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尚方寶劍「殺傷力」有多大?帶你讀懂影視劇中的雷人誤區

在看很多電視劇中尤其是宋朝和明朝相關的影視劇,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忠臣被奸臣陷害,就快要被人頭落地的千鈞一髮時刻,突然有一個人匆匆趕到並拿出一把劍,大喊一聲說“尚方寶劍在此,見劍如見天子,還不跪下。”頓時眾人跪下,忠臣最終得到解救,壞人也得到應有的下場。

又如在戲劇中,某一清官面對奸臣毫無辦法時,突然奇蹟般拿出一把寶劍,“先皇御賜寶劍,上打君不正,下打臣不忠。”話說這一把尚方寶劍是什麼劍,威力這麼大,可以打帝皇?

先了解一下尚方寶劍的來歷,據記載,秦漢時期有一個叫尚方的部門,是負責打造兵器的,但打造的兵器不是平常軍械,而是皇室御用的兵器,故打造的劍也叫尚方寶劍。通俗點來說,尚方寶劍就是皇帝的佩劍,在封建禮法的薰陶下,尚方寶劍附有皇權的色彩也就不難理解了。尚方寶劍一開始不叫尚方寶劍,在漢代叫做“尚方斬馬劍”,顧名思義銳利程度可以斬斷馬。

真實的尚方寶劍“殺傷力”有多大?帶你讀懂影視劇中的雷人誤區

《包青天》劇照_圖


在電視劇《包青天》中,為民除害的包拯就有一把尚方寶劍,每當奸臣有額外勢力保護不能執法時,就動用尚方寶劍就地正法。可以看出尚方寶劍斷案的一個特點就是案件主要證據確鑿,無需呈報皇帝,包拯可以便宜行事,先斬後湊,然而在這之前,尚方寶劍是沒有先斬後奏的權力的,僅僅是作為皇帝的佩劍,身份的象徵。古人喜歡佩劍,但不是你想佩就佩的,你得有資格,不是隨便抓把劍往身上一掛你就有面子了,佩劍也分三六九等,據考證,隋唐時期不同身份的人對其佩劍有了劃分,一品官玉劍,二品官金劍,三品官銀劍,等級再往下就是佩木劍了。

宋朝之前尚方寶劍都是帝皇作為賞賜物賜給有功之臣,沒有掌握生殺大權,那時的尚方寶劍還沒有什麼名氣,開始有名氣是在宋朝,趙匡胤黃袍加身後,建立宋朝,對一些高級將領御賜尚方劍,這些將領擁有“如朕親臨,違法專殺”的權力。據宋代《武經備要》記載:“本朝之制,大將每出討,皆給御劍自隨,有犯令者,聽其專殺。

”然而,宋朝對尚方寶劍的使用採取慎用、軍用的原則,權力也受到一定限制,如《宋史·陳執中傳》記載,趙匡胤賜大將曹彬尚方劍時吩咐:“副將以下,不聽命者可斬”,只可斬副將以下。


真實的尚方寶劍“殺傷力”有多大?帶你讀懂影視劇中的雷人誤區

宋朝的軍隊_圖


宋朝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經濟相當發達,但軍力孱弱,文官的級別比將官高,為防“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現象,大將領軍出征常常也派文官或宦官監軍,如果有一些將領還不聽監軍指揮,這時就要御賜的尚方寶劍出場了,監軍持有尚方寶劍可以代表天子發號施令,你武將有再大的能耐也沒辦法跟皇帝作對吧?除非不想混了,想造反。

在司法領域宋朝並不施行尚方劍,包拯使用的是龍頭鍘、虎頭鍘和狗頭鍘分別殺不同類型的罪犯,所以說包拯不會有尚方寶劍,更不會出現包拯憑藉尚方寶劍斬殺奸臣,只不過是人們一種理想化產物,影視劇渲染而已。


真實的尚方寶劍“殺傷力”有多大?帶你讀懂影視劇中的雷人誤區

忽必烈_圖


尚方寶劍真正開始象徵專斷權力是在元朝,忽必烈賜給道士張劉孫一把尚方寶劍專管祠事。鼎盛時期是在明朝“萬曆三大徵”時期,並逐漸形成一種制度,公元1592年,寧夏哱拜叛亂,萬曆賜尚方寶劍給魏學曾督戰,有便宜行事之權,組織和指揮都得到統一,此戰明軍完勝。此後尚方寶劍頻繁出現。

明朝和宋朝有很多相似之處,明朝也是文官權力較大,可以隨便彈劾武將。明朝後期,烽煙四起,內憂外患十分嚴重,既要鎮壓農民起義軍,又要防禦後金勁旅。然而明軍內部指揮卻十分混亂,各自為戰,很難起到效果,為了統一指揮,明朝通常派遣大學士統一指揮,這就是督師,大名鼎鼎的袁崇煥,孫傳庭就是督師之位。但那時很多將領擁兵自重,不會那麼容易就聽一介書生之語,所以明皇帝常常賜尚方寶劍增加督師威信,可以先斬後奏。但也不是意味著可以濫用職權,也要講究證據、法律,不能看誰不順眼就劈了他。袁崇煥的死因罪狀中有一條就是他利用尚方寶劍和矯詔擅殺了毛文龍。


真實的尚方寶劍“殺傷力”有多大?帶你讀懂影視劇中的雷人誤區

毛文龍與皇太極的書信_圖


尚方寶劍在很多朝代就有了,卻沒有成為一種制度,也僅限用於軍事,到了明朝卻成為了一種制度,一大部分原因在於前期鎮壓農民起義戰爭中所起的作用,吸引了明皇帝,到了崇禎時期,他企圖用這招殺手鐧挽救,頻繁賜劍,但對於病入膏肓的帝國來說已經無濟於事。

除了明、宋兩朝的尚方寶劍有一定的專殺能力之外,其它朝代的只是皇權象徵,清朝壓根就沒有尚方寶劍,但不可否認,很多人都將尚方寶劍作為正義的化身,希望擁有一把寶劍斬殺奸臣、小人,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電視劇中我們只看到清官有尚方寶劍,大奸大惡之人沒有。《前漢書》記載,朱雲上書皇帝說:“臣原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餘。”劉伯溫也說過:“先封尚方劍,按法誅奸贓。”

南宋的宋理宗時候太學生劉黻上書,要趕陳垓、蔡榮出朝廷,不然“異時雖借尚方劍以礪其首,尚何救於國事之萬一哉。”可見尚方寶劍已成為一些忠臣斬殺奸臣的理想寄託。

文:飛揚

參考文獻:《武經備要》《前漢書》《宋史》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