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有變!A股反彈,但發生詭異變化,接下來如何操作?

風口有變!A股反彈,但發生詭異變化,接下來如何操作?

上週,兩市繼續震盪反彈,板塊結構有所變化。上週五資管新規細則落地,週末疫苗事件不斷髮酵,引發市場劇烈波動。本週還有哪些重點新聞,我們將迎來哪些投資機會?

(一)上週走勢回顧:

風口有變!A股反彈,但發生詭異變化,接下來如何操作?

上週,低估值的環保板塊有異動,伴隨資管新規的落地,大金融板塊上週五暴漲,另外計算機板塊一如既然的強勁。而醫藥、大消費板塊持續回調。

風口有變!A股反彈,但發生詭異變化,接下來如何操作?

上週,國內基金漲跌不一,債券型和保本型基金表現相對較好,漲跌幅分別為0.27%和0.09%;股票型和QDII型表現相對居後,漲跌幅分別為-0.53%和-0.35%。

(二)

要聞解讀

1,資管新規配套文件下發,大金融板塊爆發

7月20日,銀保監會正式下發《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同日,央行發佈《關於進一步明確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指導意見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總體而言,《辦法》及《通知》作為《資管新規》下的配套文件,並未突破《資管新規》框架。除了對《資管新規》尚未明確的細節做了進一步闡述外,僅通過政策微調對銀行理財業務整改的壓力做了一定的緩釋。一方面,監管層並不明確規定理財業務整改的節奏,而由銀行自主確定整改計劃;另一方面,監管層通過MPA考核時合理調整參數、支持有資產回表需求的銀行補充資本等方式支持銀行表外資產回表。

對於當前市場,我們認為短期市場風險厭惡情緒稍有緩和,央行發佈的《關於進一步明確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指導意見有關事項的通知》、銀保監會發布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和證監會發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均較此前市場預期的監管態度和力度有所緩和。

具體到表外業務回表進度,表外資產處置節奏等均較此前有明顯放緩。這也預示著本輪金融去槓桿力度將趨緩,政策底逐步顯現。短期市場在經歷大幅調整後,理財新規實施力度趨緩疊加貨幣政策趨於放鬆均對市場形成一定利好。

另外,截至7月20日仍有26只金融股處於“破淨”狀態。大金融板塊有望走出一波反彈行情,還有助於帶動整個A股估值的修復。

2,疫苗造假,醫藥板塊遭殃

週末疫苗造假事件在朋友圈不斷髮酵...

長生生物週一午後復牌再度跌停,連續第6個交易日跌停,市值蒸發超百億元。消息面上,公司公告稱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停產將對生產經營產生較大影響,暫無法預計準確復產時間。

其他醫藥股集體“遭殃”,但更像是前期醫藥板塊趁機的集體獲利回吐,同時我們看到大的調倉正悄然發生,資金流向低估值股。

3,基金二季報披露完畢 時隔近6年貴州茅臺再登公募持倉市值榜首

從基金的增減持方向看,貴州茅臺、口子窖、康泰生物、長春高新等消費、醫藥板塊二季報受到基金青睞,增持市值名列前茅;中國平安、招商銀行等金融、通信領域龍頭股則被基金減持較多。

從公募基金前50只重倉股來看,基金們普遍仍對大消費集體偏愛。此外,基金還重倉持有多隻醫藥股。二季報顯示,多數基金在二季度對醫藥板塊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加倉,部分創新藥等投資標的成為“新寵”。

另一方面,銀行、保險、有色、通信及元器件等則是偏股基金減持的主要方向。

但是,三季度開始,市場有企穩跡象,上述邏輯或可能生變。

(三)盤面分析:

風口有變!A股反彈,但發生詭異變化,接下來如何操作?

(日圖)

風口有變!A股反彈,但發生詭異變化,接下來如何操作?

(周圖)

上證指數:日圖看,上半年盤整區間被打破,加上3000點破位後下殺;急跌後反彈(符合我們之前的預期),且板塊結構鉅變。周圖:依然是熊市通道,勿要過分樂觀。

創業板指數(日圖):三角形破位下跌,1500點支撐被我們準確言重;創業板比主板更接近於底部,今天整體表現料強於主板。投資機會在:優質龍頭、有真業績的企業、估值被過分低估企業。

(四)操作策略:

從企業盈利數據來看,中小板與創業板主要公司中期業績預告披露完畢。整體來看,上半年主板、中小板盈利增速強於創業板,主要還是得益於PPI價格指標以及地產產業鏈景氣帶來的盈利能力提升。而創業板內部的結構來看體現出了明顯的分化格局,100億市值以上公司半年報預計增速遠遠強於小市值公司,其中醫藥、化工、軟件等行業盈利趨勢向好,而傳媒、電子、機械等領域景氣依舊處於下滑態勢中,主要公司盈利能力不佳。

短期市場反彈可期,但後續仍要關注資管新規實施力度以及中美貿易摩擦可能產生的新變化。建議投資關注以個股精選的權益類基金。

風口有變!A股反彈,但發生詭異變化,接下來如何操作?

免責條款:本文內容為基於公開資料研究完成,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審慎決策、獨立承擔風險。

最超值的付費內容服務:【好好理財】30個大類 500期內容,覆蓋投資理財全領域,隨身聽、隨時學、隨需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