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聯合創始人:再窮,也要待在富人堆里!

據外媒報道,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前合夥人保羅·艾倫於上週去世,享年65歲。


微軟聯合創始人:再窮,也要待在富人堆裡!



說起微軟,大家想到的只有比爾·蓋茨,殊不知,保羅·艾倫所做的貢獻並不比蓋茨少:

他說服蓋茨從哈佛大學退學,隨後共同創立微軟;他給微軟公司取了“Micro-Soft”的名字;他設計出有兩顆按鈕的鼠標,這是我們現在所用的鼠標的雛形。


連比爾·蓋茨都說:“如果不是艾倫,我不會有今天。”

然而,由於和蓋茨意見不合,他早早就離開了微軟,但即便如此,他得到的回報也足夠豐厚:

他持有微軟28%的股份,身家超過200億美元,全球排行第44位!

曾有人說,保羅·艾倫是一位“一不留神成了億萬富翁”的人。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翻閱了保羅·艾倫的大量資料,真相其實是:

想要成功,就要待在富人堆裡!


老闆成了世界首富

自己也身家200億美元


保羅·艾倫出生於1953年,在西雅圖北部的湖畔中學讀書時,14歲的他認識了12歲的比爾·蓋茨。

兩個人都對計算機編程情有獨鍾,因此一拍即合,很快就成為好朋友。


微軟聯合創始人:再窮,也要待在富人堆裡!



一幅照片記錄了兩人在湖畔中學編程的情景:

艾倫穿著條絨西裝坐在編程機前敲下命令,穿著格子襯衫的蓋茨則瘦弱得像個小學生,專注地站在一旁看著艾倫。

看起來,比蓋茨大2歲的艾倫,是更成熟的一個人,但事實是,艾倫緊跟著蓋茨的步伐,才有最後的成功。

艾倫的父親是大學圖書館管理員,家庭條件非常一般,但他的父親堅信,要成功,就要盡力和成功的人待在一起。

因此,一家人節衣縮食,支付高昂的學費,讓艾倫進入著名的私立學校湖畔中學讀書。

也是在這裡,保羅·艾倫認識了比爾·蓋茨。

比爾·蓋茨,父親是華盛頓州律師協會的主席,一家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

這樣的家庭背景對比爾·蓋茨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蓋茨從小就很喜歡父親給他訂閱的《財富》雜誌,“很虔誠地閱讀它”。

有一次,蓋茨拿著《財富》雜誌問艾倫:“你覺得經營一家世界五百強企業是什麼樣子?”

艾倫說他不知道,蓋茨說:“也許我們將來會有自己的公司。”

說這話時,比爾·蓋茨才13歲。

多年以後,艾倫在自己的自傳中回憶起這段往事,略帶心酸地說:

“這就是一個圖書管理員的兒子和一個律師的兒子之間的差別。”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保羅·艾倫看到了比爾蓋茨身上的潛力,蓋茨的技術、野心、視野還有家庭背景,都能確保他以後能做成一番大事業。

因此,自己要做的,就是緊緊“抱住蓋茨的大腿”,這樣他成功了,自己也能成功。

所以,他們很快就達成合作默契:

保羅·艾倫負責出謀劃策,蓋茨聽了艾倫的設想,然後提出質疑,然後得出一個最佳主意,然後付諸實施。

在一個公司裡,誰負責出主意的?員工。

在一個公司裡,誰會提出質疑?誰會拍板最後的方案?老闆。

所以,從很早的時候開始,艾倫和蓋茨已經是“員工-老闆”的合作關係,雖然名義上是合夥人,但實際主導者是比爾·蓋茨。

可以說,保羅·艾倫的成功很簡單,他從小就看到了比爾·蓋茨的潛力,深信他以後能做出一番事業,自己要做的,就是緊跟他的步伐,最後自然能成功。

果不其然,兩人一起創立了微軟公司,比爾·蓋茨連續15年成為世界首富,保羅艾倫也成為了世界上最有錢的50人,身家200億美元。


想成功

你就要和成功者待在一起!


這就是富人朋友對一個人的影響,正如猶太經典《塔木德》中有一句話:

和狗生活在一起,你只會學會嚎叫;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就能學會撕咬。

中國也有一句老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之所以費勁心思也要三遷,不就是因為不想讓孩子被周圍的環境影響嗎?

在現實生活中,稍微細心一下你就會發現:

醫生的朋友,通常也是醫生;老師的朋友,通常也是老師;老闆的朋友,通常還是老闆;億萬富翁的朋友,通常也是億萬富翁。

你的朋友,決定了你的人生,因為你的朋友,往往代表著你的平臺、你的視野,還有你人生的目標。

因此,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吧!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有錢人,無論你有多窮,都要堅持站在富人堆裡。

窮人只有站在富人堆裡,汲取了他們致富的思想,比肩他們成功的狀態,才能真正實現致富的目標。

如果一個窮人生活在富人堆裡,他耳濡目染了富人的思維方式和處事方式,慢慢地就會脫離貧窮這個階層。


微軟聯合創始人:再窮,也要待在富人堆裡!



但總有不少人,排斥和富人交往,總喜歡和窮親戚往來,不是因為和窮親戚們有多熟,而是因為自己在窮親戚面前,還能找回點自信。

久而久之,這樣的人,心態成了窮人的心態,思維成了窮人的思維,做出來的事業,就是窮人的事業。

問題是,窮人能有什麼事業可言?


想要抱緊大腿

你還要做到這2點


有人或許會說,我這麼窮,富人為什麼要和我待在一起?

首先,你必須明確兩點事情:

1、想和富人待在一起,自己也要牛,至少不能一無是處

上面說的保羅·艾倫,雖說是他抱著比爾·蓋茨的大腿,但他自己也很厲害。

首先,他對技術很精通,是一個有名的程序員,蓋茨的編程能力也比不上他;

其次,他對技術的潮流也很敏感,當初正是他看到了個人計算機的趨勢,說服蓋茨從哈佛退學,一起辦公司。

後來蓋茨也承認:

“如果不是艾倫當時描繪的藍圖打動了我,也許我還會呆在大學裡,那麼以後所有的故事就都不會發生了。”

和牛人在一起的人,不會差到哪裡去?所以,先修煉好內功,然後和你身邊的牛人靠近,慢慢也能成為和他們一樣厲害的人。

2、不一定要靠近富人,也可以靠近有潛力的人。

要成功,也不一定和已經成功的人在一起,也可以和那些想要成功,也有很大機會成功的人待在一起。

畢竟,如果你什麼都沒有,技能也不多,那些功成名就的人離你實在太遠了,你想接近也沒辦法。

那麼,你能靠近的,最好就是你那個階層裡面的佼佼者。

比如,如果你在讀書,請和班裡的學霸多靠近;如果你在做生意,請和你那個領域做得最好的老前輩多學習;如果你在上班,那公司裡面誰最有能力,誰最上進?靠近他準沒錯。

大家都差不多,但他更有可能成功,那相信他、向他學習準沒錯。

舉個馬雲和馬化騰的例子,當年馬雲和馬化騰創業,一窮二白,啥都沒有,為啥那麼多人追隨他們?

因為這些人深知,馬雲和馬化騰不是一般人,哪怕現在什麼都沒有,以後也是值得追隨的人。

馬雲自不多說,演講能力一流,自帶能讓別人信服的才能,更重要的是他在困難表現出來的堅韌,無論有多困難,他都沒有想過放棄。

作為員工,看到這樣的老闆,自然士氣高漲,再困難也能跨過去。

馬化騰,雖然為人內向,卻是個一流的產品經理,他推動著騰訊的產品更新迭代,先後打敗MSN、盛大等對手。

也只有這樣的人,才有足夠本事帶領一家公司往前走。


把跑道放在飛機上

讓飛機帶著你向前


因此,道理很明顯了:

人生就是一條跑道,每個人都在上面玩命往前跑,聰明人都懂得,要選擇一個有衝勁、想成功的人去跟隨。

這樣一來,就等於你把跑道放在了飛機上,你在飛機上跑,飛機帶著你跑,別說一日千里,數千裡都不是問題。

而另一些人,沒有找準人生的跑道,別說往前走,不跑錯方向就已經不錯了。

人這一輩子,想要成功,找到值得追隨的人去追隨,真的很重要。

願你也能找到那個能帶著你成功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