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骂」孩子?

如何「骂」孩子?

育儿的历史观

我们爹妈那个年代,从小打到大,根本没什么科学育儿,全是想当然,有一句「棒下出孝子」就算是指导思想,可结果呢?很明显那一代人大多都易怒,偏激,不好沟通………

而我们这一代呢,又是走极端的一代,不少人小时候是被爷爷奶奶宠出来的,宠到极端就是放纵,缺乏管教,心理脆弱,所以我们这代人大多玻璃心,妈宝男/女,没主见……

终于终于,养育孩子的责任降临到我们这代身上,究竟能培养成什么样…我是不太乐观。

为什么不乐观,就因为看满街的熊孩子捣乱!

有随地大小便的。

有在动车上上蹿下跳的。

有在书店乱喊乱叫的。

小一点的孩子还能理解,可大一些是一样肆无忌惮,那就是父母管教出了问题。

如何「骂」孩子?

孩子是该管教的

从心理发育角度来说,孩子3岁前还听不太懂道理,你跟他说的太复杂,他可能马上就忘记,有时候直接告诉他不可以,不行,会更简单有效。而到了3岁后,你就可以解释原因(也不能太复杂),比如告诉孩子玩火有危险,就足够了。不要解释玩火会烧房子,然后我们都没地方住了,等等等等,编很复杂的故事。

但是!如果多次说明原因,孩子还继续犯错,引入惩罚是有必要的。

这个惩罚不是打,可以骂,但平静中断法更有效。

关于平静中断法,我有一篇文章具体讲,大家可以去翻出来看看。

平静中断法

可很多妈妈方法掌握了,可其中一些要点,经常被忽略。因此经常造成效果差,孩子记仇等等不良后果。今天靠谱爸爸就来教大家,骂孩子的几个要点。

如何「骂」孩子?

如何骂孩子?

事后安慰原则

古人讲究打一下孩子,给一颗甜枣吃,这也是有科学依据的。孩子受到责罚,很可能产生叛逆,记仇的心理,很可能因为一次责罚而认为父母不再爱他。但如果在责罚过程中太过轻柔温柔,又可能让孩子搞不清自己是不是犯错。

因此这个度要把握好。比如孩子屡次玩插座等危险品,你可以先严肃的告诉孩子不可以,然后平静中断惩罚,等孩子哭过闹过停下来以后。抱一抱孩子,告诉孩子自己是爱他的。

这样可以避免孩子走向叛逆,记仇的弯路。

如何「骂」孩子?

全家一致原则

有些家庭喜欢在孩子面前唱红白脸,明明爸爸严肃的批评了孩子,妈妈却马上过来安慰,说没事没事…….这样的后果,基本等同于管教作废。甚至让孩子越来越亲近妈妈,远离爸爸,心中觉得「不管爸爸怎么骂我,反正妈妈护着我」

家里有爷爷奶奶也是一样,别让孩子觉得有靠山,就可以肆意妄为。管教孩子,需要全家有一致性,不能一个否定一个,这样只会破坏孩子的自省能力,培养成小皇帝。

就事论事,不贴标签。

中国教育有很大的弊病,就是贴标签。小学老师就爱说:「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亲爹妈也有意无意的会说,我家孩子就是皮,就是很不听话。有时候是对外人说,可孩子听在耳里,却刻在心里。

反正你都觉得我是「坏孩子」,那我还不破罐破摔,这样的后果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坏,和家里关系越来越差。其实,要改掉这点,只要对事不对人就好,不是因为孩子坏,才去做坏事,而是孩子做了坏事,需要批评。

每次批评,只要针对坏事本身,不做人格评价,这是父母应有的素质。

耐心原则

越小的孩子越需要耐心,有时候孩子发脾气,做错事,只是因为饥饿,疲惫,困,你必须仔细观察孩子,找到这些原因并解决。

铁律原则

对于一些规则的制定,不要三天两头变化。比如不要在房间吃东西,不行就是不行,不要今天可以,明天不行。一来有损权威,二来教育无效。家里可以有家规,只要符合人道,越早给孩子定规矩,孩子也会有遵纪守法的意识,避免以后铸成大错。

但要记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别当爹妈的只顾要求孩子,对自己无比放松,没有以身作则的遵守规则,就是不公平的规则,孩子是不会理你的。

遵守上面的规则,骂孩子也可以高效,且没有后遗症,希望当爹妈的都长点心,学会管教。让我们的下一代,不再像上一代那样有性格缺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