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用人者三大素質:誠心、智慧、度量;讓人死心塌地跟你干

曾國藩是一個善於用人的人。曾國藩本人的作戰指揮能力並不高,他打仗時“用將則勝,自將則敗”,但奇怪的是湘軍將帥都對他畢恭畢敬。李鴻章曾非常感慨地說:“過去我跟過幾位大帥,糊糊塗塗,不得要領,現在跟著曾帥,如同有了指南針。”

為什麼那麼多的人都樂意為曾國藩所用?曾國藩身上到底有哪些過人之處呢?原因就是曾國藩懂得用人之法。

曾國藩用人者三大素質:誠心、智慧、度量;讓人死心塌地跟你幹

曾國藩智慧

用人先要有知人之明

用人恰不恰當,關鍵在於對人才的把握是否正確。曾國藩知人識人的能力很高,就連對手石達開也說曾國藩雖然不擅長打仗,但在戰略謀劃和識拔人才方面卻幾乎沒有什麼漏洞,薛福成也說曾國藩“知人之鑑,超軼古今。或邂逅於風塵之中,一見以為偉器;或特色於形跡之表,確然許為異才”。

咸豐八年(1858年),曾國藩率湘軍收復了九江,這對李鴻章來說,真是一劑強烈的興奮劑。倒不是因為湘軍的這點勝利對他有多少鼓舞,而是因為湘軍統帥曾國藩同他有師生關係。李鴻章認為他一旦投奔湘軍,曾國藩一定會另眼相看,委以重任。於是,便離開了鎮江,晝伏夜行,抄近路,避村舍,繞過太平軍的營地,趕往九江,投奔曾國藩,希望能夠得到曾國藩的重用。

曾國藩用人者三大素質:誠心、智慧、度量;讓人死心塌地跟你幹

然而,事情並不像李鴻章想象的那麼順利。李鴻章滿懷希望地趕到九江後,曾國藩藉口軍務太忙,沒有見他。李鴻章以為曾國藩只是一時忙碌,幾天之內一定會召見自己,誰知他閒住了一個月,卻沒有得到一點接見他的消息,他心急火燎,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李鴻章得知與自己有同年之誼的道光丁未科進士陳鼐在曾國藩幕府中,陳鼐也任過翰林院庶吉士,與自己又是同僚,就請他去試探曾國藩的意圖。

既然李鴻章是曾國藩的得意門生,那曾國藩為什麼要如此的冷落他呢?這實在令人費解,陳鼐也不明白,便對曾國藩說:“少荃(李鴻章)與老師有門牆之誼,往昔相處,老師對他甚為器重。現在他願意藉助老師之力,在老師門下得到磨鍊,老師何以要對他拒之千里呢?”

曾國藩用人者三大素質:誠心、智慧、度量;讓人死心塌地跟你幹

曾國藩智慧

曾國藩冷冷地回答說:“少荃是翰林,了不起啊!志大才高。我這裡的潺潺溪流恐怕承載不了他這樣的鉅艦,他何不回京謀個好差事呢?”陳鼐為李鴻章辯解說:“這些年,少荃經歷了許多挫折和磨難,已不同於往年少年意氣了。老師不妨收留他,試一試他,再做留與不留的決定。”曾國藩這才會意地點了點頭,就這樣,李鴻章終於進了曾國藩的幕府。

其實,曾國藩並不是不想接納李鴻章,而是他知道李鴻章心高氣傲,如果不磨掉他的銳氣,磨圓他的稜角,將不利於他的成長。這大概就是曾國藩培養學生的一番苦心吧。李鴻章進入曾國藩的幕府後,曾國藩果然又對李鴻章的稜角著意進行了打磨,使他的銳氣和傲氣消磨了大半,最終成為晚清政府繼曾國藩之後的一大頂樑柱。

識人塑才之術

曾國藩在談到用人時曾經說,要廣收、慎用,特別注重對人才的考察,在深度瞭解、確有把握後再結合實際情況委以重任,對可堪大用之人則考察更細、更久。

適當磨礪以產生更強的韌勁、忠誠度與進取心。

曾國藩用人者三大素質:誠心、智慧、度量;讓人死心塌地跟你幹

曾國藩在談到用人時曾經說,要廣收、慎用。的確,對於人才的使用,曾國藩是很謹慎的。為了掌握人才的基本情況,曾國藩十分強調對人才的考察,認為考察是用人的基礎。對於前來投效的人,曾國藩認為可用的,就先發少量的薪資,把他們安頓在幕府,然後親自接見,暗中觀察。等到感覺瞭解得比較深,確有把握的時候,再根據實際情況,保以官職,委以重任。對於那些他認為可以大用的人,考察就更細緻,時間也更長。

由於曾國藩特別重視對人才的考察,所以他對於人才的特點也總是瞭如指掌。這就為他用人一般不出問題提供了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