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未來會成爲經濟強省嗎?

待我瘦成一道閃電130


最近幾年來,安徽省的經濟發展態勢總體上還是很不錯的,GDP增速較全國多數省份來說還是比較快的。不過要是看人均數據和GDP的質量的話,安徽省的經濟發展依舊任重道遠,需要繼續積累量變,以期待早日實現質變。

從2017年的國內各省GDP產值來看,安徽省排在各省市的第十三位,僅僅看這個排名的話,安徽省目前排在國內中等偏上的水平,似乎還是說的過去的。

從經濟增速上來看,安徽省2017年的GDP增速為8.5%,列各省市第六名,處於第一梯隊中,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在中部各省中排名第二。從增速上來看,安徽經濟發展的潛力還是非常大的,上升的勢頭很好。

不過要是看人均產值的話,安徽的排名就非常靠後了,列各省市倒數第八位,而排在安徽後面的,不是山區眾多的省份,就是西部的省份。安徽省各地級市的GDP組成中,房地產幾乎都佔了一個大頭,產業質量不高。這反映了安徽省經濟水平總體上還是比較差的,後面的道路依舊任重而道遠。安徽能否在未來發展成為經濟強省呢?應該說事在人為,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應該說,安徽省經濟發展的潛力是非常大的,但是在經濟發展形勢最好的時代裡發展的也確實很不給力,雖然很多安徽人從心理上未必願意承認這一點,但是這確實是客觀事實。在過去的十多年裡,除了極個別城市發展的似乎還可以之外,多數的地級市難說發展的有多好。

長三角的擴軍也有兩年的時間,不過到目前為止,沒有明顯的感覺到各個城市如何融入了長三角。除了在各自的百度詞條裡吹吹牛,給自己臉上貼貼金之外,長三角似乎沒有給新加入的這些城市帶來任何改變。不過仔細想想也不難理解,因為規劃多年的皖江城市帶,至今似乎也沒有任何城市帶的感覺,各個城市基本上都還在單打獨鬥,大量的網民除了在網絡上無聊的攀比和地域攻擊之外,沒有任何聯合的意圖。

安徽的經濟若想有長足的發展,必須要重視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發展。長江流域東段以蕪湖和馬鞍山城市群為主,西段以安慶和池州城市群為主,中部以合肥和銅陵的合銅工業走廊為核心,充分利用長江黃金水道。

規劃已久的引江濟淮工程已經全面開工,隨著這一工程的開工建設,不僅僅是淮河流域水質的提高,更多的是讓合肥的水運有一個本質的提高,合肥自此也可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沿江城市。合肥成為沿江城市之後,安徽各個沿江城市也沒有理由不走向聯合。

淮河流域的蚌埠和淮南,本來也都有不錯的工業基礎,不過在過去的十多年裡,這兩個城市發展的肯定也是不夠完美的。至於為什麼發展的不算完美,安徽人也都很清楚,過去的歲月已經過去了,抱怨太多也沒有什麼意義,不過希望以後的歲月裡,幾個核心城市需要加快速度,帶動整個淮河流域的經濟發展。

總的來說,安徽風景優美,人傑地靈,各個地級市的產業基礎都還是不錯的。只要沿著一個合理的發展路線,充分發揮各個地級市的區位優勢,即使未必能發展的像江浙那麼發達,也至少比現有的水平要高很多,當然,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希望安徽的未來能夠發展的越來越好,相信一定也會越來越好。


徽南城意


如果以合肥為中心,安徽永遠都不會成為經濟強省,安徽目前人均GDP 在全國排倒數第 7 ,[圖片]要說地理位置,安徽處於華東地區,位置極好,按照國家戰略 東部先行,中部崛起 西部開發,但是很多西部省 人均GDP ,都超過了安徽,為什麼安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第一,作為大哥的省會合肥,沒有做好,在谷歌地圖可以看到合肥 是一個獨成,周邊城市配套沒有,更沒有很好的城市圈,對省內其他城市起不到帶動作用,[圖片]再看看南京 杭州的城市圈,周邊城市排列密集,有著很好的帶動作用[圖片][圖片],第二,合肥總量GDP 看著還可以,其實人均GDP 比南昌還要低很多,為什麼會出現這樣,想杭州 南京 武漢 重慶 這些城市他們都不靠海,但是他們都會選擇擁江發展,[圖片][圖片][圖片][圖片]而安徽擁有八百里皖江 卻選擇內陸發展,現在的又是舉全省之力發展合肥,其他城市 就更沒有機會發展了,所有高鐵線路放到合肥,高速公路 也要經過合肥,[圖片]北沿江高速明明是從銅陵方向經過安慶市區,但是合肥硬是把路線搞成 走無為 廬江 桐城 潛山,這些都是山區 縣城,[圖片],真是與國家政策背道而馳,之前國家戰略 讓安徽做 皖江示範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核心區域,安徽就做做樣子,搞什麼江南集中區,都塊10年過去了,安徽一點動靜都沒有, 建設長江經濟帶的戰略,估計安徽還是把握不住機會,第三,安徽想發展經濟強省,必須重視皖江城市,安徽籍富豪前20名 都來自皖江城市的,建議安慶 池州 銅陵合併成副省級城市,給安徽增加新動力,[圖片]可以看到 九華山 浮山 天柱山風景區 到安慶 池州 都在60公里以內,安徽的文化都在安慶和徽州,這個地方要是作為安徽的經濟中心,那麼安徽的前途無量,景區密佈 人文歷史悠久 文化底蘊深厚,又在長江要道,可是安徽從來沒重視,安徽眼光太淺,一心只發展合肥,其他各市 更沒有機會發展,這樣就造成安徽經濟嚴重落後,安徽一步錯 步步錯,而且 不回頭,現在安徽只能更西部山區省份在同一等級,[圖片],安徽想擺脫貧窮必須 要改變發展戰略,不然安徽再過 100年300年也趕不上 南京 武漢 杭州重慶這些城市,


MAQ168


安徽在三年前,泛善可陳,當時還想打造以合肥為中心的省會經濟圈,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現在轉過頭來下定決心融入以寧滬為中心的長江經濟圈,實乃明智之舉。為了呼應沿江安慶、池州、銅陵、蕪湖、馬鞍山沿江城市的發展,繼而帶動沿巢、沿淮的皖中和皖北發展,公元2014年就規劃和立項的"引江濟巢""引江濟淮"工程不但獲國務院批准,而且今年部分工程施工。這項1200億資金投入的大工程有80%的項目落地安徽,其所產生的效益立竿見影,今年前三季度,安徽GDP增長竟達到8.5%,名列全國前茅。這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安徽發展的頭等大事。安徽號稱"小中國",雖然南北地理風貌和風土人情大不相同,但其差異和互補性,往往蘊藏巨大潛力,皖北礦產資源和勞動力資源豐富,所亟需的技術和樞紐可以通過此條新開運河直接與長江經濟帶對接。我們以前總把目光投在江蘇浙江,殊不知安徽無論從交通、能源運輸、土地和發展空間上都具有基礎和後發優勢。安徽省城合肥去年GDP增長8.8%,在長三角城市中處於前列。安徽近年來積極承接江浙滬產業轉移,在全省和諸多城市(尤其是蕪湖、銅陵和馬鞍山)規劃上,都主動融入長三角建設,成為長三角新隊員將長三角極大擴容,構成新長三角發展的充足後備軍。陸路上安徽高鐵建設也迎來了井噴時代,2018年杭州至黃山高鐵計劃在10月開通運營,合肥至新沂(青島)高鐵也計劃開工。池州至黃山高鐵力爭年底動工。擬建昌景黃鐵路黟縣東站,與武漢—黃岡、安慶—九江、黃山—杭州、杭州—長沙、金華—溫州等高鐵聯通,串聯黃鶴樓、天柱山、九華山、太平湖、黃山、千島湖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一條跨區域高品質的黃金旅遊線。必將與周邊的贛、鄂、豫、魯、蘇、浙形成一體化產業區,相互發展。以合肥為中心高新產業區厚積薄發,量子科技和人工智能研究領域處在全國領先地位。在全國因勞動力資源緊張的背景下,因為我們水陸交通地位的改善,相信會有大量以政府為背景的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安徽大地。安徽不但居長江之中,也處於全國的中部地帶,中央規劃的一帶一路宏偉藍圖把安徽納入到承上啟下的地位,百年一遇,千秋難逢。套用公元1958年毛澤東寫給安徽省委書記曾希聖信中的一句話做為結束語"沿途一望,生氣蓬勃,安徽肯定是大有希望的。"


汪叔華


目前全國經濟強省有三個,分別是廣東,江蘇,浙江。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這三省發展鄉鎮企業,GDp在全國名列前矛。這三個省有好多地級市GDp超安徽省會城市合肥。有些縣級市GDp超安徽地級市。(江蘇蘇北宿遷市海安市GDP超安徽許多地級市。廣東,浙江也有許多地級市也超安徽省會合肥和地級市)富窮是有差別的,人家存款有九位數,而你只有六位數,差別太大了不服不行。安徽未來成為經濟強省難度大,可是我們要向先進省取經,下決心追趕。




關注社會情感文化


安徽成為經濟強省,是有一定難度的。一個地方的經濟好不好,主要是要靠人,其他都是次要的。如果要安徽經濟好,把浙江人大量移民過去,過不了幾年經濟就會騰飛。浙江能出馬雲,但其他地方出馬雲的概率實在太低了。


平行接觸


早先提出的雙核戰略,目前來看有點跑偏,合肥的發展確實有目共睹,但是靠集聚全省的優質資源來充當動力,而蕪湖的發展就顯得慢條斯文了,區劃調整後,現在整個江北地區幾乎出於停滯狀態,交通不完善,招商引資也是小打小鬧,感覺跟不上發展潮流,發展之路任重而道遠。


憂鬱的風35


走過的歷史表明目前安徽沒有成為強省,歷史不能代表未來,但是歷史的情況反映了沒有成為強省的限制,比如說交通位置,地理位置的優越程度,比如說產業結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