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双 古 镇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双古镇,1950年为双古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9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8公里。面积107.7平方公里,人口2.5万,通公路。辖谢家、喻家沟、双古、晏家桥、五桐、白云桥 、宋家塘、白果、庙埂、石河、大车、大垭、朱家河、范家、四合厂、烟坡、黄家坝、四方碑18个村委会和双古场社区居民委员会。乡镇企业有建材厂和商贸、运输、饮食服务等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薯类,特产茶叶。双古镇为原双古区区政府所在地。


双古,因有宋朝两棺古坟而又称为双古坟。是荣县经仁寿至成都的通道,原为挑夫歇脚的幺店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于元代初年才形成市井,距荣县县城旭阳镇约一百二十华里。

昔日,双古大树参天,荫翳蔽日,近则幽,远则苍。百鸟和鸣,尽得天趣。尤其是白鹤成阵,早出晚归,给当地平添瑞祥之气。明代一位诗人,曾经在此隐居时,常常借咏唐朝诗人刘方平的《月夜》绝句。“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藉以寄情山水、啸傲烟霞,也洋溢出对此地风情的钟爱。

双古的街道狭窄,街房建筑尚存明清典式遗风;每逢赶集,乡民接踵擦肩,十分拥挤,农副土特产品的交易额可观,特别是茶叶烟叶海椒等占交易货中的优势地位。

旧社会,江湖艺人多在此流连。如竹琴艺人,手执渔鼓、简板,一人兼唱生、旦、净、丑诸角,以典雅庄重、均衡谐调见长,以潇洒飘逸取悦于听众。这种“道琴”艺术虽已不多见,但此地一般上了年岁的人却还十分留恋其韵味哩。

在军阀混战的“防区”年代,双古镇也是刘湘、刘文辉叔侄角逐之地,当地老百姓吃尽了摊捐涨粮的苦头,但凡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对当年刘氏“自家人打自家人”的场面都还记忆犹新。

双古镇街道一带地势东高西矮,既有高山、陡坡、深谷,也有矮丘、平坝,附近的尖山子海拔八百五十九米,为荣县较高峰之一。双古坟一带的气候特征是春干夏旱、秋雨连绵,适宜桑蚕、茶叶、海椒、叶烟、桐子、棬子、油菜等经济作物生长。

双古镇地下矿藏丰富,有煤、铁、硫磺、石灰右、天然气等。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风光·遗迹

双古镇古寨堡之多,也许要数川南之冠。境内,除闻名遐迩的牛峰寨、石缸寨外,还有三箩寨、大刀寨、平安寨、亮洞山寨等。这些古老的军事建筑,历经沧桑,虽然失去了一夫挡关,万夫莫开之雄。然而,残垣断壁依旧巍然屹立,似乎在向人们诉说历代兴亡、兵荒马乱的血泪故事。除寨堡外,还有别具洞天的干龙洞、水龙洞、野鸡洞、仙人洞、石笋洞、打儿洞等。这些天生地成的洞天仙府,常让游人流连忘返。

双古镇仙人山造像题刻、大刀寨、曾天瑞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

仙人山在双古镇大车村一组(与威远县小河镇相邻),山上有2龛4尊宋代道教造像,明末崇祯年间,县人简敕题刻的“佛日仙风”,字高1米,宽0.8米。此外还有双钩阴刻 “唐仙遗迹”、“宾峨亭”、“慈光普照”。山上原有仙人山寺,始建于唐代,明崇祯十五年重建,后毁,清代又重建。寺内曾有“铁瓦塔”,民国初的赵熙来此,应寺僧之请,题写山门楹联:“明月来投玉川子,晓云遮尽仙人山”。今寺庙已毁,山门犹在,门檐刻有“仙梵花宫”。仙人山东面有仙人床,床上刻有一尊睡佛。中共四川省委原宣传部副部长李亚群,解放前避难来到此,游览后写有七言绝句:“心事难凭雁字传,振衣千仞瞰人间。荒凉故国垂双泪,倦然书生又一年。岩石杳无仙子迹,河山犹剩夕阳天。流离未敢轻生死,道路漫漫且向前。” 1993年9月,仙人山造像题刻列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刀寨在双古镇白果村、五桐村、烟坡村交界处,南宋宝佑五年始建,因山巅卷曲,酷似刀锋朝天的一柄板斧,故名“大刀寨”,今存南寨门及部分寨墙。寨门阴刻“友信”二字,其拱门刹尖石阴刻“宝祐丁已季冬吉日书”,寨内崖壁上有赵熙关于大刀寨来历的崖刻。据史书记载,南宋端平二年(1253)以后,蒙古军队猛攻四川,荣州也遭兵灾,各地纷纷建寨自保,以避兵祸。大刀寨就是这个时候修筑的。二十年后,南宋灭亡,大刀寨成为四川人民抗击蒙元武装进攻的历史实物见证之一。寨上怪石嶙峋,千姿百态,有的像人、有的像马、有的似虎、有的似蛙、有的像鸟、有的似虹……登寨游赏,让人目不暇接。1993年9月,大刀寨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曾天瑞墓在双古镇高跳村一组(现已并入朱家河村)。曾天瑞(1731~1820),荣县人,其父曾性慢“湖广填四川”时,从江西迁来四川,先在仁寿东林乡,后迁来荣县。墓葬早年被盗,1988年清理出土《曾氏谱采》石碑3块。该墓墓室高大,长6.7米,宽3米,高3.2米。中间有石椁,长3.7米,宽1.8米,高1.8米,厚0.35米,除椁门外,全用整块石板组成。墓门壁和椁门壁上分别镌刻《曾氏先代源流》,《曾氏源流》,此外墓室和石椁壁上还刻有“双凤朝阳”图案和诗词等。曾天瑞墓,其墓室规模宏大,石椁用3块巨石组成,这在清代荣县仅见,具有研究价值。1996年,荣县人民政府定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牛峰山位于喻家沟村十二组,古名云台山,海拔约800米,相对高度400米。因其山形蜷曲,状似一只头东尾西的卧牛,因而取名牛峰山。登山细看,牛头、牛尾、牛角、牛乳、牛眼、牛鼻、牛舌……样样俱全,栩栩如生。奇怪的是:牛乳上各有一泉,大旱不枯,水涝不溢,人称牛奶水。牛尾巴下,也有一股泉水,常年不断,叮咚有声,人称牛尿水。《荣县志》载,清咸丰三年(1853),在牛峰山上建牛峰寨。寨有五门,四门凿于悬崖绝壁之上。据《牛峰寨志》记载:“窃此寨为历来避乱之所,山势陡峻,水源繁滋,为邑中第一险隘。”“嘉庆、咸丰年间,两奉上喻培修,计费八万余金。李蓝之乱,井乐犍威资宜隆富八县绅民,住寨避贼者二千余家,人丁不下三万。”牛峰寨已毁,断垣残壁诉说着往昔的兴盛。牛峰寨上,还有脍炙人口的“牛峰八景”。

干龙洞,坐落在山峦起伏的丛山脚下,距离优质茶叶之乡的荣县双古镇政府所在地约13公里,距离荣县县城30公里,一条从双古镇通往东兴镇的盘山公路就从干龙洞的门前的溪沟边通过。干龙洞“生”在一座垂直高度约1000米的大山脚下,此山与四周的山峦一样,过去曾是丛林密布,洞口门前曾是一条常年不干枯的溪流,从大山深处流出的溪水清澈透底,一直流向双古镇融入奔流不息的越溪河内。洞口高约30余米,宽8米有余,呈规则的长方形,洞口右方,还有一根力举万吨的石柱子独撑着这扇巨大的石门,在皓月当空的夜晚,远远看去就像一个威力无比的彪形武士,手持雪光闪闪的宝剑看守在这里,洞口的左边方,有一块独立的巨石,就像一只嘶哑咧嘴的猛犬,咆哮着无人敢接近。

文化·名人

李锟(1917-),双古镇牛峰寨人,黄埔军校第十九期学生。安徽省诗词学会及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著有诗集《牛峰卷耳》(关于诗集的名字,李老说:家乡四川荣县牛峰寨有野菜,其幼苗似问号,似人耳。《诗经•周南》有“采采卷耳”之句,因借以为名)等。自1940年在奔赴军校的路上,第一首诗《赴成都途中和友人诗》后,一致笔耕不辍,写下近千首诗词。2000年以后获“国学十年明珠艺术家”、“中华诗发展杰出贡献奖”等荣誉。

荣县双古中学,前身是由曾任西南司法部长、省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的但懋辛等人,于1938年在牛峰山创办的“存仁中学”。解放后,曾名“四川省荣县第四中学”、“荣县牛峰中学”。1975年由牛峰山迁至双古镇梧桐村老铁厂,定名为“四川省荣县双古中学校”。1995年经省验收合格为达标高完中。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荣县志》记载,牛峰山本无峰,因山形似一头颈肉隆起的封牛。“封”同“峰”故名。牛头东望亮洞山,因山有洞,状如满月,俗称“犀牛望月”。牛尾迤逦向南,如休眠,有“眠牛”之说。清咸丰三年(1853)在山上建牛峰寨。寨有五门,四门凿于悬崖绝壁。

牛峰八景

山上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居住此山的前人们,在她丰韵的身上找到了八大美景:

凤林秋月 在山寨炮楼的凤林湾,也就是形似牛尾巴的地方,昔日树林茂密,异鸟群居,尤以野鸡、山甲(鸟名)特多。鸟羽艳丽,美若凤凰,故名“凤林”。传说秋高气爽,月明星稀时,绣针坠地亦能拾取。故称为“凤林秋月”。随着近年来的封山育林,这里的林木也正茁壮成长,林中迎来不少各类飞鸟翩翩起舞。

翠献清音 牛尾突兀处,也就是形似牛拉尿的地方,山上翠竹掩蔽,山下清泉长流。水清冽,味甘美;流水淙淙,声如鸣琴,清脆悦耳,故名“翠献清音”。如今,这里依然清澈的山泉水,从山崖上流下峭壁。

哨楼雾雨 在山最高处,也就是牛的脊梁处,原有一哨楼,常有云雾缭绕。雾浓必有雨,哨楼时隐时现,故称“哨楼雾雨”。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如今,那个地方也经常是云遮雾绕的,有的时候看到升腾的云雾就环绕在山脊上,特别好看。

天桥霁雪 牛颈为全山最狭窄处,下有山洞,形成天然桥梁。隆冬季节,漫山雪飘,此处虽高,却无积雪,故名。

公局晴曦 牛峰寨管理寨务的存仁局,简称“公局”。八字粉墙,大门内庭开阔,左“待月楼”,右“醉墨轩”,门临石阶三十多级。旭日东升,晨曦朗照,停立门前,放眼了望,胸襟开阔,视紧遥远,故称“公局晴曦”。当地村民介绍,由于过去是富豪人家在这山上居住,所有的金银财宝都集中存放在这里,解放后,在挖地耕种时,还曾挖到一罐一罐的银元。

牛乳香浓 牛肚乳房处,崖泉浸溢,沿流成渠,常年不竭,久旱不减,淫雨不汤。水清甜香浓,可供数千人饮用,故名。

地利薰风 牛峰寨五门中,以地利门最险,门分上下两道:下门为石墙木棚(已毁),上门凿穿悬崖而成,并置铁盖门。进门有石梯一百多级,两侧莓苔满壁,常年滴水,雾气不散。即使酷暑,仍感凉风习习。门内阴刻“飞泉满青天”,门外刻“地利薰风”。

白屏晚照 牛头处有一段光滑崖壁,呈灰白色,状如屏风。月光照其上,一里外的磨子沟,映得分外明亮,故称“白屏晚照”。

牛峰传说

85岁的梁汉学与70多岁的范福有,都是退休教师,也是潜心收集、整理牛峰山相关历史资料,组织双古镇老年协会创作《牛风情》的痴迷者,记者通过对他们的采访和查阅收集的历史资料,看到了牛峰山的变迁,听到了牛峰山神话般的传说故事。

牛峰山,由于四周峭壁凌空,面积较宽,建房有地;山上又有丰富的泉水,加上有塘蓄水.只要囤粮丰富,水和蔬菜,可长期供应上万人.据《牛峰寨志》记载:“窃此寨为历来避乱之所山势陡峻水源繁滋为邑中第一险隘”。“自前明迄今历遭兵燹附近六县赖此寨以存活者先后约数万人”。“嘉庆咸丰年间两奉上喻培修计费八万余金李蓝之乱井乐犍威资宜隆富八县绅民住寨避贼者二千余家人丁不下三万”。

太平天国后期李蓝起义时,牛峰寨山湾一边三四华里,屋舍相连,有如市街,晚上万家灯火,热闹非常。自贡大安寨险些被破,而牛峰寨却稳如泰山。

牛峰寨未有传闻曾被攻破过。现存《寨志》中还载有“相传献贼入川时里人筑寨于此被围半载无可如何牵母彘于观音岩或人和门等处不时按之作声。贼曰:“彼倘肉食几时能破,”遂解围去今沙坝嘴崖下有五灶形大小不一即贼人炊窜处也故名五眼灶云”。据《张献忠传论》知,张献忠当算个善战的军事家,他有一批谋士,又备有快马,他攻城往往出其不意,难以抵敌,而牛峰寨乃围半年,未破而去。牛峰寨之牢不可破,远胜州府城池。

传说中,张献忠带兵围攻这里时,山寨未能攻破,因为山上的人赶着几头猪跟着山脊跑,并有意将猪打得嚎叫,让山下张献忠的军士们感到山上人不愁吃,围困的目的难以达到;同时,山寨上的人有意编织了一双2尺多长的草鞋,然后把鞋底磨光扔于山下,让张献忠的军士感到山上的人高大无比,难以取胜,因而只好退兵。

牛峰山不但有天然险阻,而且其筑寨工程,也十分浩大。其周围近6千米长的岩边,凡寨上稍感不放心处,即下剐上砌,造成悬崖绝壁,固若城墙。多处岩边有寨墙,砌墙条石厚0.45米或0.60米,墙高一般1.5米左右,当严防处则高达十米八米。墙上绋有城垛。有寨墙处,不远有哨棚一座,用于守夜,用于巡查。观音岩、地利门及人和门等处,修有炮台。牛背最高处,修有三层楼的哨楼一座。原有天时门、地利门及人和门三道寨门。

牛峰寨也不是富豪们理想的天堂。一般人认为,该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寨门一关,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实事并非如此。《牛峰寨志》记:“皆寨不患明攻只患暗袭,暗袭唯暗中吊人上山一法耳。吊得二三百人上山,当众人睡梦之中,振臂一呼,老幼妇女,谁敢出敌,祗闻彼此呼号耳。即有壮丁,练成武艺,亦黑夜中,寻衣觅刀仓皇无措而彼奋力杀来,一人可敌十人,二三百人可敌二三千人,真决雍溃堤无能为力矣”。

牛峰寨财富极丰,也引起官府垂涎。在咸丰三年,正是洪秀全起义早期,荣县知事赵友泰以牛峰寨私造武器为由,关押寨区团总朱国章兄弟。又以县库代保箱笼为名命将寨上箱笼入县库。出库时短少牛峰寨箱笼五十多支。寨上兴师动众,官司打到布政司,还有荣县一进士延误入京受官之期而奔走,案悬两年多,赵知事调任安岳。放回团总,寨人即庆幸。

登上牛峰山高处,遥望无际的天边,心情倍感舒畅。站在山峰上,梁汉学老人擦了擦额上汗水后,深情的回忆了牛峰山上创办学校的来历和他耕耘牛峰学校的每个春夏秋冬。

他回忆道,1937年,日寇侵占华北,又进攻上海,国人大为振惊,深痛缺枪炮、缺飞机、坦克、缺乏科技人才。当时有志之士赖君奇,但懋辛、邹古元、魏佐臣等,倡议拿出部分寨款,办一所私立中学,以补我县西北路无中学之缺,使西北路学子,就近有中学可上,也好培养一批抗日人才。

此议被采纳后,选出了以赖君奇为董事长,但懋辛为副董事长(名誉董事长)的董事会,胡善权为校长。1938年开始建校。1939年春招收第一批学生200人。牛峰寨管理局名存仁局,存仁局办的中学命名存仁中学,简称存中。

梁汉学老人回忆说,学校的校址是赖君奇亲自选择的。学校的教室正座在牛头上,校门对着牛尾巴。由于董事长威望高,聘到的教师学历和水平都甚高。教风严谨,教学质量高。抗日气氛也很浓。在教师中,先后有中共地下党员朱彻明、程觉远、刘一先等等,成为当时我县西北路的重要据点。在我县知识界,好些人略知存中是所进步学校。由于警惕性高,加上人心所向,学校的国民党员也以知之为不知等原因,故存中的地下党组从未遭到过破坏。发挥了历史的作用。

梁学汉介绍,由于学校学风好,教学质量高。学生以艰苦朴素见长,加上牛峰群山环抱,牛乳飘香,校园清雅,苍松入云,又有牛峰八景,名人题刻等,是一处文风很盛的风景名胜区。古云:山青水秀出文人,牛峰山正应于此。由于存中甚为有名,冯玉祥将军1943年到自贡、荣县筹款抗日时,还专程到牛峰山鼓励师生,赠赖君奇先生“诲人不倦”字幅,但懋辛先生又多次到牛峰山看望师生,使学校越办越好。成为名校后,除本地外,自流井、贡井、荣县邻近县,来的学生也不少。从1939年到1949年,先后培养了初中学生二千多人。在缺人才的时期,这二千多初中学生的作用就很显著。再到迁校的1975年,总共培养了初高中学生八千人之普。数千学生分赴全国各地,报效祖国,起到了一些顶梁柱的作用,使先辈们的办学遗愿得以实现。

梁汉学回忆当时在山上办学的情景说,那时候啊,这山上可不像现在这样冷清哟,白天晚上,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这幽静的山谷里,这里不愧是教育育人的好地方,但由于当时不通公路,师生的生活资料、学习资料搬运成了一个大问题,因而不得不搬迁,我们在这里执教多年的老教师,常常惦念着这里,几乎每年都要上山来一两趟,怀旧呀!梁大爷还介绍,由于学生宿舍和教室在山上,但运动场在山脚小,上体育课就要下山,上完课又跑回山上,学生们经常这样运动,体力十分强,每每开运动会,牛峰山的长跑之类的项目都是好成绩。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特 产

双古镇地下矿藏丰富,有煤、铁、硫磺、石灰右、天然气等。近年来,双古镇大力发展茶叶种植,目前有茶园面积3万7千多亩,是川南有名的茶叶生产基地。

乡村掠影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双古街道/摄影@史美和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双古中学/摄影@史美和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牛峰山/摄影@虞尚君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流经双古的越溪河/摄影@史美和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仙人山小庙/摄影@史美和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仙人山人文遗迹/摄影@史美和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远眺大刀寨/摄影@史美和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荣县乡镇|古堡寨冠绝川南、人文景点丰富、茗茶之乡——双古镇

▲曾天瑞墓/摄影@史美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