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心理專家李子勛去世 他做的這些努力你未必知道

10月24日凌晨,著名心理專家李子勳因病去世。

李子勳的生前好友、著名心理專家楊鳳池,接到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電話後婉拒了採訪。他當時正在山東上課,當晚會趕回北京,幫忙料理李子勳先生的後事,“大家心情都很沉重”。

今天,朋友圈、微博上許多心理學業界人士發文悼念。原《中國青年報》高級編輯、公益組織“歌路營”創始人陸曉婭說:“好久沒有他的消息了,我知道他身體一直不好,我相信他是好好活過了。”一位大學心理教師說:“被李子勳點亮的不僅是心理工作者們,還有讀者、病人、記者、還有各行各業與他有過各種交集的人們。”

李子勳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曾任中日友好醫院心理醫生,首屆中德高級心理治療師培訓項目學員,心理協會北京心理諮詢與治療專業委員會成員。他曾是中央電視臺《心理訪談》《實話實說》,北京電視臺《心理時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星星夜談》、《情感世界》特約心理專家;《父母必讀》《時尚健康》等雜誌的專欄作家。

很多人知道李子勳,都是因為央視的《心理訪談》。這檔節目開播前,中國普通大眾基本沒見過心理學家的樣子,更對這個研究領域極其陌生。因此當李子勳出現在電視上時,觀眾看到了“一個會用肢體、表情、目光來傾聽的人”,進而對心理學家以及心理學,有了最初、最直觀的認識。

在2007年、2008年,李子勳曾多次接受《中國青年報》的專訪,例如針對當年劉德華粉絲楊麗娟瘋狂追星背後的心理成因,李子勳進行了獨到而深入的分析。

李子勳曾是首屆中德高級心理治療師培訓項目學員,他參與的“中德班”,對中國心理學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其專業性和系統性,提升了中國本土治療師的視野和技術水平。之後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心理諮詢和治療師,例如李子勳、楊鳳池、朱建軍、曾奇峰等。

李子勳生前摯友,著名心理學家朱建軍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時說,其實早在“中德班”之前,大約1992年前後,在北京,一群來自各行各業的對心理諮詢領域頗感興趣的人,自發組織了心理學研討小組“心靈綠洲”,經常一起開研討會、辦活動。“心靈綠洲”活動週期大約為一個月一次,最頻繁時兩週一次,大家聚在一起,就某些特定的主題進行討論,或者交流最近讀的書。

“中德班之所以有很好的成果,很大程度因為參與者在此之前已經做了好多工作和努力,基礎很好,這種情況下大家一起到中德班再進行深造。”“當時國內心理諮詢行業剛剛開始,不像現在有這麼多資源,大家互相支持,互相指導。”

朱建軍說,上世紀90年代他對李子勳的印象,一直貫徹至今——“李子勳是一個非常善於合作、能看到別人優點的很寬厚的人,很尊重別人的想法。”朱建軍如是形容李子勳的性格:心胸寬闊,光風霽月。

據媒體報道,1999年李子勳在“中德班”畢業時對德國老師宣佈自己的10年規劃是,要做一道橋樑,讓心理學走近大眾。

“我給自己定位:既是心理諮詢師,又是一個科普作家。”李子勳選擇與許多媒體合作,無論是報紙、雜誌還是電臺、電視臺。他做這一切,目的就是要讓中國大眾聽見和看見心理學。李子勳想讓心理學這樣一個相對理性的西方文明的產物,在中國落葉生根。

朱建軍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表示,李子勳在心理學的大眾普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很多人在他科普教育下才知道了心理學,才對心理學感興趣”。朱建軍指出,李子勳和同時代的心理諮詢從業者,最初都並不是心理學出身,“因為意識到身體健康雖然很重要,但心理健康更重要,而且在這個時代心理健康需求更大,所以覺得心理諮詢行業很有社會價值”。

朱建軍說,李子勳與他一直志同道合。“我們做這一行為了什麼?最初心願就是為了社會價值,需要讓更多人有心理健康的知識。”

自上世紀90年代初至今,在眾多中國心理學從業者的集體努力下,心理學在國內已被大眾廣泛接受和理解。李子勳曾說過很經典的一段話——“在過去的很長時間裡,中國心理學的狀況是:沒水,船浮不起來,擱淺在那裡;但是現在,願意從事心理諮詢的人多了,願意找心理醫生的人多了,這個行業有了水,心理學這條船就可以浮起來了,可以成長、揚帆了。”

李子勳曾自稱是中國心理學發展和成長曆程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李子勳的一生,都在努力幫助無數中國人“更好地生活”。

如何定義“更好地生活”?在李子勳看來,“更好地生活”有兩個關鍵詞:一是自取所需,一是隨遇而安。“自取所需”意思是我們的生活只要搭配一般的、基本的需要,就能擁有滿足感;“隨遇而安”就是不管處於什麼環境下,都用接納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生活,並接受它們就是生命應該刻畫的軌跡和需要經歷的體驗,這一切都是資源。

李子勳觀點摘錄:

【尊重而不遵循規則】

從小,李子勳就尊重規則,但卻並不是個守規矩的孩子。比如,對於家庭的核心規則“下面的要聽上面的”,他琢磨的結果是:“在爸爸面前一定要按他喜歡的方式去幹,爸爸不在時就可以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幹。”他不對抗,卻會迂迴地去影響規則。

【思想上的自由派】

作為開創自組織治療理論的心理學家,必須需要提出很多新想法、不斷創新。李子勳認為自己這個特點與從小建立的學習秩序有關——對知識進行思考,而非奉為原則。

【死的境界與生的境界是一致的】

生與死是這個世界上最奧妙無窮但同時也是最自然不過的現象。我喜歡把生死看作是一種宇宙時間的屬性。生命一定會來,又一定會走,從不停止亦不重複。它存在著,同時亦不存在。甚至我以為,死的境界與生的境界是一致的。感覺到死的蜇伏能讓你更好地品味生的從容。

【孤獨是人類的屬性】

孤獨感引發人兩種基本的心理需求:一是人的歸屬感,一是存在的焦慮。歸屬感好理解,“我是誰的孩子?我的家在哪兒?我的團隊是什麼?”或者“我是誰?回答這些問題正是在滿足人的歸屬感。孤獨是一種存在,不要逃避它,也不要妄言挑戰它。人能做到的只能是平心靜氣的覺知並接納它,接納它與生命並存。

【關於家庭教育】

李子勳認為,大自然蘊含著巨大的信息系統與智慧,這是生命靈性的來源。每一個孩子出生時,都攜帶著巨大的知與識系統。“迴歸自然”,當然不僅僅是親近大自然,還包括順勢而為、遵循生命成長規律等含義。這種育兒方式,取自於平衡、節制等形而上的道家思想,卻又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

【關於心理諮詢師】

1.諮詢師不能用簡單的因果思維來看待事物,認為任何結果都“應該”有它的原因。世界上的事物之間並沒有那麼強烈的因果關係,人們之所以執著地去尋找因果,是由慣常的思維模式決定的。諮詢師的誘導、暗示往往起著意想不到的作用。因為,任何人都會從紛繁的經歷中找出匹配或迎合心理治療師的內容,當這個描述一旦形成,當事人就會認為自己真的成了這樣的人。而實際上一個人的生活經驗很豐富,活到如今的20多歲,50多歲,什麼樣的事件沒經歷過呢?

2.假如諮詢師對當事人糟糕的東西感興趣,當事人總會告訴他比原來更糟糕的故事。因為當事人會無形中把諮詢師的期待放進去,會無意識地迎合諮詢師——是諮詢師內在的內心地圖決定了諮詢如何繼續推進。

3.目前國內許多心理醫生自學一點書本知識,考取一個資格證書就去給別人治療。他們憑著自己的熱忱,在現實中運用各種可能已經非常陳舊的理論去對待當事人,甚至把自己的東西強加給當事人,非常危險。 “每一個心理諮詢師都應該以多元為導向,以當事人為中心去思考,而不是符合什麼理論。”

原標題:著名心理專家李子勳去世,數十年努力讓心理學走近大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