂色仙來代表。

七輪光明通達,才能修出元神,而此時猴王顯然未修成此界,故猴王的七輪是皂之黑暗不明,未成(橙)蒼白素色之時。

數字七,有著極為非凡的妙用。以前講過原靈被五方五老創造時,結丹時,晶光四注,七日始成。周易講七日來複。

《聖經》創世記*,記載上帝的創造工作,說他第一天創造了光,第二天造空氣和水,第三天造陸地、海和各類植物,第四天造日、月、星辰和定晝夜、節令、日子和年歲,第五天造各類動物,第六天上帝按著他的形象造人,第七天創造工作完畢,上帝歇了他一切的工作,安息了,並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

創世也是用了七天。

佛經講若有人志心念阿彌陀佛,一日或七日,皆可往生。為何是一日或七日,不是八日九日或其它日?中陰身救度要在七七四十九天內,過了七個七天,中陰身就得投胎或入地府了。七是變數,也是成就完成之數。感冒七天會自行治癒,《傷寒論》的“七日自愈”。打佛七,在這七天內尋求修行境上的變化與成就。

《地藏經》裡也多次提到一七日、三七日。都是以7為基數。

傳統色彩有七種:赤、橙、黃、綠、青、藍、紫 音樂的七個音符:哆、瑞、咪、發、嗦、啦、西

佛說,精蟲卵藏三緣結合變胎兒後,第一個七天,精蟲和卵藏已結合,中陰身已轉進去了,開始成長,中脈長出來,再一個七天長出二眼,生命的功能七天變化一次,共在子宮裡待三十八個七天,就是九個月左右。

更巧的是我們現在正處在12會中的午中。子會開天,醜會闢地,寅會生人,現在午會,正在第七會上。所以這個午會將彌樂下世將度更多的人,變數成數更大。

到未申酉戌亥這五會,越來越接近末劫,而動亂四起,民不聊生,有飯不能吃,有衣不能穿,有屋不能住,很慘。所以修行者要努力精進,莫懈怠,時不我待。

午會時,午火光明麗天,諸仙佛皆下界度人,此時反而最易修成,機會實在難得。午會是大道智慧之火之光本自然於此會中照耀眾生,此是天然加持與助力,好比煮食物,午會時溫度高,自然已到了四五十度高溫,只需略加一點熱量就可百度。

而其它會中,就得從一度上慢慢加熱量加到百度。

故午會省時省力省功,實在難得。

道家修丹講七返九還。什麼是七返九還?

昨天在入門群裡設了一個繩變考題:用九根繩變化出123456789這9個數字形狀。或者有一根繩來別變出這九個數字都可以的。

繩變之考,沒一人過關。有人說繩變考的是性空緣起,色空不二,是在講一根繩是空性,可以變化出萬有,如同各種數字,但是數字最後仍是一根繩狀,故有即是空,空即是色。

去年講過一張紙如空性,可以摺疊出仙鶴烏龜等不同的萬象,再將鶴恢復原狀,還是原來那張紙,可見紙之空性與鶴之妙有是一體的,一體二面,空即色。

從文字理論上來看,這樣說沒什麼問題,是對的,但是為何我說入門群中仍未有一人過關呢?因為大家仍是知道沒悟道,等於沒得道。只是理明,而心不明。所以這不是明心見性,所以都未過關。

西遊記之修行第五回(2)修行大法西遊記古今能有幾人識

比如這位道友用一根繩來變數字

西遊記之修行第五回(2)修行大法西遊記古今能有幾人識

這位道友繩變是分段擺數字,並附有一段自己對繩變考題的理解,他講得文字理論是沒問題的,但是不是繩變的終極答案,也不是繩變的了義法。

可以說入門群中的道友,八九成都是我剛才講過的那些表面上的理解,從未深入根本義。

這個繩變,不是難為大家才來做考題的,而是繩變理論在群裡講過多次,但是一直不被大家理解,從未真悟過。所以一考才都糊了。

七返九還,先說七返,怎麼才能返?試問:如果繩子斷了,怎麼返回去?

西遊記之修行第五回(2)修行大法西遊記古今能有幾人識

這樣的斷裂的繩,怎麼讓繩9往最初的一里返回去呢?

返的前提是連續。

化書中:虛化神,神化氣,氣化精,精化萬物。這一句一直在連續,虛神氣精萬物是相連續的,是勾索連環不斷的,這樣才能再由末往本里返,萬物返精,精返氣,氣返神,神返虛,合道。

西遊記之修行第五回(2)修行大法西遊記古今能有幾人識

此繩是連續的,由數字九返一,很容易,九返一,看似九個數字沒了,其實是返含在一中了,一中就含了九個數,這是一種以一含萬物,一即一切的無為大法。

講到這,有的道友會說,斷繩擺法的沒過關,那些一根繩擺法的道友應該過關了啊,為何還說一人未過關呢。因為那些用一繩者,與斷繩者一樣,都沒有真實的理解返的本義是要連續不斷的。

那麼斷繩就真的不能返麼?不是啊

一切的相都是幻象,都是心識造的,心在分別判斷。

斷繩,真的就是斷的麼,不是。一繩,直的就是不斷的麼,不是。

如果你對立看問題,不能統一,一繩在你眼裡也是斷繩,你不會返。

如果你能統一的看問題,不對立,斷繩在你眼裡也是一繩,你會返。

十法界好比斷繩,各自為政,自為一個小世界,好象互不干涉,但是這是因為你在對立看問題,如果你將無量的世界看成一個整體,一個統一體,那麼無量的世界就是有聯繫的。人身內的五臟看起來各自為政,但是在人身整體來看,五臟與其它器官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的。

什麼是返?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返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這是返。

問:普賢十願中的最後一願是什麼?以前講過,普賢十願就是十種修行大法,而十種大法,其實就一種:普皆迴向。修行人,都知道唸經要回向,但是有幾人真知道迴向真實義呢,為何迴向是無上修行法門呢?

問:帶業能修成圓滿?

問:如何淨業了業?

業不淨,是不有修成佛果位的,帶業往生淨土,那不是成就,而是帶業到淨土修行大學繼續進修而已。進淨土的有二者,一者是帶業進修未成就者,二者已經了業淨業大成就者,成就果位,到淨土。這是二個一天一地的差別。

要想成仙作佛,成就圓滿,必需淨業了業。怎麼做?普皆迴向,就是淨業了業啊。

不太好理解,是麼?換個說法:比如一朵花盛開在夏季,到了秋天凋零了,花落化泥,化泥再護花根。

花開時,好比人有業在;花落化泥更護花時,就是業淨、了業,這個就是迴向,將原來花根恩賜與花朵開放的恩情之業迴向給了花根,花落化泥再護花,就是迴向花根(大道)之恩,這一回向,業就淨了。

業從哪裡來的,就回向還回哪裡去,迴向即回報,迴向即了業,迴向即還業還債還一切的因緣。

花根給了花朵因與緣,花朵才能結出果,因緣果,就形成了花朵的業,有因果就有業。

反過來,花朵如果將花果返還給花根,於是因緣果就了淨了,還回了,還債了,花根處受的因果業障,還回去就是清淨身,淨業成就。

這就是普皆迴向,這就是返樸歸真,歸根覆命。

返回最原始的“花根給因”的狀態叫返樸;歸回花根給的因果業力,化泥護花叫歸真。

花根之因,長出花朵,花落再護花根,這就是循環。

眾生將盜天地萬物之恩,返還於天地萬物之間,就了業成就。雖然成就又象花落一樣化做春泥更護花,雖然了業成就,卻仍就入塵世間度眾生(化春泥護花),這就是菩薩可入涅槃卻因為要化春泥護花度眾生而不入涅槃的大慈大悲境。

王陽明:如吾儒有個父子,還他以仁;有個君臣,還他以義; 有個夫婦,還他以別。何曾著父子君臣夫婦的相?

父對子有恩,還之以仁;君對臣有恩,還他以義;夫婦有別,各有各責任,夫有夫道,婦有婦道,依王鳳儀善人講,夫婦要各行自己道,故王陽明說夫婦有別,還他以別,還夫道女道。

返還回向就是無上大法,因為可以淨業,業淨即圓滿。

而返為何是七返?因為前面講過,七是變數,返也要七天一次的變化的循環重複,一返七日,七返四十九日。返,要延著原有的路線去返。去姥姥家走的一環,返回時也得走一環,走五環就返不回來了。

繩變,讓你順因果業緣的原路返回。

五氣朝元是什麼?怎麼朝元?

就是五臟後天的返先天:心之後天火五行炁返先天火方祖炁;

肝之後天木五行炁返先天木祖炁;

脾之後天土五行炁返先天土祖炁;

肺之後天金五行炁返先天金祖炁;

腎之後天水五行炁返先天水祖炁;

木主仁,還肝以仁,則返先天木炁,木朝元;

火主禮,還心以禮,則返先天火炁,火朝元;

土主信,還心以信,則返先天土炁,土朝元;

金主義,還心以義,則返先天金炁,金朝元;

水主智,還心以智,則返先天水炁,水朝元。

此是五氣朝元。

五氣若朝元,三花自聚頂。

金丹自然成,位列仙班中。

仙女依言,入樹林之下摘桃。先在前樹摘了二籃,又在中樹摘了三籃,到後樹上摘取,只見那樹上花果稀疏,止有幾個毛蒂青皮的。原來熟的都是猴王吃了。

前面1200棵樹上摘二籃,中間1200棵樹上摘三籃,何意?二籃三籃,何暗示?

到後面1200棵樹就摘不出桃來了,後面是一籃也未摘

七仙女張望東西,只見南枝上止有一個半紅半白的桃子。青衣女用手扯下枝來,紅衣女摘了,卻將枝子望上一放。 原來那大聖變化了,正睡在此枝,被他驚醒。大聖即現本相,耳朵內掣出金箍棒,幌一幌,碗來粗細,咄的一聲道:“你是那方怪物,敢大膽偷摘我桃!”

問:紅衣女摘的那個半紅半白的桃子,是真桃子還是悟空變化出來的一個假桃子?

原來大聖耍了一會,吃了幾個桃子,變做二寸長的個人兒,在那大樹梢頭濃葉之下睡著了。七仙女要來摘桃問土地大聖在哪,土地沒找到大聖,而猴王卻變了二寸長人在葉下睡著了。那麼,那個半紅半白的桃子是猴王變的麼?

大聖怎麼醒的?是青衣女手扯壓下枝,紅衣女摘了,然後青衣女便將手一鬆,樹枝自然向上回彈,枝枝相碰,驚醒了變成二寸長小人的猴王所睡的樹枝處。

在西遊記電視劇中,情節是悟空變成一個半紅半白的桃子,仙女一摘,這桃子一跑,再摘再跑。

七仙女張望東西,只見向南枝上止有一個半紅半白的桃子。這句講七位仙女同時四下張望找桃子,結果找來找去,“只有”一個半紅半白的桃子,全熟的一個沒有,而且未熟的也是“止有幾個毛蒂青皮的”。顯然半紅半白的桃子暗指的就是猴王目前的修為狀態,此心一半白妄心,一半紅真心,此心未能全紅,此心未能真心主位,此心未能轉識成智。

變成二寸小人,躺在象徵1200善的蟠桃樹枝上,暗指猴王因心有二見,修行到現在為止,只有二寸寸功善功。猴王被驚醒,這時從耳中取出金箍棒,說明他將全熟的桃都吃光了,熟桃是自性,他開始返聞自性了。接下來猴王定住了七仙女,奔瑤池而去,恰巧遇到了赤腳大羅仙,然後假傳玉帝聖旨,讓赤腳大仙“先至通明殿下演禮,後方去赴宴。”

大仙是個光明正大之人,就以他的誑語作真。道:“常年就在瑤池演禮謝恩,如何先去通明殿演禮,方去瑤池赴會?”無奈,只得撥轉祥雲,徑往通明殿去了。

問:為何偏偏遇到並騙赤腳大仙?騙走了赤腳大仙,猴王自己變成赤腳大仙模樣去瑤池。

人穿鞋為了什麼?

問:如果這裡裝著乾淨的地板,為何可以光腳呢,出門得穿鞋?

赤腳是因為心是淨土,踏淨土上,一塵不染,何用穿鞋,而猴王心不淨,故此心地髒穢必須得穿鞋。“大仙是個光明正大之人”,說明赤腳大仙因為光明正大,所以才成就仙身,這個也是暗示一種法門,正氣浩然即是合道。

赤腳大仙道:“常年就在瑤池演禮謝恩,如何先去通明殿演禮,方去瑤池赴會?”

以前辦瑤池會之前需要先到瑤池之處演禮謝恩,謝什麼恩?

正行時,只見那壁廂——一天瑞靄光搖曳,五色祥雲飛不絕。

白鶴聲鳴振九皋,紫芝色秀分千葉。

中間現出一尊仙,相貌昂然丰采別。

神舞虹霓幌漢霄,腰懸寶籙無生滅。

名稱赤腳大羅仙,特赴蟠桃添壽節。

赤腳大仙出場時的場面很震人的:瑞靄天光隨身搖曳,五色祥雲環繞翩飛,純白仙鶴護駕伴身,紫芝寶氣變幻莫測。

遠遠看這赤腳大仙,其仙光如虹霓恍耀霄漢,大仙腰側還懸著法寶典籙妙經,此經可成就無生無滅身,大仙赴蟠桃會目的是為了添壽。

問題來了:赤腳大羅仙,還用再添壽麼?

先到瑤池謝恩,謝的是添壽之恩,如果不為添壽延壽,不用吃蟠桃的,目的很明確。凡間一般是先獲益得利再謝恩,而仙界確是在未得好處前先謝恩。

謝恩就是迴向。

凡人先得到,後佈施迴向,先造出因果之業,再去了業;仙人先佈施,後得到收穫,菩薩畏因不造因,不用了業。這就是仙凡行事的最大的區別之處。

先佈施,則無因,無因則無果,無因果則無業。乾淨啊。

本法靈

學修和 聖凡同體,所以添壽?

正解,此添壽不是為赤腳大仙自性法身添壽,自性不增不減不用添,仙真菩薩要化春泥來護花,那個需要護愛的眾生需要添壽。

在聖不用添,不生不滅壽無窮;在凡須得添,有生有滅壽有限。

本法靈

因為凡聖一體,不能只看到聖不添壽,還要看到聖中有凡,這個凡需添壽,這樣才是色空不二,不再割裂色空之理。

猴王接著又偷了酒與太上老君的丹,這個有何暗喻?

若到地獄受果報,也可以隨意請鬼卒換別的報應與罰麼?

猴王接著又偷了酒與太上老君的丹,這個有何暗喻?

五戒:殺盜淫妄酒,猴王犯了幾樣了?

妄語騙赤腳大仙,喝仙酒,盜老君丹,向四海龍王強索戰袍美衣是淫,最後一個殺,他殺誰了?從自稱齊天大聖開始,猴王就一直殺心未泯,與天兵對抗一直殺戮不斷。

這五戒,猴王全犯了。五戒全犯,大災難就要來臨了。

猴王盜桃盜酒盜丹,有何寓意?

盜仙桃、盜玉液瓊漿酒,盜丹元大會用的九轉金丹。這一連串的事,有什麼暗意?

桃,東木,東家郎;酒,酉金,西家女。金木並,合成九轉金丹,成就可以參加丹元大會。原來那老君與燃燈古佛在三層高閣朱陵丹臺上講道(佛道一家),眾仙童、仙將、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聽講。這大聖直至丹房裡面,尋訪不遇,但見丹灶之旁,爐中有火。爐左右安放著五個葫蘆,葫蘆裡都是煉就的金丹(丹房放五個葫蘆暗指五氣朝元成大丹。)。大聖喜道:此物乃仙家之至寶。老孫自了道以來,識破了內外相同之理,也要煉些金丹濟人,不期到家無暇。

老孫自了道以來,這猴王自為真了道了,還自許參破了內外相同之理。猴王說的內外相同之理是什麼?猴王入蟠桃園,得王母娘娘傳習清靜經,清靜經裡哪句話是內外相同之理?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這是內外相同之理。得此之理,依猴王的意思就可以煉丹了。這在說清靜經裡的這句話,就是修丹妙旨,無上大法。

一見了,頓然醒悟道:“兜率宮是三十三天之上,乃離恨天太上老君之處,如何錯到此間?老君住離恨天,有何暗喻?

太上老君住在離恨天的兜率宮裡,而彌樂佛所居住的兜率天則在欲界的第四天處。

三十三天,離恨天最高。心有所縛,即有恨,心若無縛則離恨。

至隋開皇十二年壬子歲,有沙彌道信,年始十四,來禮祖(三祖僧璨禪師)曰:“願和尚慈悲,乞與解脫法門。”三祖曰:“誰縛汝?”

道信曰:“無人縛。”

三祖曰:“何更求解脫乎?”

道信於言下大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