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七异谈丨唐诗盛宴之贾至、王维、岑参、杜甫,华山论剑其二

大家好,我是夜七。

昨天我们聊了这一次四大高手华山论剑的主诗,也就是贾至的诗词,为了帮大家回顾,我们摘抄如下: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贾至

银烛熏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夜七异谈丨唐诗盛宴之贾至、王维、岑参、杜甫,华山论剑其二

昨天我们就说过这首诗属于朝省诗中的上品,而其最伟大的作用就是引岑参、杜甫、王维三大巅峰巨匠出手,昨天有很多朋友留言说,希望读一读诗圣杜甫在这一次华山论剑的作品。

对于留言的诸位的想法,夜七也是略知一二,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杜甫的这首《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杜甫当时的历史背景,杜甫当时在门下省任左拾遗,属于谏诤机构。这拾遗拾得是什么呢?拾得是皇帝落下得东西(政策失误),当时安史之乱刚结束,可谓是百废待兴。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杜甫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夜七异谈丨唐诗盛宴之贾至、王维、岑参、杜甫,华山论剑其二

我们来做一个简要得赏析。

五夜漏声催晓箭,五夜这里指的是半夜的五更天,相当于现在的早上四点四十八分,杜甫他们这个时候就应该去上朝。古代计时多是用的漏壶,漏壶里面装着水,这漏壶里面有一个刻度叫做漏箭,人们用漏壶中水平面在漏箭的位置来确定当时的时辰,你看杜甫一出手,就让人觉得是行家里手,第一句不但写了早,而且还用催字把这个早凸显了。

九重春色醉仙桃,第一句写了早,那么这一句自然就写得写朝,九重本意指的是九重天,在诗词中经常用来形容皇宫。杜甫一看就不是个拍马屁的高手。拍的如此的生硬,简直就像在抄写规章制度的感觉嘛,但是这个醉字却挽救了回来,你看诗圣就是诗圣,仅仅是一个字就让一句活了过来,不但活了过来,还带了一股仙气儿。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这一句历来被许多的诗家认为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一联也历来被很多的诗论家赋予了各种的溢美之词。你看随着天气的转暖,旌旗上绣着的龙蛇竟然动了起来,宫殿外燕雀高翔,一派富丽堂皇的皇家气象嘛。这句本来是“旌旗风微龙蛇动,宫殿日暖燕雀高”,只是如果这样写,这一来不符合格律诗的格律,二来完全也没有本诗中的味道。就是换了一下位置,一下子点石成金,诗圣的本事自然非同凡响。

夜七异谈丨唐诗盛宴之贾至、王维、岑参、杜甫,华山论剑其二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这句比较好理解,贾至的诗中有“衣冠深惹御炉香”一句,杜甫的这一句就是对贾至诗的回应,意思就是说,退朝以后呢,大家的衣服上都带着御炉的熏香味道,挥笔便能够写出珠玉一般的文章。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贾至的父亲曾经也是中书舍人,父子俩侍奉两代皇帝,所以杜甫结句来称赞贾至继承了他父亲的才华,并且有着相当高的政治成就。

很多的诗家认为杜诗的后面二联有点跑题,不是写的早朝大明宫。其实这正是杜甫异于常人所在,贾至诗中四联全部在写早朝大明宫。而杜甫凭借其高超的笔力,只用了前面两联就达到了贾至四联的效果,余下来的两联则用来和贾至的原诗以及贾至本人,游刃有余。

夜七异谈丨唐诗盛宴之贾至、王维、岑参、杜甫,华山论剑其二

关于“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的一些争论

前面我们说过,这一联历来被很多的诗家所称道赞誉,其中就有一些诗家认为这是一句讽刺诗,为什么呢?因为龙蛇有龙蛇混杂的意思,燕雀也可以理解成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燕雀嘛,这样一来,杜甫好像再说皇宫里面龙蛇混杂,没有本事的燕雀占据了高位嘛,这一下子杜甫好像把朝廷的人得罪得差不多了。

关于这观点,夜七一直一来都不是很赞同。

其一,这开地图炮简直就是没情商的表现嘛,杜甫的一生饱经风霜,有着极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作为文人杜甫有着其文人风骨,但是不代表杜甫没有情商呀,相反情商随着阅历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人情练达嘛。

其二,龙蛇混杂这个成语出自《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什么是变文呢,就是古代的故事通过整理再加工,说白了就是古代说唱艺人的底稿。变文始于唐代,敦煌变文集源于敦煌,明清时期才被发现,所以杜甫那个时候,龙蛇混杂这个成语还没有开始流行呢。

夜七异谈丨唐诗盛宴之贾至、王维、岑参、杜甫,华山论剑其二

其三,杜甫就算讽刺也不会用这种双关的方法来写,这种微末的小技巧杜甫是不屑的。杜甫在门下省做左拾遗的时候曾经写过一首《题省中院壁》,中有“衮职曾无一字补”一句,这句话是啥意思呢,就是说自己虽然当了左拾遗,但是却没有一个字去为皇帝补缺,表面上是在歌颂太平盛世,深一层想好像是说自己怀才不遇,其实最深层次是在说李唐王朝的腐败,为什么呢?因为外面历经安史之乱百废待兴,现在朝廷竟然没事做,这不是腐败是什么呢。

杜甫的好友岑参,曾经给杜甫写过一首诗,名字叫《寄左省杜拾遗》,里面就有这么一句“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是不是和杜甫的套路有点像呢。而杜甫看了之后回了这么一句“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奉答岑参补阙见赠》)。杜甫为什么说这一句是佳句呢?从字面上来说,这就是歌功颂德,鼓吹太平盛世的诗句嘛。对于杜甫这种有着深刻思想认识的诗圣来说,这样的太平文章肯定不会被称为佳句,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杜甫看见了岑参没有说出来的意思,所以杜甫才回了岑参一句,兄弟,你的套路我懂。

夜七异谈丨唐诗盛宴之贾至、王维、岑参、杜甫,华山论剑其二

究其以上三个原因,夜七认为杜甫这里没有讽刺的意思,大家以为呢?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瞎子点灯,说古论今。我是夜七,我们明天再聊。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收藏,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在后面留言讨论。

夜七异谈丨唐诗盛宴之贾至、王维、岑参、杜甫,华山论剑其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