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流江: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是我們的使命擔當

俞流江: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是我们的使命担当

全面推廣楓橋警務模式

不斷豐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紹興公安實踐

——專訪俞流江同志

俞流江: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是我们的使命担当

人物名片

俞流江,1969年2月出生,浙江永康人,1990年8月參加工作,1992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東陽市委常委、東陽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金華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金華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金華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正局級),浙江省公安廳刑事偵查總隊調研員、副總隊長,浙江省公安廳刑事偵查總隊總隊長,現任紹興市副市長、公安局長。

如何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

“楓橋經驗”誕生地的公安機關是如何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日前,紹興市副市長、公安局長俞流江接受了《平安時報》記者的專訪。

“楓橋經驗”源自公安,來自基層,是全國政法綜治戰線的一面旗幟,也是紹興的“傳家寶”“金名片”。作為紹興公安的掌門人,俞流江認為,55年來,“楓橋經驗”歷經滄桑而不衰,煥發出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究其原因,就是“楓橋經驗”緊緊抓住了“以人為本”的這一核心要素,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在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指引下,與時俱進,創新發展。

俞流江說,作為“楓橋經驗”發源地的公安機關,對“楓橋經驗”一直懷有深厚感情,始終以把堅持好、發展好、創新好“楓橋經驗”作為我們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今年是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55週年,也是習近平同志指示堅持發展“楓橋經驗”15週年。

我們紹興公安切實把總結提升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作為當前全市公安機關的一項重大政治責任,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科學態度和精神,立足紹興公安的實際去思考和謀劃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以維護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切身利益為出發點,不斷回應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公安警務工作的新期盼、新要求,努力創新警務模式,不斷豐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紹興公安實踐;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以總結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為契機,不斷提升紹興公安服務人民群眾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俞流江: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是我们的使命担当

9月7日至8日,國務委員、公安部長趙克志在諸暨調研時,對楓橋警務模式的做法和成效給予充分肯定。9月15日,浙江省公安廳黨委出臺了《全省公安機關向楓橋派出所學習的決定》,要求各地公安機關學習以“一二三四五六”為主要內容的楓橋警務模式,即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創建人民滿意派出所為第一目標,牢固樹立“警務圍著民意轉、民警圍著百姓轉”兩大理念,緊緊圍繞“多元化解決矛盾、全時空守護平安、零距離服務群眾”三項重點,著力打造“楓橋經驗”學習基地、平安類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安全防範體驗基地、平安法治教育基地四個基地,認真實施“破小案、辦小事、解小憂、幫小忙、惠小利”新五小工程,建立完善“全方位服務群眾機制、常態化警民溝通機制、立體化治安防控機制、深層次警民協作機制、多元化矛盾調處機制、精細化科學考核機制”六大機制。作為“楓橋經驗”發源地的公安機關,我們立即制訂並下發了《關於在全市公安機關推廣“楓橋警務模式”三年行動方案》,按照“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時空守護平安、零距離服務群眾”的總體要求,通過三年努力,不斷夯實基層基礎、提高風險預測預警預防、創新服務舉措,確保“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

具體來說,就是要立足基層、夯實社區警務基礎,通過推進警務站建設、實現社區民警專職化、建立常態化走訪機制、完善矛盾多元化解機制、提升人事物管控能力,確保矛盾不上交;整合資源、提升立體化防控,通過加強視頻監控防控網建設、加強網絡安全防控網建設、加強區域聯動防控網建設、加強城鄉社區(村)智慧防控網建設、加強群眾人力防控網建設,確保平安不出事;尊重民意、創新服務群眾新途徑,通過提升服務平臺、拓展服務觸角、暢通民意渠道、尊重群眾評價,確保服務不缺位;向心聚力,打造紹興公安鐵軍,通過強化“楓橋經驗”歷史傳承、營造警營文化濃厚氛圍、推動法治德治自治共同體建設,確保精神有傳承。

推廣楓橋警務模式的關鍵在哪裡?

在談到關於推廣楓橋警務模式的關鍵在哪裡時,俞流江說,基層基礎是公安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基礎紮實了,才能厚積薄發,公安事業才能可持續、高水平發展。而基層基礎中最重要的是派出所,因為大多數公安工作任務最終要通過派出所來落實。因此,學習推廣楓橋警務模式的關鍵就在派出所。紹興全市92個派出所,既有很多相似的共性,但也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學習推廣楓橋警務模式,絕不能簡單地照搬照抄,每個派出所都必須深刻領會“楓橋經驗”的內涵,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全面掌控轄區的治安特點,充分了解社情民意,有效發揮公安職能,正確處理打擊與防範、管理與服務的關係,不斷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俞流江認為,推廣楓橋警務模式,要更加突出主動警務。什麼是主動警務?就是對各類矛盾糾紛隱患抓早抓小抓苗頭,把案事件處置在始髮狀態。因為,當前社會矛盾觸點多、燃點低,稍有不慎,就會引發群體性事件。如果處置不及時、不到位,極易小事拖大、大事變複雜。推廣楓橋警務模式,要堅持民意導向。我們要緊盯民聲民需,對群眾急需急盼的事情做到“零懈怠”,對群眾深惡痛絕的事情做到“零容忍”,對群眾需要服務的事情做到“零距離”。推廣楓橋警務模式,還要強化公安主業。派出所一定要有主業意識,以打防控一體化提高老百姓安全感。

同時,我們通過學習推廣楓橋警務模式,要挖掘一批符合現代派出所警務模式的好經驗、好做法,為“楓橋經驗”紀念活動提供更多紹興公安的新元素、新樣板,把“楓橋經驗”這張金名片擦得更亮、打得更響;通過學習推廣楓橋警務模式,要進一步夯實公安基層基礎,融合推進“越警管家”警務工作站建設,不斷提升社會治理能力;通過學習推廣楓橋警務模式,要解決一批制約派出所發展的基礎性、體制性、保障性問題,進一步做強派出所。

通過推廣楓橋警務模式,取得了哪些成效?

俞流江介紹,全市各地公安機關緊密結合本地實際,積極探索、創新實踐楓橋警務模式,使新時代“楓橋經驗”更顯光芒。比如,越城區公安分局緊盯城市商圈碎片式管理、粗放型治理等問題,探索運行“互聯網+”的CBD商圈警務模式,建立負責商貿區域的“商圈警長”,全面提升城市社區治理水平;柯橋區公安分局依託由1866名網格警長、7464專兼職網格員、11296名網格志願者組成的警務全科網格,常態化開展矛盾隱患排查整治,大量矛盾糾紛在源頭得到化解;上虞區公安分局創新實踐“鄉賢治理·鄉警迴歸”工程,推行“1名駐村民警+1名鄉警+N名鄉賢”最小警務工作單元,以鄉賢、鄉警特有的親緣、人緣和地緣優勢,就地化解矛盾,成功率達98%以上;諸暨市公安局傳承“邁進楓橋派出所大門檻,先過群眾工作這道關”的優良傳統,組織全局派出所長、社區民警分期到楓橋派出所跟班學習,群眾工作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有力提升;嵊州市公安局緊緊依靠黨委政府,紮實推進“一村一警+警務助理”“管家式”服務管理模式,實現警務工作向主動服務和多元共治轉變;新昌縣公安局積極推行“項目推進到哪裡,警務跟進到哪裡”的項目警官制,壓實“一項目一領導一民警”責任,實現服務管理全覆蓋,阻礙工程推進案件零發生;濱海公安分局通過開展由分局領導、中層幹部、鎮幹部、所領導、社區民警和村民參與的“5+1”警民面對面懇談活動,全面掌握社情民意,源頭化解矛盾糾紛,實現涉警“零信訪”。

俞流江: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是我们的使命担当

上虞區公安局依託“鄉賢治理·鄉警迴歸”工作模式,從源頭上化解群眾矛盾

俞流江最後說,堅持傳承“楓橋經驗”是我們的歷史責任,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是我們的使命擔當。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紹興公安將堅決貫徹“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總要求,全面學習推廣楓橋警務模式,堅決護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為黨和人民站好崗、放好哨!

俞流江: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是我们的使命担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