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發聲「回表」:並非一味要求表外業務回表 只壓減通道業務

銀保監發聲“回表”:並非一味要求表外業務回表 只壓減通道業務

“我們對錶外業務這種規範主要是要把通道壓縮,直接用於實體經濟不但不壓縮,還要鼓勵,當然還是要規範發展。”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肖遠企在21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銀保監會對金融機構表外業務的治理堅持“有保有壓”的原則,重點整治的是在通道中空轉的表外業務,而非一味要求表外業務回表。

由於近期社會融資規模出現波動,市場上有觀點認為金融監管或有“放水”趨勢。對此,肖遠企表示,銀保監會密切關注社會容易規模的變化,採取了相應措施保持社會融資規模穩定,但嚴監管的態勢不會改變。“治理金融亂象、打擊非法金融活動、處置高風險金融機構和高風險業務,無論在制度、政策上還是具體的監管措施、監管行動方面,銀保監會都不會放鬆。”肖遠企說。

“銀保監會注重表外融資結構優化。”肖遠企表示,表外業務是銀行機構本身一個很正常的業務,銀保監會對錶外業務的治理一直採取“有保有壓”的方針,對錶外業務的整治並非讓表外業務強行回到表內,而是重點整治在通道內空轉的表外業務。“有保有壓,壓是壓加通道的表外業務,把資金從通道里面擠出來,讓它能夠進入實體經濟,而不是在金融體系內空轉。”

肖遠企舉例稱,今年1-8月,信託貸款壓縮的部分約80%都是通道內的業務,非通道的信託貸款不降反增,符合監管預期和目的;同樣的,委託貸款下降最多的是金融機構之間的委託貸款,非金融企業的委託貸款下降較少。“所以我們對錶外業務這種規範主要是要把通道壓縮,直接用於實體經濟不但不壓縮,還要鼓勵,當然還是要規範發展。”

他強調,當前銀保監會堅持的方向是既“堵旁門”也要“開正門”。在“開正門”方面,上半年銀保監會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調整了銀行撥備覆蓋率要求,由過去的150%調整為120%-150%,;給銀行創造更多處置不良貸款的條件;鼓勵銀行採取多種渠道、多種方式補充資本。“這些其實都是開正門的措施,而不是放鬆監管。”肖遠企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