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森林公安啓用無人機爲候鳥護航 打擊非法盜獵

本報訊(記者 於麗爽)在以往靠人巡的基礎上,今年,海淀森林公安首次採用無人機高空偵查,打擊非法盜獵,為過境候鳥保駕護航。今年截至目前,已查獲非法捕鳥工具約60具,刑拘3人,傳喚調查5人,救助鳥類約320只。

北京森林公安启用无人机为候鸟护航 打击非法盗猎

昨天,在西山腳下,海淀森林公安民警使用無人機對轄區進行巡查。本報記者 饒強攝

位於海淀北部地區的翠湖溼地是候鳥遷徙的中轉站。眼下是候鳥遷徙季節,溼地裡秋色怡人,一片靜謐,只有嘰嘰啾啾、遠遠近近的鳥叫聲不絕於耳,還有忽然傳來的鳥兒起飛、嬉戲的撲稜撲稜聲。在這個鳥類天堂周邊、溼地公園外圍,卻有一張張非法盜獵的大網,正等著它們。

紅靛頦、沼澤山雀、黃雀、小鵐鳥、煤山雀、繡眼、鴉雀……這些都是北京常見的候鳥,也是北京人最愛養的鳥,所以也是盜獵者最喜歡非法捕捉的鳥。

“提籠架鳥是老北京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喜歡養鳥、賞鳥的人很多。加上近年來興起的放生熱,導致鳥兒像藝術品一樣,價格被黑市給炒起來了。過去十幾、幾十塊錢一隻鳥,現在能賣好幾百。一個粘鳥的人一天掙個上千元玩兒似的,所以非法盜獵屢禁不絕。”鳳凰嶺森林公安派出所所長閆巖說。

現在粘鳥的手段也越來越多。過去架個網,拿一隻活鳥當誘餌,只能引誘同類鳥撞網。現在有了誘鳥機,可以播放各種鳥叫聲,能吸引各種各樣的鳥兒撞網。過去只用網,現在還有下夾子的、用藥的。過去的網線粗,現在細到肉眼幾乎看不見。

以往,森林公安打擊非法盜獵,全靠人巡。導致發現難、進入難、取證難。今年,海淀森林公安引入科技手段,首次採用無人機高空偵查。為此,海淀森林公安還專門在翠湖溼地及周邊15公里範圍內以及大西山沿線申請了空域。

今年3月,無人機開始上崗。經過反覆試驗,隊員們總結,飛行高度在15米至18米之間,高空偵查效果最好。無人機起飛一次飛行40分鐘,每天最多可起飛5架次。“它飛一次巡視的範圍,夠人巡走四五個小時。”閆巖說。而且,人巡進不去的地方現在能進去了;人巡看不清的無人機的照片也能清晰記錄。

危害更大的是專業粘鳥用於販賣的。前不久,鳳凰嶺森林公安派出所接匿名舉報,在稻香湖路東側一灌木林裡發現了三張粘網,網上纏裹著數十隻北京市級保護的野鳥活體及死體。民警在周邊一個窩棚裡,發現一男子馮某存在重大作案嫌疑,經盤問,馮某供認不諱。馮某因涉嫌非法狩獵罪被北京市森林公安局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被獵捕的野生鳥也被民警送往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救治。

北京市森林公安局提醒,我國《刑法》第341條第2款規定:“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不論出於經濟目的還是個人消遣,違法捕獵候鳥都將嚴懲。市民如發現粘網捕鳥等非法獵捕行為,可撥打12119舉報。

(原標題:森林公安啟用無人機為候鳥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