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省事」人社專區上線 158項服務「指尖辦理」

金羊網記者 符暢 通訊員 粵仁宣

10月26日,“粵省事”人社專區正式上線。記者獲悉,10月以來,共計158項人社服務事項上線“粵省事”小程序,其中查詢類服務90項,辦理類服務68項,123項服務實現“零跑腿”,涵蓋了社保、就業創業、人才服務、勞動仲裁等業務領域。

群眾辦事可少填數據757項

據悉,“粵省事”是廣東省政府為全省人民打造的“指尖辦事利器”,也是全國首個集成民生服務的微信小程序。從5月21日上線至今,已經接入了500多個服務事項,實名用戶接近300萬。主要服務事項包括八大板塊,分別為公安、人社、民政、國土、教育、衛計、地稅以及公共服務。通過在“粵省事”上刷臉登錄,群眾可實現業務“一站通辦”。

“5月份共推出首批28項受眾面廣、民生關注度高的人社服務事項上線‘粵省事’,此次又接入158個人社服務事項,佔了總事項數的三分之一。而人社專區也是繼公安專區之後,‘粵省事’上線的第二個專區。”廣東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據統計,從5月至今,人社各項服務共提供服務總次數1484.1萬次,其中社保1477.5萬次。

記者從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瞭解到,此次上線的“粵省事”人社專區,其中一大亮點在於突出“用戶體驗”。針對由於數據割據而造成的“反覆填報數據”“重複提供資料”“跑多次”“跑多門”等群眾辦事痛點、堵點,依託“數字政府”統一的身份認證、數據中心、電子證照等應用支撐平臺實現 “少填、少報、少跑、快辦”的目標,對人社服務158項事項進行了流程優化再造。

據統計,人社158項服務事項涉及應用5個省直部門共享數據和電子證照。群眾辦事可以少填報數據757項,降幅達54%;材料減少提交101件,降幅達43%;減少跑動48次,降幅達50%。

電子社保卡可結算,無須帶實體卡

據悉,廣東省是全國首個全省性簽發電子社保卡的省份。參保人通過“粵省事”開通電子社保卡後,可憑藉電子社保卡辦理人社業務。

“其他平臺也有電子社保卡,但只是製作了卡樣,卻沒有和社保卡關聯起來使用。而我們的全部服務都是圍繞電子社保卡來開展的,打通了金融、政務服務等多種功能。”數字廣東網絡建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王剛說。

記者瞭解到,電子社保卡作為社保卡線上應用的有效電子憑證,與實體社保卡一一對應、唯一映射,由全國社保卡平臺統一簽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統一管理。與實體社保卡一樣,電子社保卡全國統一、全國通用,具有身份憑證、信息記錄、自助查詢、醫保結算、繳費及待遇領取、金融支付等功能。隨著電子社保卡服務的不斷升級,將來參保人在醫保定點零售藥店買藥結算或在定點醫院住院門診以及社區門診結算時可直接掃碼支付,無需再攜帶實體社保卡。

同時,“粵省事”人社專區還實現了社保卡在線補換卡。社保卡損壞或遺失後,再也不用去社保經辦機構和銀行兩頭跑了,在線就能申請補換卡,還提供郵政送卡上門服務,避免了來回奔波和長時間排隊。

醫保移動支付、醫保門診在線選點已在部分地市實現

長期以來,醫院掛號、就診、繳費排隊時間長、醫生就診時間短等問題困擾著無數患者。為此,部分地市和醫療機構積極探索醫保移動支付,但大多數只實現了自費部分移動支付或者到窗口掃碼支付,未能從根本解決排隊時間長問題。

“粵省事”人社專區通過整合人社、醫院、銀聯、微信支付等各方面資源,可真正實現移動支付。參保人在醫院就診結束後,“粵省事”將收到醫院推送的待繳費信息,點擊進去後選擇“醫保支付”,就可以一鍵繳納“三費用”——醫保統籌報銷費用、醫保個人賬戶費用、自付費用,無需再排隊繳費。據估算,患者一次就診可節省約30分鐘。據悉,該項服務此前已在廣州、深圳的部分醫院試行,如廣東省人民醫院和廣東省中醫院。10月底開始,將開始在清遠、潮州試點,後續再逐步擴大覆蓋範圍。

此外,河源市還推動基層醫院醫保門診選點進駐“粵省事”,群眾動動手指就能查詢和變更醫保門診選點,並且還是24小時全天候在線自助選點,避免了回來奔波和長時間排隊。並且,河源市通過“粵省事”提供備案服務,足不出戶即可完成異地就醫備案。通過流程優化再造後,各項異地就醫備案服務共計少填數據信息55項,降幅達 65%,材料提交減少12份,降幅達57%。該服務將於10月底上線,先在河源試點。

養老資格認證可“刷臉”完成

為防止養老資金冒領,根據規定,凡符合領取養老保險待遇資格的參保人,每年都要進行一次的生存認證工作。過去,認證都需要本人親自到服務大廳辦理,這對行動不便的老人及身在異地的老人來說極不便利。

現在,通過“粵省事”的“人臉識別”認證技術,參保人只需直接“刷臉”即可遠程異地認證。據統計,廣東省目前有約1500多萬符合領取養老保險待遇資格的參保人,通過“粵省事”遠程認證,可減少1500多萬次跑動,預估可為每位群眾節省兩小時,不僅方便人民群眾,也極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此外,“粵省事”人社專區將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線上化,實現勞動糾紛調解全流程線上辦理,共計少填數據信息 147 項,降幅達47 %,材料提交減少35 份,降幅達42 %;少跑動37次,降幅達60%。

就業創業專項資金也能通過“粵省事”在線申請。以前申請就業創業專項資金儘管也可以在PC端上申請,但由於部門間系統不通、流程不通、數據不通,需要填寫大量信息,提交大量的材料,材料不齊還要來回奔波補齊,麻煩不說還大大打擊了群眾申請補貼的積極性。現在,通過共享工商的營業執照信息、稅務的稅務登記信息、公安的人口信息,同時簡化優化流程,大大降低了辦理難度。據統計,各項專項資金共計將少填數據信息 408 項,降幅達52%,材料提交減少38份,降幅達35%,將有利提升群眾申領就業創業專項資金的積極性,提升就業創業專項資金的使用率,對促進就業創業起到積極作用。

製圖/王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