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pu城市關註:百強縣裡知差異

Kopu導讀:古語有云"郡縣治,天下安",北上廣深也不是抱負者唯一的人生風口,百強縣亦是一種選擇。從百強縣看中國,富庶的大城市未嘗就一定是就業的唯一出路,且看今年百強縣榜單,縣域經濟分佈情況便一目瞭然,退一步可能也海闊天空。

Kopu城市關注:百強縣裡知差異

自古以來郡縣都是衡量經濟、政治、民生的重要指標區域,更是反映地方治理的成果成效。前幾日人民日報刊登了《2018年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指數研究成果發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國"百強縣"榜單,今年的"百強縣"已經是連續第14年發佈。榜單維度多元,設立了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綠色發展、投資潛力、科技創新、新型城鎮化等多個分榜。要說今年百強縣最大的贏家,莫過於江蘇了。

Kopu解讀:縣域經濟,唯看江浙廣

天下縣分百強,江蘇以23席獨佔鰲頭,還包攬了前四名,分別是:崑山、江陰、張家港、常熟。再加上太倉、宜興,江蘇在前十強中佔據6席。

Kopu城市關注:百強縣裡知差異

事實上,崑山、張家港、常熟,這四強中的三強再加上排名第7的太倉,都來自於蘇州。在當地有蘇州"四大金剛"之稱。如果我們在仔細看一下榜單,除了蘇州之外,無錫、常州下轄的縣市也紛紛入選,表現依舊亮眼。所以,中國縣域經濟最強地之一,蘇錫常當之無愧。這三地GDP合論,堪稱中國最大的經濟實體,是中國經濟核心中的核心。

百強縣的經濟具體是怎樣一個概念呢?從2005年開始,崑山已經連續第14年衛冕榜首。不僅如此,2017年,崑山的GDP已經高達3500億,而同期,山西省省會太原的GDP則是3380多億。拋開國內看國際,崑山的體量,相當於世界排名第79位的坦桑尼亞的GDP總量,是真正的"富可敵國"。

而居於亞軍的江陰僅最大的納稅大戶:海瀾之家,2017年的利稅高達80億,在江陰總部僱傭的員工就超過2萬名。在江陰,截至2017年底,在A股上市的企業就有30家,境外上市公司17家。中國製造業第一縣之譽,名不虛傳。緊隨崑山江陰之後的張家港、常熟等蘇錫常的縣級市,亦都各有驕人業績。

也許看完這份榜單,會有看官表示疑惑,中國經濟第一強省廣東,只有1個縣級"四會市"入圍百強,似乎名實不符。但這其實不奇怪,因為近些年來廣東大力推行"撤縣設區",多個經濟強縣升級為市轄區或者地級市,如東莞、中山。這直接導致了行政區劃分上的"無縣"狀態,所以不再進入"百強縣"榜單的評選範圍。而是直接在同期發佈的"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榜單中,排名前三的則是廣東佛山市順德區、佛山市南海區、江蘇常州市武進區。

綜合來說,"百強區"裡,江蘇佔據22席,浙江佔據18席,廣東佔據15席。於此而言,廣東,依然可稱天下之眼。

Kopu解讀:區域發展不均,頭重腳輕

從百強縣榜單可以清晰看到江浙廣地區發展猛勢,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特點在這份百強榜單上也一覽無遺。

這種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狀態,首先從全局角度來看,百強縣呈現東部多西部少,南方超過北方的態勢。論綜合實力,江蘇、山東、浙江三省百強縣佔比超過一半,內蒙、寧夏、山西、四川、雲南、廣西、廣東、海南等中西部省市只有一縣上榜,西藏、黑龍江、甘肅則無一上榜。而在其他的分榜上,在科學發展、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指標上,東部也是全面領先,部分指標甚至呈現出碾壓的態勢。儘管目前推行的東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開發、東北振興的大格局暫無根本變化,並且這種狀態還會延續很長一段時間。

Kopu城市關注:百強縣裡知差異

此外,縮小至省內區域來看,即使是大贏家江蘇,這種不平衡、不充分的特點也很突出。一江之隔的蘇南蘇北,在經濟、基建、教育、醫療、文化上,都呈現巨大差異。這種南北"分裂"不僅在江蘇,在廣東這個著名的富庶之地也存在。梅州、韶關、清遠和河源的貧困村在廣東省也佔據很大一塊席位,其中不乏全國性貧困縣。

從這份榜單裡,也許我們還能看出更多奧秘,也許東中西部縣域要走的騰飛依然很長很遠,且待光陰來,輝煌可自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