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城 · e訊」陳國強在藍田調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慢城 · e訊」陳國強在藍田調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藍田宣傳:

講藍田故事,品慢城生活↑歡迎關注

10月22日,副省長陳國強赴西安市藍田縣專題調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慢城 · e讯」陈国强在蓝田调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陳國強一行先後來到藍田縣灞源鎮移民搬遷安置社區、玉山鎮玉山移民搬遷安置社區,實地瞭解安置房建設、配套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等相關情況,並深入搬遷群眾家中詳細詢問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

「慢城 · e讯」陈国强在蓝田调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陳國強指出,當前我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重心已經開始由以安置項目建設為主轉為以促進搬遷群眾實際入住、穩定脫貧為主,要加快完善安置房基礎配套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大產業發展力度,確保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

「慢城 · e讯」陈国强在蓝田调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陳國強強調,各地各部門要嚴格執行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標準,強化問題導向,注重搬遷質量,切實防範超面積超自籌等問題;要加強社區服務管理和文化建設,創新服務方式,幫助搬遷群眾儘快融入新社區、適應新生活;要把培育產業發展作為易地扶貧搬遷的重要抓手,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社區工廠,積極拓寬就業扶貧渠道,全力確保搬遷群眾穩定增收、如期脫貧。

陝西日報 喬佳妮

藍田縣工作特點

1

全面加快工程進度

先後通過倒排工期,簽訂軍令狀、目標責任書;頒發“蝸牛獎”,督促後進;24小時全天駐點督查、檢查,全縣12個集中安置社區於2018年6月底全部達到入住條件。其中灞源鎮、玉山鎮集中安置社區被選為省“雙示範體系重點建設基地”。

「慢城 · e讯」陈国强在蓝田调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明確裝修標準,建設宜家社區

制定拎包入住標準嚴守“裝修不舉債”的原則等措施,制定《藍田縣移民搬遷拎包入住標準》,明確室內門窗、門鎖、地面、牆面、廚房、衛生間裝修裝飾標準,堅持統一標準、統一設計、統一裝修,實現了地平、牆白、燈明、門窗等全面到位,實現了群眾拎包入住。

「慢城 · e讯」陈国强在蓝田调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3

勞動兌換積分,建設和諧社區

為實現“扶貧”與“扶志”相結合,出臺《藍田縣移民搬遷對象勞動積分兌換傢俱辦法》,各鎮街對照此辦法依據地方實際,制定了相應的“愛心傢俱”積分管理辦法,明確勞動積分及積分兌換傢俱標準,同時明確自覺參加社區公益活動、主動幫助社區孤寡老人、協調化解鄰里矛盾糾紛等情況的分值,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慢城 · e讯」陈国强在蓝田调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完善社區自治組織,建設服務社區

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移民搬遷社區自治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社區自治組織建設的總體要求、規模,社區組織機構、職責、物業服務制度等內容。目前,全縣有集中安置社區的11個鎮均已建立了社區服務中心,積極探索社區管理服務體系。

「慢城 · e讯」陈国强在蓝田调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5

全面完善配套設施,建設宜居社區

“十三五”期間,全縣12個集中安置社區,其中8個靠近城鎮,安置社區附近醫療、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配套齊全,避免了重新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及資源浪費。同時,堅持安置房與基礎配套建設同步進行,一次性完善水、電、路、訊等工程,實現了小配套與安置房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在安置樓外側畫彩繪宣傳畫,將移民搬遷集中安置社區建成宜居社區。

「慢城 · e讯」陈国强在蓝田调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6

就近建設配套產業,打造宜業社區

結合各安置地實際,採取“社區+工廠”“政府合作社+企業+貧困群眾”“企業+貧困群眾”等模式,堅持“多條腿”走路,就近建設配套產業,確保群眾就近就業,打造宜業社區。同時,將“新房、新業、新環境、新服務”宣講到位,鼓勵先住帶後住,激發搬遷群眾的實際入住意願。

「慢城 · e讯」陈国强在蓝田调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源自|當代移民搬遷

點擊查看往期精彩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