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奶價格持續下跌,中國奶牛養殖業路在何方?

原奶價格持續下跌,中國奶牛養殖業路在何方?

視覺中國

7月全國生鮮乳收購價格為3.37元每公斤,已連續7個月出現下跌。原生態牧業、西部牧業等已發佈半年業績預告,企業淨利潤均為負數。多家乳企的中期財報還未發佈,預計虧損、下降是必然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直到去年,上游企業依然沒有走出業績寒冬。中國聖牧2017年虧損9.86億元,對於虧損原因,該公司坦言為應對原料奶市場需求疲軟而控制奶牛數量,原料奶價格普遍下降,2017年面對乳製品激烈的市場競爭,集團調整市場戰略,自有品牌液態奶的銷量和售價相較上年均降幅較大,同時原料奶的平均價格相對上年降幅較大。

乳業專家王丁棉稱:去年全國平均生奶價每公斤3.44元,今年5~6月份還有下跌,伊利蒙牛的收奶價曾降至到3.20~3.30元/公斤,7月奶價開始有點反彈,上海的協調價還到了3.70元。目前的全國平均奶價大約是3.50元/公斤。廣東的奶價退5.30~5.5O元,與內地反差較大,全國各地奶價都不盡相同,但大抵還是下降趨勢。

王丁棉表示:我國的生奶均價3.50元/公斤,單純以奶價看,與國際奶價已不算低了,但我們的飼料成本及勞力成本及生產效率等不如國外,據我的測算,我國生奶均價應在3.70~3.80元/公斤這個區間較為合理。

養殖企業多重難題

除了低收購價,土地、環保等諸多因素的限制外,養殖企業們普遍認為進口大包粉對於行業的衝擊是致命的。大包粉進口規模從08年10萬噸迅速攀升至17年72萬噸,約佔中國原奶總需求的17%。

大包粉是生鮮乳的替代物,是鮮奶經消毒、脫水、噴霧乾燥製成,使用時可按重量比1:8,容量比1:4,還原為原鮮奶,適合長途運輸和長期保存,主要由國外供給。按照1:8比例計算,在國內生產一噸大包粉需要花費27000多元的生鮮乳,約3860美元/噸,而全脂大包粉的進口價格也只有3200美元/噸左右,低於國內成本價格。

從2013年10月起,進口大包粉的價格從5208美元/噸的高位快速跳水,到2014年最低時曾接近2000美元/噸。巨大的價差,導致國內部分乳企和食品企業放棄使用國內原奶,轉而使用更便宜的進口大包粉,即將大包粉還原成液態代替鮮奶使用。

“大包粉的湧入讓中國原奶市場一下從供不應求變成供過於求。”這是一家上市公司在年報中的表述。大包粉的湧入對國內原奶產業形成了巨大沖擊,國內原奶價格大幅下跌三成左右,部分地區奶價甚至低過了礦泉水。

從成本對比上看,在高價奶與低價大包粉間,企業自然會選擇後者。今年5月,農業農村部副部長於康震給出了一組海關數據:2017年,中國乳製品進口量從2008年的38.7萬噸增加247.1萬噸。2017年進口乳製品摺合成生鮮乳的數量達1485萬噸,佔國內生鮮乳產量的40.6%。進口的乳製品主要是原料粉,也就是大包粉,2017年進口71.8萬噸,摺合成生鮮乳相當於570萬噸生鮮乳。

除了成本差距外,土地也成為行業公認的奶牛行業的約束力。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畜牧業經濟研究中心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劉玉滿,其撰述的報告《中國奶牛養殖業成長的煩惱:成也土地,敗也土地》被業內廣泛轉發。劉玉滿指出,發達國家的經驗和國內的生產實踐均已證明,規模化養殖對土地的需求是一種剛性需求,養殖規模越大就越依賴於土地的供給。國家應為奶牛養殖業出臺相關的配套土地政策,不僅應對現行的土地制度做出相應調整,還應為奶牛養殖業提供的配套土地進行財政補貼,讓養牛人想用地、有地用、用得起。

現代牧業總裁高麗娜,則從另一個層面解讀了包括現代牧業在內的養殖企業所面臨的難點。“對比國外同行業可以發現,公斤奶成本較高的主產國,如美國及歐盟政府均對奶業提供多項優惠補貼政策,而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補貼力度和寬度相差很大。”

值得一提的是,“復原乳”也是煩擾養殖企業的難題之一,“這也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高麗娜解釋稱:“因為大包粉成本低,很多小型乳企為節省成本會選擇將大包粉復原為其他產品,而不是直接用鮮奶進行加工,這也導致國內產能出現過剩。”

路在何方?

今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就提及要優化乳製品產品結構,鼓勵使用生鮮乳生產滅菌乳、發酵乳和調製乳等乳製品。這對於行業來說是無疑是項利好,但是行業人士也紛紛表示,如果只是“鼓勵”,而非“強制”,實際效果就要打折扣了。

為了抗衡在原奶銷售上完全受制於外部採購,現代牧業在2011年開始推出自有品牌牛奶上市銷售,即自己直接賣牛奶。然而目前來看效果也不理想。最初現代牧業憑藉奶源優勢主打高端牛奶,但是消費者在終端市場選購牛奶時更看重的是品牌。在產量規模有限的情況下,現代牧業顯然無法投入大量廣告資源進行品牌推廣,最終好奶很難賣出好價。尤其是當大品牌們大力度促銷時,現代牧業也只能跟著降價促銷,甚至搞起了“買一送一”。

從奶牛養殖上游將產業延伸到下游自有品牌產品生產銷售的企業也不在少數。行業人士的普遍看法是,這屬於被迫之舉。在原奶賣不動時,加工成為產品也是一種提高收入的手段,但是從實際效果看,企業們的嘗試成效甚微。“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宋亮直言,奶牛養殖和產品銷售本就是兩套體系,現代牧業迴歸上游,將下游交給更加善於操持市場終端的蒙牛有其道理。

黃劍黎也同意這樣的說法,他不建議奶牛養殖企業做下游嘗試,“打通產業鏈的做法是無法鋪開的。”黃劍黎舉例,反之很多下游企業也不會做養殖的全產業鏈,“因為養殖本身是重資產,投入會很大。”

“讓中國的乳企更多的用自己的原奶,這不僅僅是市場問題更是中國產業安全的大問題。”多家大牧場經營者都這樣呼籲。而更讓很多養牛人期待的是,最近有消息稱農業部等正在醞釀對乳品生產所採用的原奶實行分級制度,通過在產品包裝上的明示原奶等級來讓消費者對產品原材料品質知情,從而提升奶企選用優質原奶的積極性,並且讓優質的原奶能賣出更高的價格。

有業內人士指出,其實中國乳業產業鏈最初就存在缺陷——先有了大型加工企業創出品牌產量提升後,才感到奶源不足開始到處找奶,這個過程本身就容易出現奶源品質問題。如果奶源與加工能協同發展,中國乳業可能就會避免很多彎路。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大牧場模式持續虧損,但是包括蒙牛、伊利等全國領先的乳企卻恰恰在這個時候將目光瞄向了這些牧場。去年2月份,蒙牛以每股1.94港元向現代牧業進行強制性現金要約收購,成為第一大股東。也就是說現代牧業如今已經是蒙牛旗下的企業。而另一乳企巨頭伊利則曾將目光瞄向了另一家上游企業聖牧。2016年11月,中國聖牧和伊利一同發佈了收購公告,當時稱伊利擬以每股2.25港元的價格協議收購聖牧股東手中的股份,收購完成後,伊利將成為上市公司中國聖牧的第一大股東。雖然這樁交易最終未能達成,但這也顯露出伊利對於上游“大牧場”的關注。“龍頭企業對‘大牧場’的關注或許具有風向標的作用!”很多還在虧損中掙扎的“大牧場”對此充滿期待。

要想生鮮奶價提升至一個合理區間價格,僅依靠乳企“施善行好"不成,政策可出臺一些鼓勵使用本國奶源的政策,如擴大使用生鮮奶源的品類,目前僅有巴氏奶及學生奶是規定不準使用還原的,其次是使用國產生鮮奶源要實行報備及公告制度,第三個手段是用稅收政策鼓勵本士奶源生產與銷售,此3招足夠了,立馬見效。王丁棉表示

高鴻賓認為: “除了行業生產能力的差距外,我們現在還沒有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品牌企業。現在到實現這個目標是征途漫漫,仍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持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