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注意!這5個套路,騙光爸媽的養老錢……

「提醒」注意!这5个套路,骗光爸妈的养老钱……

「提醒」注意!这5个套路,骗光爸妈的养老钱……
「提醒」注意!这5个套路,骗光爸妈的养老钱……

有一種生意能快速攫取暴利,騙走別人半生積蓄,不會犯法,不用坐牢,別人還說他好。這就是——

賣保健品。

目前我國的保健品市場,簡直不能更亂!

按照我國的相關規定,保健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不能治病。

重要的事說三遍:

保健品不治病!

保健品不治病!

保健品不治病!

然而,有曾從事保健品銷售的人自曝:

商家會故意模糊食品藥品界限。

從來沒有保健,只有賺錢。

技術、質量都在其次,主要靠營銷。

對,營銷。

什麼是營銷?就是設個套把你騙進去,讓你渾然不覺,還上趕著掏錢。

所以,那麼多人中邪一樣地要買保健品,真不是因為「人傻錢多」。

在暴利引誘下,保健品的營銷套路不斷進化,令人防不勝防。

營銷套路之一

真嚇唬加假關懷

上了年紀,人吃五穀雜糧,誰還不生個病。

身子不好,自己難受,還會拖累兒女,我自己也想多活幾年呢!

這種再正常不過的情緒,被雞賊的銷售人員盯上了。

「專家」在講座上「講課」

推銷用於「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保健品

「提醒」注意!这5个套路,骗光爸妈的养老钱……

現在身子硬朗著呢?保不齊將來呢。

你這個情況很危險了!巧了,這款產品對這病效果特好。

不用去醫院受罪了,家人也不受累,這錢你覺得該不該花。

心動了?

那這產品,真這麼好嗎?

下一個套路接著就來了。

營銷套路之二

有效與否不重要

「專家名人」做擔保

先請來「專家」煞有介事地講兩句。

一人分飾多角的「專家」劉洪濱

數月前被網友曝出

「提醒」注意!这5个套路,骗光爸妈的养老钱……

膽子大的甚至敢這麼說:

「糖尿病人用了我們的產品,兩個半月血糖就能百分百恢復正常,不用再吃藥。」

「提醒」注意!这5个套路,骗光爸妈的养老钱……

真有這東西,你們早拿諾貝爾獎了。

如果聽信了這些不靠譜的說法,因為保健品耽誤了正規治療,不光損失錢財,還有害健康,得不償失。

一番忽悠,列出一大堆聽不明白的術語,裝出很專業的樣子,把一些科學研究斷章取義,或是用一些經不起推敲的「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產品有多好。

比如,泡在保健品中,「病變」的豬腦很快恢復了新鮮的顏色,這就「證明」保健品能治腦病。

其實,豬腦用碘伏處理過,浸泡在有維生素 C 的水中就會褪色。

「提醒」注意!这5个套路,骗光爸妈的养老钱……

不是人人都具備足夠的健康醫療知識,真要成心想忽悠你,騙子們有的是招。

利用的就是個「信息不對稱」,還不由著他們胡說?

營銷套路之三

讓「受益者」現身說法

相信你一定看過這樣的電視廣告。

一位老人患有中風 / 心梗 / 風溼 / 慢性病 /……苦不堪言。但自從按療程服用了 ×× 藥丸,他站起來了 / 不疼了 / 不暈了 / 走路變順了 / 上樓不喘了、美好生活又回來了!

是不是特眼熟?

病(託)友(兒)的現身說法,讓你覺得這東西好,趕緊掏錢,目的就達到了。

可事實上,這些東西 99.99% 都沒用。

更可氣的是,有些保健品只有一種作用:副作用。

「提醒」注意!这5个套路,骗光爸妈的养老钱……

這種「×× 保健品因為重金屬超標、非法添加藥物等成分之類的原因被查處」的新聞,屢屢見於報端。

這些保健品他們從不讓家人吃,卻賣給了你父母!

營銷套路之四

帶著「親情」趁虛而入

熱情的銷售時常噓寒問暖,很多老人有了「被關心被惦念」的感覺,心裡暖暖的,戒備心就放下了。

再出於感動或者礙於情面,多少會願意買一點你的產品。

營銷套路之五

你佔小便宜,我賺大利潤

常規的,贈送米麵油雞蛋,請人來聽講(洗)(腦)

或者安排免費體檢。當然,體檢完以後,腦、心、肝、腎、骨、血管、神經、腸胃,準保至少有一處是「發現大問題」了。

再或者帶你旅遊。車接車送,吃住全包,還能參觀加工廠。

目的就是想把人集中到一個離家遠又封閉的地方,方便「集中攻堅,一個個說服你下單」。

再製造點兒「飢餓營銷」「優惠大促」的假象。

錯過這村兒就沒這店兒了啊,還不快買點兒?

一盒不知有無效果的保健品,幾十塊的成本,可以賣到上千元,翻幾十倍。

有這些利潤,那點雞蛋麵粉車馬費又算得了什麼。

排列組合使用上面這些招式,商家們賺個盆滿缽滿,被「套路」的人呢?

家庭條件好的,可能安慰自己是花錢買教訓。

對那些勤儉了大半輩子、辛辛苦苦攢下積蓄的老人,騙走了錢就是要了命啊。

「提醒」注意!这5个套路,骗光爸妈的养老钱……

希望做子女的多陪陪父母,多和他們溝通。

反思一下,為什麼有時候,父母寧願相信賣保健品的,也不願聽你的話?

父母老了,他們的認知、獲取信息的能力不如年輕人,所以更容易掉進保健品營銷的「坑」。

可細究一下,他們買保健品的出發點之一,就是不想因為自己的病痛拖累孩子呀。這一點沒什麼好指責的。

離得近的,多回去吃頓飯。「常回家看看」,不是隻在歌裡唱一唱。

離得遠的,短信微信電話視頻都是聯繫的好方式。

讓父母覺得不孤單有依靠,他們是會參考你的建議的,有親兒子親閨女的關心,幹嘛還要在營銷人員那裡找心靈寄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