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進展!這項研究或有助於阿爾茨海默氏症治療

馬克思說過,“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人類攻克阿爾茨海默氏症的腳步從未停歇。

一項刊登在《Frontiers》的研究表明,阿爾茨海默氏症患病風險與人體感染單純皰疹病毒1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


新進展!這項研究或有助於阿爾茨海默氏症治療

最新的流行病學數據提供了單純皰疹病毒1感染和老年痴呆症之間的因果聯繫。有三篇研究報告描述了臺灣關於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症是阿爾茨海默氏症的主要病因)的發展情況,以及對感染單純皰疹病毒或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患者的治療。

皰疹病毒是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傳播的一大類雙鏈DNA病毒,包含病毒的種類眾多,單純皰疹病毒1是其中之一,能夠感染包括人類在內的多種哺乳動物。皰疹性腦炎、口唇皰疹、生殖器皰疹以及小兒皰疹等疾病都是由單純皰疹病毒引起。

研究表明,引起唇皰疹的皰疹病毒也能導致阿爾茨海默氏症,而抗病毒藥物能降低嚴重皰疹感染患者的老年痴呆症風險。

雖然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認單純皰疹病毒1感染和阿爾茨海默病之間的因果聯繫,研究者對治療前景充滿熱情。

不過,過去20年來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並未取得突破。禮來、阿斯利康、強生、輝瑞等製藥巨頭的多個單抗藥物均在III期臨床遭遇失敗,這為阿爾茨海默氏症的新藥研發領域蒙上了陰影。

根據阿爾茨海默氏症協會數據,目前全球範圍內約有4400萬人患有老年痴呆症。中國阿爾茨海默氏症患者已經接近1000萬例,約佔全世界的1/4,每年新增患者30萬,是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

阿爾茨海默氏症給全球帶來了沉重的經濟和社會負擔,當前的治療選擇僅限於療效欠佳的對症治療,尚無可影響疾病進程的藥物。

研究者發現,隨著年齡增長,一部分人的大腦中會出現β-澱粉樣蛋白斑塊的積累,這種斑塊在阿爾茨海默症患者的海馬體區域(學習及記憶功能相關)尤為豐富。因此,目前大多數的臨床試驗是以β-澱粉樣蛋白為靶向,試圖分解或阻止β-澱粉樣蛋白斑塊的形成。

各大製藥公司紛紛從這一思路出發研製新藥,但又紛紛鎩羽。

2012年,強生/輝瑞公司的單抗藥物bapineuzumab在III期臨床遭遇失敗。

2014年,羅氏公司單抗藥物gantenerumab在大型III期也以失敗告終。該藥物旨在清除阿爾茨海默氏症患者大腦中的β-澱粉樣蛋白斑塊。

2016年,在經歷了數年的臨床試驗後,禮來公司其處於III期臨床試驗的阿爾茨海默症藥物 solanezumab 最終宣佈失敗。

2017年, 默沙東公司宣佈停止開發BACE抑制劑藥物verubecestat。

阿爾茨海默氏症領域新藥研發異常艱難,慘淡景象滿目皆是。

但令人欣慰的是,儘管該領域失敗風險極高,尚無證據表明生物醫藥行業將要放棄。

諸多失敗與挫折確實讓許多人失望,但這些不成功的嘗試卻是至關重要的墊腳石,幫助推動對複雜神經系統疾病的認識,同時提供新線索並調整研究方向,讓科學不斷向前邁進。

回顧來時路,才能為後續研究指明方向;堅持下去,成功在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