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将至,开发商最低要求是活下去,但房奴有机会活下去吗?

前几天在文章里提到“杰塞尔悖论”,即当最后一批买家找不到接盘侠的时候,市场上竞价消失(反映在市场里就是有价无市),市场只剩下卖家,没有买家入场,这时只要一个小小的意外和流言,就可能会触发市场坍塌。而在国庆期间所发生的万科发出要“活下去”的呼声、江西上饶碧桂园由于降价促销而被老业主打砸、上海中原地产降薪以寻求渡过生存危机,并发出房地产中介目前就是“排队去死”的淘汰赛。

这些现象经过媒体报道并发酵后,就很有可能会成为引起市场坍塌的“意外和流言”。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跑得快,才有机会进行止损并保命,对于房地产行业目前的状况,相信大家都没有万科研究得更加深刻,而对于二手房流通的情况,中原地产可谓是掌握第一手数据,在这两个巨头都发出要“活下去”、“渡过生存危机”的声音时,作为市场里面的一个小小的房奴,你又有什么资格去说未来房价只会上涨不会下跌呢?


凛冬将至,开发商最低要求是活下去,但房奴有机会活下去吗?


有喜就有悲,这是相对的,看着目前房地产行业将要进入比2008年还要冷的寒冬之时,没有买房的人(或没有能力买房的人)终于喜大普奔地高呼“房价扛不住啦,房地产要崩盘啦”;而看空的人则长舒一口气,“妈的,看空了十多年,这回终于蒙对了,快点崩吧”;而房奴,特别是今年被忽悠花光“六个钱包”进场接盘的房奴,则从内心上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透心凉”,目前只能烧高香祈祷政府出手护盘了……

在房价疯涨时,房奴们比房价还要疯狂,而在房地产市场进入寒冬之时,房奴目前的表现比房价还要冷静!因为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如果房地产崩盘,虽然房奴们可能是第一批随葬品,但银行和地产开发商也会被拖下水,作为房地产市场最大的受益人——地方政府,最终也跑不掉的!这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坐在同一盘船上的人,倾覆之下,焉有完卵。


凛冬将至,开发商最低要求是活下去,但房奴有机会活下去吗?


但虽然共同遭受同一际遇,但结果可能会大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救生能力不一样,可动用的资源不相同。比如,万科手上目前持有超过1500亿人民币的现金,且在全国各地还在不断降价促销回笼资金,并做好未来三年开源节流的各种预案,以应对有可能发生的灾难性事件,因此,万科是有能力和机会活下去的,但其它众多的小开发商有这个能力吗?高位接盘的房奴,如果在未来三年当中,房价崩盘导致中国经济发生剧变,房奴们还有能力去支付高昂的房贷吗?所以,现在是房地产中介“排队去死”,而到了危机来临的那一刻,就有可能轮到房奴们去排队了……

没有经历过大灾大难,就不可能出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在市场经济里,经济规律是用来尊重、用来敬畏的,而不是用来践踏的,除非庙堂高层想废掉市场经济、重回计划经济,不然目前这道自设的门槛,还是要自己迈过去的,只是可怜了身后那帮草根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