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联合创始人:再穷,也要待在富人堆里!

据外媒报道,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前合伙人保罗·艾伦于上周去世,享年65岁。


微软联合创始人:再穷,也要待在富人堆里!



说起微软,大家想到的只有比尔·盖茨,殊不知,保罗·艾伦所做的贡献并不比盖茨少:

他说服盖茨从哈佛大学退学,随后共同创立微软;他给微软公司取了“Micro-Soft”的名字;他设计出有两颗按钮的鼠标,这是我们现在所用的鼠标的雏形。


连比尔·盖茨都说:“如果不是艾伦,我不会有今天。”

然而,由于和盖茨意见不合,他早早就离开了微软,但即便如此,他得到的回报也足够丰厚:

他持有微软28%的股份,身家超过200亿美元,全球排行第44位!

曾有人说,保罗·艾伦是一位“一不留神成了亿万富翁”的人。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翻阅了保罗·艾伦的大量资料,真相其实是:

想要成功,就要待在富人堆里!


老板成了世界首富

自己也身家200亿美元


保罗·艾伦出生于1953年,在西雅图北部的湖畔中学读书时,14岁的他认识了12岁的比尔·盖茨。

两个人都对计算机编程情有独钟,因此一拍即合,很快就成为好朋友。


微软联合创始人:再穷,也要待在富人堆里!



一幅照片记录了两人在湖畔中学编程的情景:

艾伦穿着条绒西装坐在编程机前敲下命令,穿着格子衬衫的盖茨则瘦弱得像个小学生,专注地站在一旁看着艾伦。

看起来,比盖茨大2岁的艾伦,是更成熟的一个人,但事实是,艾伦紧跟着盖茨的步伐,才有最后的成功。

艾伦的父亲是大学图书馆管理员,家庭条件非常一般,但他的父亲坚信,要成功,就要尽力和成功的人待在一起。

因此,一家人节衣缩食,支付高昂的学费,让艾伦进入著名的私立学校湖畔中学读书。

也是在这里,保罗·艾伦认识了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父亲是华盛顿州律师协会的主席,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

这样的家庭背景对比尔·盖茨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盖茨从小就很喜欢父亲给他订阅的《财富》杂志,“很虔诚地阅读它”。

有一次,盖茨拿着《财富》杂志问艾伦:“你觉得经营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是什么样子?”

艾伦说他不知道,盖茨说:“也许我们将来会有自己的公司。”

说这话时,比尔·盖茨才13岁。

多年以后,艾伦在自己的自传中回忆起这段往事,略带心酸地说:

“这就是一个图书管理员的儿子和一个律师的儿子之间的差别。”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保罗·艾伦看到了比尔盖茨身上的潜力,盖茨的技术、野心、视野还有家庭背景,都能确保他以后能做成一番大事业。

因此,自己要做的,就是紧紧“抱住盖茨的大腿”,这样他成功了,自己也能成功。

所以,他们很快就达成合作默契:

保罗·艾伦负责出谋划策,盖茨听了艾伦的设想,然后提出质疑,然后得出一个最佳主意,然后付诸实施。

在一个公司里,谁负责出主意的?员工。

在一个公司里,谁会提出质疑?谁会拍板最后的方案?老板。

所以,从很早的时候开始,艾伦和盖茨已经是“员工-老板”的合作关系,虽然名义上是合伙人,但实际主导者是比尔·盖茨。

可以说,保罗·艾伦的成功很简单,他从小就看到了比尔·盖茨的潜力,深信他以后能做出一番事业,自己要做的,就是紧跟他的步伐,最后自然能成功。

果不其然,两人一起创立了微软公司,比尔·盖茨连续15年成为世界首富,保罗艾伦也成为了世界上最有钱的50人,身家200亿美元。


想成功

你就要和成功者待在一起!


这就是富人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正如犹太经典《塔木德》中有一句话:

和狗生活在一起,你只会学会嚎叫;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就能学会撕咬。

中国也有一句老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之所以费劲心思也要三迁,不就是因为不想让孩子被周围的环境影响吗?

在现实生活中,稍微细心一下你就会发现:

医生的朋友,通常也是医生;老师的朋友,通常也是老师;老板的朋友,通常还是老板;亿万富翁的朋友,通常也是亿万富翁。

你的朋友,决定了你的人生,因为你的朋友,往往代表着你的平台、你的视野,还有你人生的目标。

因此,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吧!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有钱人,无论你有多穷,都要坚持站在富人堆里。

穷人只有站在富人堆里,汲取了他们致富的思想,比肩他们成功的状态,才能真正实现致富的目标。

如果一个穷人生活在富人堆里,他耳濡目染了富人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慢慢地就会脱离贫穷这个阶层。


微软联合创始人:再穷,也要待在富人堆里!



但总有不少人,排斥和富人交往,总喜欢和穷亲戚往来,不是因为和穷亲戚们有多熟,而是因为自己在穷亲戚面前,还能找回点自信。

久而久之,这样的人,心态成了穷人的心态,思维成了穷人的思维,做出来的事业,就是穷人的事业。

问题是,穷人能有什么事业可言?


想要抱紧大腿

你还要做到这2点


有人或许会说,我这么穷,富人为什么要和我待在一起?

首先,你必须明确两点事情:

1、想和富人待在一起,自己也要牛,至少不能一无是处

上面说的保罗·艾伦,虽说是他抱着比尔·盖茨的大腿,但他自己也很厉害。

首先,他对技术很精通,是一个有名的程序员,盖茨的编程能力也比不上他;

其次,他对技术的潮流也很敏感,当初正是他看到了个人计算机的趋势,说服盖茨从哈佛退学,一起办公司。

后来盖茨也承认:

“如果不是艾伦当时描绘的蓝图打动了我,也许我还会呆在大学里,那么以后所有的故事就都不会发生了。”

和牛人在一起的人,不会差到哪里去?所以,先修炼好内功,然后和你身边的牛人靠近,慢慢也能成为和他们一样厉害的人。

2、不一定要靠近富人,也可以靠近有潜力的人。

要成功,也不一定和已经成功的人在一起,也可以和那些想要成功,也有很大机会成功的人待在一起。

毕竟,如果你什么都没有,技能也不多,那些功成名就的人离你实在太远了,你想接近也没办法。

那么,你能靠近的,最好就是你那个阶层里面的佼佼者。

比如,如果你在读书,请和班里的学霸多靠近;如果你在做生意,请和你那个领域做得最好的老前辈多学习;如果你在上班,那公司里面谁最有能力,谁最上进?靠近他准没错。

大家都差不多,但他更有可能成功,那相信他、向他学习准没错。

举个马云和马化腾的例子,当年马云和马化腾创业,一穷二白,啥都没有,为啥那么多人追随他们?

因为这些人深知,马云和马化腾不是一般人,哪怕现在什么都没有,以后也是值得追随的人。

马云自不多说,演讲能力一流,自带能让别人信服的才能,更重要的是他在困难表现出来的坚韧,无论有多困难,他都没有想过放弃。

作为员工,看到这样的老板,自然士气高涨,再困难也能跨过去。

马化腾,虽然为人内向,却是个一流的产品经理,他推动着腾讯的产品更新迭代,先后打败MSN、盛大等对手。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足够本事带领一家公司往前走。


把跑道放在飞机上

让飞机带着你向前


因此,道理很明显了:

人生就是一条跑道,每个人都在上面玩命往前跑,聪明人都懂得,要选择一个有冲劲、想成功的人去跟随。

这样一来,就等于你把跑道放在了飞机上,你在飞机上跑,飞机带着你跑,别说一日千里,数千里都不是问题。

而另一些人,没有找准人生的跑道,别说往前走,不跑错方向就已经不错了。

人这一辈子,想要成功,找到值得追随的人去追随,真的很重要。

愿你也能找到那个能带着你成功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