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针灸调理的常见病证-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发生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常因说话、吃饭、洗脸、剃须、刷牙以及风吹等诱发,以电击样、刀割样、烧灼样、针刺样、撕裂样、顽固性、阵发性、反复骤发骤停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的常见病。该病疼痛发作一般有每次疼痛发作时间由仅持续数秒到1至2分钟骤然停止。初期起病时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亦长,数分钟、数小时不等,随病情发展,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亦逐渐加重而剧烈。夜晚疼痛发作减少。间歇期无任何不适的规律。常于上唇、鼻翼、齿龈、口角、舌、眉等处有扳机点(亦称触发点),轻触或刺激这些扳机点可激发疼痛发作。疼痛侧面部因痛疼致皱眉咬牙、张口掩目、患者为缓解痛疼之苦用手掌用力揉搓颜面以致局部皮肤粗糙、增厚、眉毛脱落、结膜充血、流泪及流涎。三叉神经痛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右侧多于左侧。疼痛由面部、口腔或下颌的某一点开始扩散到三叉神经某一支或多支,以第二支、第三支发病最为常见,第一支者少见。其疼痛范围绝对不超越面部中线(偶尔有双侧),亦不超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三叉神经痛有原发性(症状性)和继发性之分,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常见,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多由于肿瘤压迫、炎症、外伤、骨孔狭窄、血管畸形、血液循环障碍等所致。三叉神经痛容易跟牙痛、偏头痛、舌咽神经痛、额窦炎或上颌窦炎等病症相混淆,牙齿、鼻腔局部检查和X线照片进行鉴别,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必要时包括腰穿、颅底和内听道摄片、颅脑CT、MRI等检查以助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鉴别。

适宜针灸调理的常见病证-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属于中医学的“头风”;“面痛”;“脑风”;“首风”;“脸痛”等范畴。中医学认为三叉神经痛是三阳经筋受邪所致。面为阳明所主,五脏六腑气血精华皆上注于头面,“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由于头面部位是“巅顶之上,惟风可到”,故风寒之邪、外感风热入客或肝郁化火,内风上扰或阳明热盛上攻是清窍被扰;或痰凝、或血瘀、或阴虚阳亢等都是可诱发该病。取至阴、三间透劳宫、神门、百会为主穴。第一支痛疼加攒竹;第二支痛疼加四白;第三支痛疼加夹承浆。令患者取舒适仰卧位全身放松并将患侧袜子脱去,常规消毒后毫针由三间向劳宫直刺2.5寸、直刺至阴0.3寸均施以捻转泻法,毫针直刺神门、针尖向前以小于15度角沿头皮刺百会各1寸施以捻转平补平泻手法,毫针直刺攒竹0.5寸(以有触电感传至前额及眉棱骨为佳)、针尖以45度角向下斜刺四白0.8寸(以有触电感扩散至颧部为佳)、夹承浆1寸(以触电样感觉传至下嘴唇为佳)施以大幅度捻转手法。留针30分钟后起针,起针时除百会、神门穴外其余各穴均需由各穴针眼处挤出如大米粒大小血珠数滴。每日一次,连续针刺5天后改为隔日或每周针刺两次。遵《内经》“诸痛疮疡皆属于心”之训取神门、百会。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俞穴,通过调理中枢的镇静机制以及调节紊乱的生理功达到安定心神、泻心火的作用。百会穴位于头顶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各经脉气会聚之处,与脑密切联系,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者重要的作用。至阴穴位于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为足太阳膀胱经的井穴。《肘后歌》云:“头面之疾,取至阴。”三间别名少谷,《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主治牙齿痛疼,食物艰难……”,劳宫穴属手厥阴心包经穴、“荥穴”,有清心热、泻肝火功效。三间透刺劳宫能够调血润燥,安神和胃,通经祛湿,熄风凉血。攒竹、四白、夹承浆分别是三叉神经分支(眼支、上颌支、下颌支)的神经纤维由眶上裂、眶下孔卵圆孔处穿出,为局部取穴。诸穴相伍,远近结合共同达到安神、畅经、驱邪、镇痛的作用。


职业的缘故,业余时间写了些针灸相关科普小文章,有些在《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家庭中医药》等报刊;百度文库、网易博客、针灸中国网等公开发表。从学术交流角度考虑汇集于此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治依据。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文章版权归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针灸科蔡晓刚医生所有,转载、摘录请注明出处!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