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识人观人,神骨为先;骨相察神的识人秘术

曾国藩:骨相察神的识人秘术;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这十六个字可谓《冰鉴》一书的精华。参透十六字,就可以说掌握了《冰鉴》的精髓。曾国藩认为观察一个人首先要看他的神骨,也就是他的精神状态与骨骼形状。而看人的神骨,又主要从两个方面去考察: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主要集中在他的两只眼睛里;一个人的骨骼丰俊,主要集中在他的一张面孔上。此说虽带有一点相术色彩,但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曾国藩:识人观人,神骨为先;骨相察神的识人秘术

识人观人,神骨为先。神,主要体现在眼睛上;骨,主要集中在一个人的面孔上。观察一个人的“神”,可以辨别他的忠奸贤肖。

曾国藩:识人观人,神骨为先;骨相察神的识人秘术

曾国藩所强调的“神”,并非我们常说的“精神”一词,它有比“精神”内涵广阔得多的内容。它是由人的意志、学识、个性、修养、气质、体能、才干、地位、社会阅历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物,是人的内在精神状态。一位成功的画家,对于人物的最好表达,莫过于能够抓住他(她)的神采,如世界级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

曾国藩:识人观人,神骨为先;骨相察神的识人秘术

读书到相当程度,“文人”头面上的气质与其他人会有不同,仿佛若有光,在经纶事务中成长,历经考验,气质神态又有不同,这都是神的表现。

貌有美丑,肤色有黑白,但这些都不会影响“神”的外观。“神”有一种穿透力,能越过人貌的干扰而表现出来,气质即是“神”的构成之一。

曾国藩:识人观人,神骨为先;骨相察神的识人秘术

“神”并不能脱离具体的物质东西而空空地存在。骨骼是人体框架的根本支柱。骨之于人体,犹山石之于泥土。泥土脱落流失,但山石巍然屹立,仍足以见其雄壮;人体相貌即使有什么损伤缺陷,但骨之丰俊神韵不会变化,仍足以判断人的显达。所以说“山骞不崩,惟石为镇”。

“形”是“神”的藏身之处,但又与“神”有着分割不开的关系,“神”必须通过形来表现。

精于识人的曾国藩

曾氏以一书生举兵湘乡,挽狂澜于既倒,多得益于其观人之术。

曾国藩:识人观人,神骨为先;骨相察神的识人秘术

“神骨”的内涵

曾国藩:识人观人,神骨为先;骨相察神的识人秘术

曾国藩:识人观人,神骨为先;骨相察神的识人秘术

梁启超这样评价:曾国藩并没有超群绝伦的才华,在当时的著名人物中,他被认为是最迟钝愚拙的一位。他的一生,也一直在逆境之中,然而他立德、立功、立言,达到了古人所说的三不朽的境界,这是什么原因呢?

他一生得力的地方,就在于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尽百千险阻而不屈服,如此而已!如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