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現在患有自閉症的孩子越來越多,家長在其中是扮演什麼角色?

JesSE


在我們接觸到的學齡前兒童當中,有很多孩子的某些行為問題是與家長、家庭成員及孩子的成長環境和教養方式有著直接關係。因此,孤獨症兒童的家庭教育就成了各位家長所面臨的一個課題。由於這種疾病目前還沒有辦法治癒,孤獨症兒童的康復過程也相當漫長,父母作為自閉症兒童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也就顯得尤為重要。對於孤獨症兒童的家庭訓練,一直是困擾家長的一個問題。無論兒童送往幼兒園還是送入了專業機構進行訓練,家長們始終都在問:我們能為孩子做些什麼?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非常明確。隨著兒童年齡的增加,他們不僅要面對自己的親人,還要面對整個社會。對於親人,首要的問題是逐步提高自閉症兒童本人及整個家庭的生活質量;對於社會,則首先要求自閉症兒童儘可能少的干擾他人,以增加整個社會對這樣一個群體的接納度。所以,家庭教育和訓練也就應該圍繞這樣的問題展開。也就是說,要訓練我們的孩子儘可能多地減輕家長負擔,增強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他人的妨礙和干擾,使得我們的孩子與整個社會的要求更為接近。在此基礎上,才有可能進一步增長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包括提高認知水平,增加勞動技能和社交技能等等。

自閉症兒童實施家庭訓練的前提家庭成員應瞭解有關孤獨症的知識,就需要家庭成員學習有關資料,參加關於孤獨症知識的講座、家長交流,瞭解孤獨症兒童的一般性特點和自己孩子所獨具的特點。家庭成員還應學習和掌握孤獨症兒童訓練的基本理論和操作技巧,參加訓練技巧培訓班等活動。按照專業機構或人員為孩子制定的個別訓練計劃,對孩子進行有計劃、有系統的訓練。將家庭訓練置業專業指導,定期請專業人員對孩子評估,保證訓練的有效性。

自閉症兒童家庭早期干預訓練方向:

1自理能力是自閉症兒童生活的基礎。整合矯正方法正確實施家庭早期干預,要根據不同自閉症兒童的情況靈活運用不同方法,自閉症兒童生活能力訓練不僅僅是狹義的停留在現實意義的吃飽睡好,它是整合了認知、運動、技能的全方位的教育模式。行為的養成可以伴隨孩子一生的發展,對自閉症孩子的後續發展起很大的作用。通過對自閉症兒童關鍵年齡(3—6歲)的生活能力訓練,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自閉症兒童的後續發展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自閉症兒童生活能力訓練一定要詳細分析自閉症兒童的情況,提出最適合他的訓練模式。一定要避免強制訓練方法,在他認為不被傷害、安全的情況下,用脫敏療法、替代療法、正負強化法,而且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反應,及時修正行為矯正的方法,一定要做到訓練指令正確、暗示正確、強化及時。

生活能力訓練能更好幫助自閉症兒童接受後續教育,學會生存、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前階段正是孩子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年齡,生活教育是學前孩子發展的關鍵目標,所以生活能力訓練也應是學前自閉症兒童家庭早期干預的重要目標。

2語言能力是自閉症兒童溝通的關鍵。自閉症孩子多半都是單向溝通或僅是自我需求的表示,而雙向溝通是指“我說你懂、你說我懂”來回至少3次以上,而其中眼神的溝通比非口語溝通更重要。自閉症兒童只有在自己喜歡的遊戲中才會不知不覺的出現雙向溝通,從而發展語言表達能力。模仿是兒童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自閉症兒童同樣具備,他們的模仿性跟注重細節也更形象,所以模仿性遊戲是發展自閉症孩子語言能力最佳遊戲,例如:能夠模仿成人的手部動作,例如:拍手、揮手、握拳等。與孩子面對面而坐,說“拍手”看孩子是否有動作。如果他不執行指令或者在做別的事則要停止他的活動,讓他目視自己,說“拍手”然後做出相應的動作,然後再說“拍手”,並輔助孩子做出相應的動作,重複練習。直到孩子可以獨立在聽到“拍手”的指令後做出相應的反應。並且做到無論何時何地孩子都可以對這一指令有反應,說明他理解了這一指令。要特別提示的是在訓練中要叫孩子的名字,而不是寶寶,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

3良好的行為習慣是自閉症兒童被社會接納的根本。由於自閉症兒童常伴有智力低下,持續性行為障礙和感知覺系統失調,故辨別是非能力較差,不能區別好與壞,是與非,不能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行為。鑑於這些特殊性,為使他們對自己的行為有較深刻認識,強化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從而建立和鞏固自己良好行為。在行為矯正中要重視每個細小行為,孤獨症兒童和正常兒童一樣,對犯了較大的錯誤容易接受教育並有意識地防範,但對於一些瑣碎的、常識性的不良行為卻常常忽略了,如:上課背電視廣告、唱流行歌曲,遲到不喊報告,隨意拿別人的東西等)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行為慢慢地轉化為習慣,難以改變,這對他們今後走上社會是極其不利的。因此,教育要及時。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時,在短時間內這個行為印象最深刻,這時候進行教育與引導,效果應是最好的。約束不良行為,並養成習慣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磨合。因此家長必須十分耐心地,獎懲並舉,消退孩子的膽小和逆反心理,循序漸進地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提醒並強化,才能使之改正不良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正所謂“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對於自閉症兒童進行正確有效的家庭早期干預,提高自閉症兒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語言能力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提高社會的認可度和關注度,是促使他們融入社會的基石。


兒科醫生鮑秀蘭



為什麼現在患有自閉症的孩子越來越多了?

1、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特殊教育這一塊,而自閉症患者又是特殊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隨著宣傳力度的加大,越來越多的人都對自閉症有了更深的理解,對它的重視程度也有所加深。如今的家長一旦發現孩子不對勁,立馬就會去醫院做診斷。

2、隨著科技的發展,醫療水平也有所提高。以前發現不了的病症,現在都能診斷出來了。可能在以前也存在很多自閉症的孩子,只是當時大家並不瞭解這個名詞,而且醫院也不能給出明確的診斷,但是現在可以了,醫生會有很多方法來診斷孩子是否是自閉症或者其他障礙類型。

3、現在人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熬夜加班造成身體素質較差,因此剩下的寶貝也很容易有各種問題。其次環境汙染也比之前嚴重,空氣中的很多有害物質都會被我們吸入體內。還有就是現在人都觀念越來越開放,普遍結婚較晚,而且大齡產婦也越來越多。

以上原因都導致了自閉症孩子越來越多。

家長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呢?

1、教導者

對於自閉症孩子來說,他們可能需要終身走在康復訓練的路上。孩子去機構和學校的時間畢竟是短暫的,而更多的需要我們家長自己去做。因此,家長就要扮演一個教導者的身份,在家結合老師上課的內容來教孩子,讓孩子能夠更好的掌握所學知識

2、玩伴

自閉症孩子最大的障礙就是社交障礙,而現在很多孩子都很難找到一個比較適合的玩伴。一個是因為現在的居住場所導致每家都是獨門獨戶,因此各家之間很難有教流;另一個原因就是,確實也有一部分歧視自閉症患者,不願意自己的孩子跟他們玩。所以這些原因就導致了自閉症孩子很難找到一個適合的玩伴,那麼家長就扮演了這個玩伴的作用,經常陪著孩子一起玩,練習孩子的社交能力。

3、影子老師(輔助者)

自閉症孩子的理解能力有些問題,有時候再跟人社交的時候,常常不知道該怎麼辦。而影子老師的作用就是,當孩子在一種社交情境中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我們就要輔助孩子應該出現的行為和語言,這時候的家長就相當於孩子的一個影子,所以被稱為影子老師,也就是孩子的輔助者。


娟說育兒


究竟為什麼這樣孩子越來越多,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我,同時被我問到的老師和專家也難以給出一個合理科學的答案,我就是一個自閉症孩子的家長,兒子今年五歲了,四歲時候確診的。

這個問題也是我們這些家長們的疑問,因為長期同這一類孩子打交道,共在一個機構給孩子們康復,家長們曾一致認為是不是生態環境的汙染空氣的質量,才導致這樣症狀的孩子越來越多,否則怎麼會各國的自閉症兒童比例都持續增長。當然這也是一己之見。

而作為家長,擔當了什麼角色?這個問題就很凝重了,沒有人能切身體會到一個自閉症家長的全部心情,長期的焦慮,一生的掛牽,每時每刻的糾正訓練,經濟壓力,精神壓力,社會壓力,將來孩子能不能上學能不能工作,甚至自理,這些擔憂,等等,你說家長擔任了什麼角色呢?即是老師又是教練又是家長還是孩子一生的護身符,每個家長都說過這樣一句話:希望比自己的孩子多活一天!


雞蛋殼裡的蝸牛


患有自閉症的孩子是不是越來越多我不清楚,不過我也接觸過幾個特別愛靜的孩子。

剛畢業那會兒我接觸過一個,五年前我接觸過一個,這一兩年我見識過一個。

剛接觸第一個有自閉傾向的孩子的那個家庭,他的爸爸比媽媽大了幾十歲,她的媽媽也是在40多歲的時候才生下他。或許是因為周圍人的目光和話語,所以他沒有朋友,幾乎不說話;五年前我接觸的第二個比較少說話的孩子他是我班上的,他爸爸的年齡相當於一般孩子的爺爺,他的媽媽比爸爸是年少十幾歲,平時是痴呆奶奶帶,鄰家長輩也怕傷到他都不讓自己孩子靠近,所以他很少有說話的時候,總是靜靜地在旁邊看著別人;至於最近見識的比較安靜、少言語、卻也暴躁的孩子,他只有一個年老的爸爸,媽媽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他的爸爸除了忙活家裡的事兒,但凡孩子不聽話就是抽打,於是乎這個孩子幾乎不愛說話。但是他要做的事從來不告訴別人,要是別人阻止,他就踢咬、抓、推!

安靜,幾乎不愛說話,不對別人表達自己,這些孩子為什麼會這樣?我個人覺得,這些孩子的家庭缺少言語交流並且孩子幾乎沒有玩伴,於是乎久而久之也就走向了自閉的狀況。當然也有少部分是因為沉迷於電子產品,每天都與電子產品為伍。於是乎,久而久之也趨向於自閉的狀態了。


暖心秋媽


兒童自閉症(Autism),又稱孤獨症,是一種較為嚴重的發育障礙性疾病,屬於自閉症譜系障礙(ASD)。患者通常起病於3歲之前,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甚至需要持續一生的治療。自閉症的病因是生命醫學的未解難題之一。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約有3/4的患者伴有明顯的精神發育遲滯,部分患兒在一般性智力落後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較好的能力。

《中國自閉症兒童發展狀況報告》(中國教育學會自閉症研究指導中心主任孫夢麟發佈)顯示,截至2014年,中國自閉症患者可能超過1000萬。

自閉症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性情孤僻、內向,它不是一個心理問題,而是由於大腦異常導致的發育障礙,也就是說,它是一種先天性的生理疾病。

目前醫學界還無法確定自閉症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只知道它是由多因素所導致的,其中遺傳因素和胎兒在大腦發育期間的環境因素可能是導致孤獨症的最重要原因。到目前為止,人們還沒有找到可以治癒自閉症的有效藥物。

調查顯示,有70%的自閉症患者其智力低於常人,20%的自閉症患者擁有著跟常人相當的智力水平,而10%的自閉症患者更是擁有著超乎常人的智力水平。

也就是說,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其實根本就不會畫畫。

目前藥物治療尚無法改變孤獨症的病程,也缺乏治療核心症狀的特異性藥物,但藥物可以改善患者的一些情緒和行為症狀,如情緒不穩、注意缺陷和多動、衝動行為、攻擊行為、自傷和自殺行為、抽動和強迫症狀以及精神病性症狀等,有利於維護患者自身或他人安全、順利實施教育訓練及心理治療。常用藥物包括抗精神病藥、抗抑鬱藥、注意缺陷治療藥物等。

2、教育訓練

(1)早期長程

應當早期診斷、早期干預、長期治療,強調每日干預;對於可疑的患兒也應當及時進行教育干預。

(2)科學系統

既要針對孤獨症核心症狀進行干預訓練,也要進行促進患兒身體發育、防治疾病、減少滋擾行為、提高智能、促進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訓練。

(3)個體訓練

針對兒童孤獨症患兒在症狀、智力、行為等方面的問題,在評估的基礎上開展有計劃的個體訓練。對於重度患兒,早期訓練時的師生比例應當為1:1。小組訓練時也應當根據患兒發育水平和行為特徵進行分組。

(4)家庭參與

家庭經濟狀況、父母心態、環境和社會支持均會影響患兒的預後。父母要接受事實,妥善處理患兒教育干預與生活、工作的關係。

怎麼和自閉症孩子交流?

1.積極關心

患有自閉症的孩子並非沒有感覺,只是他們不善於表達自己、不知道該如何與人溝通交流,所以我們要積極主動的去關心他們,和他們交流,讓孩子能感受到你的愛和善意。家長可以日常在生活中多和孩子親近,陪孩子玩耍、散步,只要天氣不是很惡劣都可以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多和別人打招呼。

2.細緻觀察

從細微的事情中觀察孩子,找到孩子獨特專長的一面,每一個孩子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對所有人都冷漠,但對父母會親近一些;有些孩子對誰都帶有牴觸的情緒,有的孩子雖然自己不愛說話但喜歡樂器,有的孩子擅長繪畫,有的喜歡運動,家長朋友們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特長,根據孩子不同的興趣和好,進行興趣培養,當孩子的情況有一點的改善時及時的給予鼓勵支持。

3.營造氛圍

自閉症的孩子通常沒有安全感,對誰都掛上冷漠的面孔,討厭管治、改變,興趣少、心胸狹窄。家長應該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充滿愛的環境氛圍,讓孩子願意融入我們的大家庭,用溫和的方式多幫助孩子熟悉環境,給孩子創造一個溫馨平和的環境,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

我們給自閉症蒙上了一層美好的外衣——天才、好看的畫作,這種苦難中的美好確實很難能可貴。但那些並不浪漫的自閉症患者,他們往往生活都不能自理,他們可能沒法表達自己的需求,他們甚至是公共場所的惱人的“熊孩子”,我們是不是能夠去接受他們呢?

對於自閉症患者的家長來說,他們也很脆弱,他們或許根本不想別人安慰說你的孩子或許會成為一名畫家。他們不需要孩子有什麼天賦異凜,只希望他們能夠正常生活,不受歧視,不受冷眼,可以融入進這個社會。

並且,他們更關注許多現實的問題,比如就醫,上學,就業,這才是他們亟待解決的。

蔡春豬有一句話,“犬子在,不遠遊”,戳中很多人的心,大概也是很多自閉症患兒家長內心最真實的寫照。

池朝陽說,目前,公眾似乎只有通過繪畫、音樂等藝術媒介才能關注到孤獨症,意識到在你我他之中有這樣一個群體的存在……與“天賦”脫鉤是否就無法體現他們生存的價值了?如果“他們”--這些與“正常人”有太多不同的人,需要佔用“我們”的資源,需要特殊的人力物力才能參與社會生活,而又無法以傳統方式回報社會,他們的存在是否就要大打折扣?精英價值觀佔據主流的社會能否真正接納有著太多殘疾/障礙的人群--尤其是當他們的融入會影響到你、你的孩子的時候?

值得我們深思。

本文編自網絡,不代表三甲醫院網觀點,其中若有文字或圖片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三甲醫院網刪除。



為什麼自閉症孩子越來越多,沒有定論,但是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診斷標準比較寬泛。核心就兩點,重複行為和社交障礙。回想一下自己的身邊,是不是也有人具有這些特質?只不過那時候大家認識不深,沒有把它當作自閉症的症狀。

自閉症是先天基因的問題,但是研究也表明,有的孩子雖然攜帶了基因,並不發病,這說明有些保護性因素起到一定作用。這種保護性因素是什麼,目前沒有定論。

媽媽起什麼作用?是想說媽媽導致孩子自閉症嗎?為什麼不是爸爸?想必是因為爸爸幾乎不參與育兒,不做不錯,也就沒有爸爸的因素了。應該問的是,家長起什麼作用?

必須認識到一點,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凡是康復效果不錯的自閉症患者,家長都是付出了極大的心血。他們要麼放棄了工作(威力爸爸),要麼自己創辦康復學校(以琳方靜老師,星星雨田慧萍老師),要麼放棄了事業的發展(星希望杜佳楣老師)。他們承受著焦慮抑鬱的折磨,面對國內匱乏的康復資源,通過自己的努力,不但幫助了自己的孩子,也幫助了很多類似的孩子。

無論爸爸還是媽媽,自欺欺人,任由這類孩子自然發展的,才是毀掉孩子一生的罪人。


口腔科海霞醫生


孩子患自閉症跟家長有什麼關係?自閉症是天生的,不是後天環境因素造成,孩子的自閉有可能在胚胎期就形成。提這個問題的肯定不是自閉兒童的家長,家裡有自閉症兒童是很痛苦的,家長能扮演什麼角色?家長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跟普通的孩子一樣,被社會接納,可以自食其力。所以請你們這些無聊的人不要提沒意義的問題,尊重自閉患者的家庭,尊重他們的父母,確實他們真的不容易


娟O_o130001384


我認為家長是一個萬能的角色:

1、輔助教師的角色

2、孩子的教導者

3、孩子的陪伴者

以上三種不管是哪一種,對年幼的孩子來說,最有意義的活動就是他們每天的日常事務,比如遊戲時間、進餐時間、穿衣服或洗澡時間。

建議家長詢問自閉症教師、康復師需要查看的書籍,因為孩子更多的時間是與家長在一塊,家長需要同孩子一樣需要接受教育,查看一些給父母及訓練師的指南,對自閉症兒童社交進行遊戲化、生活化的訓練。

總之,行而有效的方法是節省大家的時間,最大的好處是讓孩子不要錯過教育期!

參考《Teaching Social Communication to Children with Autism A Manual for Parents》


守星人


越來越多的家長知道了自閉症這種"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