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訪華 日本開始接受一個強大的中國

安倍訪華 日本開始接受一個強大的中國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0月25日已經抵達中國北京,開始正式訪華之行,這是日本首相7年以來首次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中日關係回暖的過程中,每一次標誌性事件都受到國際輿論熱議,這次更不例外。

從2017年開始,中日關係展現轉暖跡象,中國國務院總理在今年5月成功訪日,停擺的中日韓三國首腦會議重啟,更加令外界確認了中日關係的大勢。關於安倍訪華和中日關係回暖的原因,西方媒體再次把目標指向了美國。

美媒彭博社以《對特朗普的恐懼讓中日這兩個競爭對手走近》為題刊文,指出如果沒有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經貿問題,安倍根本不可能指望北京為其鋪上紅毯。

安倍訪華破冰

英國《衛報》則刊文稱,安倍的訪華是伴隨著特朗普的經貿威脅化解了中日兩國固有的緊張關係,回顧了2012年中日因為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爭端而進入的外交冰點,今天的情況在當時不可想象。

《美國之音》更稱,隨著北京和華盛頓的關係惡化,中國正尋求與安倍建立更緊密的聯繫,並援引臺灣鋪仁大學日本語言和文化教授何思慎說:“對於安倍來說,這次機會是特朗普為其打造出來的,這也符合日本的外交利益。”

的確,東北亞地緣政治在二戰以來都離不開美國強大的影響,和美國的關係也是中日關係發展的必要考量。經貿問題下的中日,有了更多的理由去改善關係,以共同面對來自美國的經貿保護主義和霸權主義的衝擊。

但是,這樣的“外因”真如西方媒體所言,是中日關係目前轉暖的最關鍵因素嗎?恐怕不然。今天的中國和日本作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在處理和對方的關係時,美國的助推仍是重要的因素,但已經不是改善關係的出發點。

決定中日關係大勢的並非外因,而是兩國的長期戰略需要。

無論是日本對華態度的轉變,還是中國此次邀請安倍晉三訪華的突破,實際上都源於兩國急於自身戰略需要的“內因”。兩國的長期戰略決定才是真正決定中日關係走向的考量,而這種考量不是暫時的“權宜之計”,而是雙方深思熟慮的決策。

當中國在2010年GDP總量首次超過日本,日本起初的表現十分不屑,曾經反覆強調相對於中國的種種優勢。而隨著中國在經濟總量上遠超日本,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同時提升,曾經遙遙領先的日本開始表現出了一種不適應。面對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亞投行”倡議時,日本也顯得極為勉強。

安倍訪華 日本開始接受一個強大的中國

直到近兩年,日本的心態開始改變,更多的聲音呼籲把中國的崛起作為日本的一個機會,日本商界更加如飢似渴地希望進入中國市場,渴望突破一些因為政治問題而產生的合作障礙。這就是一個從疑惑到清醒的過程。無論對於日本這個國家,還是務實的安倍晉三來說,處理好和中國的關係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議題,在這個時點改善中日關係也是一種必然。

而中國的訴求則更好理解,就是“發展”二字。中國要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宏偉目標,需要在自身發展的同時確保穩定的外部條件。改善與日本的關係為中國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外交都可謂錦上添花。更具體的來講,如果日本參與到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中來,和中國持續增強戰略互信,能以“合作”大於“競爭”的方式共同發展,那麼這對中國實現自身國策則十分有利。

因此,安倍訪華和中日關係經過多年低谷後的突破,看似是國際局勢變化下的一種偶然,但實際上中日雙方根據長期戰略判斷所作出的必然選擇。加強官方合作,解決“政冷經熱”的關係短板,暫時擱置爭議問題,專注於合作和發展,是中日兩國的真實需要。

回到西方輿論中認為安倍訪華完全是因為特朗普的聲音,其盲點在於世界格局飛速變化的大背景。特朗普的出現和美國走向貿易保護主義也並非一種偶然,而是在全球多極化進程中作為“世界霸主”的美國感到不適應的結果。而今天在中日乃至東北亞國家考慮自身的外交戰略和與其他國家的關係時,更多地是在考慮自身需要的基礎上,儘量照顧到美國的態度,而不是以美國的訴求為出發點。今天的中日關係就是一個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