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你不知道強推的廣告惹人厭嘛

老闆,你不知道強推的廣告惹人厭嘛

猶記得艾倫、王寧、常遠三人在2013年除夕夜央視春晚上表演的《大城小事》,都說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確,小品中的亂貼發小廣告表演就源於生活中的不文明行為及現象,而常遠的那句經典臺詞:“你們來到這個城市,這兒就是咱們共同的家,你們不拿這裡當家,這兒怎麼能把你當親人?”更是贏得全場的掌聲與所有觀眾的共鳴。

老闆,你不知道強推的廣告惹人厭嘛

家是共同的,理解與尊重更是相互的,這既是彼此相處的規則,亦是獲得感性共鳴與理性認可的基礎。然而,如此簡單的道理,卻總有那麼些商人始終無法理解,新京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一種以WiFi探針為主要技術手段的廣告營銷設備悄然興起,該類設備通過獲取用戶手機Mac地址收集用戶信息。有些設備可以強制用戶手機彈窗,並冒充已連接WiFi在微信置頂界面投放無法消除的“狗皮膏藥式”廣告。

此外,一些生產WiFi探針設備的公司通過與電信運營商合作,獲取了用戶手機Mac地址與手機號的關係,使得廣告主可以通過打電話、發短信以及彈窗廣告的方式進行營銷;另一些公司則接入了百度、騰訊等公司的大數據庫,為廣告主提供用戶畫像,甚至直接提供用戶的微信。

老闆,你不知道強推的廣告惹人厭嘛

也許,在部分商人看來,這是非常簡單的經濟學原理。首先,千百元的設備投入和角分計價的後續推送費用相較於千百米的輻射區間及龐大的精準定位人群而言,機會成本著實夠低夠便宜;其次,根據CNNIC(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年度報告顯示,網民通過WiFi觸網比例高達91.8%,其中公共場所WiFi上網比例近半(42.4%),輔以設備商“2%轉化率”的成功鼓吹,無疑讓一些商人嗅到了“廣撒網多撈魚”的“商機”;最後,“巧妙”的法律擦邊球技術也讓某些商人操作地倍感“安心”。

然而,表象的“性價比”卻是十足的“塔西佗陷阱”,自選擇“霸屏廣告”、“強制彈窗”及“電銷觸達”等營銷方式伊始,便已然踏上了失信之路。似“牛皮癬”般的“流氓廣告”,縱能獲得一時的“轉化”,也終難逃被依法整治懲處、被世人唾罵嫌棄、被社會所不容、被道德所不齒的結局。

老闆,你不知道強推的廣告惹人厭嘛

所謂機會成本,並非單一的數據分析與推算,當知消費者雖感性卻不失理性,雖從眾卻並不盲從,當商家只看到數據上的“機會成本”而忽略了消費者的理性判斷、口耳相傳、信賴權威、排斥強制等綜合因素,勢必會誤算“機會成本”,進而得出一個錯誤的消費“正相關”斜率曲線圖,既推送越多購買可能性越大。而事實上,錯誤的推送方式,結果只能是推送越多,消費者越發反感抵制,進而“傳染恨意”,最終生成一個“負相關”斜率曲線,既推送越多購買可能性越小。

營銷不是四處推貼“牛皮癬”,而是將自身的相對優勢產業做優做好,進而取得更多的合作、贏得更好的口碑、獲得更高的認可,從而實現持續向好向優的營銷轉化率。有時,做生意就像交朋友,貴在相知與坦誠,保持誠信、優質,既是對消費者的基本尊重,也是對自己人格與形象的起碼維護,更是發展品牌,壯大規模與產業的不二之選。

老闆,你不知道強推的廣告惹人厭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