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鍋?從「房鬧」扯回宜賓「購房生態」(一)

房鬧多了!

江西上饒的一個項目房價由1萬元降到了7000元,引發大量老業主“維權”,該項目的售樓處被砸;杭州濱江未來海岸二期降價40萬,導致一期的業主跑到售樓處“維權”;合肥一項目由於促銷,將某棟某個戶型降價4000元/平方米,引來老業主堵住小區門口,拉橫幅“維權”……


誰的鍋?從“房鬧”扯回宜賓“購房生態”(一)


這兩年,有房鬧的市場不是新聞,沒房鬧的才是新聞!宜賓也不能免俗,只是這兩年規模和頻率少了很多,之前也有某房企工作人員在業內群裡“求前段時間宜賓某樓盤房鬧照片”,出發點不說,只是說,這種現象其實也是宜賓購房生態中的一環:表面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

今天聊一聊這事吧!

房鬧:購房者的鍋?

一說到房鬧,關鍵詞不多,“價格”、“質量”、“規劃”,按照市場變動和樓盤口碑,可以對號入座。市場下行期時,圍繞“價格”的房鬧很多,與之相伴的,還有關於質量和規劃的房鬧,但考慮到這些年行業趨於規範化,除非真的是爛尾盤和有較大變動,這種理由的房鬧還是不多的。


誰的鍋?從“房鬧”扯回宜賓“購房生態”(一)


但,不管說到啥房鬧?主體是購房者,鬧的對象肯定是房企。這是就意味著,購房者的無理取鬧,不按合約出招導致了這些現象。上述提到的幾個例子中,開發商降價,客戶鬧,可以通俗理解為,購房者買漲不買跌,只要價格有變動,就是吃虧上當要賠償。


誰的鍋?從“房鬧”扯回宜賓“購房生態”(一)


如果強行這樣理解的話,也就是說購房者單方面違約,畢竟房子也是商品嘛!深度剖析一下,買漲不買跌,過度強調住宅的商品屬性而非居住屬性,不正是這幾年各大房企玩得套路麼?或者說,是市場默認的“潛規則”。

誰“塑造”了房鬧!

因為房價這事,宜賓也出現過房鬧,只是年代久遠,讓人有點記憶模糊了。其實說遠,也就是在2014年前後,大環境市場下行,誠意金危機等多重利空因素疊加後,市場購房信心不足,開發商降價促銷,也是引得一陣“波折”,好歹隨著市場日漸向好,當初覺得“買遭了”的購房者們,突然發現“咦!好像還賺了”,聲音也就小了。


誰的鍋?從“房鬧”扯回宜賓“購房生態”(一)


綜合大市場和小市場等因素來看,造成房鬧(排除專業的那群貨)的大部分責任在於市場,少部分責任在於購房者。

過於強調住宅的商品屬性,讓房子這種屬於高消費的“奢侈品”捆綁了大量家庭財富,自然價格一旦有向下走的態勢,之前買房的購房者肯定會跳出來。

但話又說回來了,房子更應該強調其居住屬性而弱化其商品屬性,根據市場供需狀況及時進行干預調整,然而,少干預,多靠市場自我調節的“放飛”式態度下,貌似也就為“房鬧”埋下了隱患。

跳出房鬧本身,也就是價格帶來的供需雙方的矛盾。這兩年宜賓倒是少了,但保不齊明年庫存大增後,類似情況上演。


誰的鍋?從“房鬧”扯回宜賓“購房生態”(一)


宜賓現在的購房生態與當年有大有不同,市場以“賣方市場”為主,即房企提供什麼,購房者就只能買什麼,而且還不能猶豫,一猶豫就沒了,在這種情形下,購房者是弱勢,開發商是強勢,再加上信息不對稱等因素,導致供需矛盾在積聚。

預計明年3w套新房源的釋放後,這種局面又將大變化,購房者選擇權多了,開發商競爭要加劇了,到時候肯定齟齬不斷。


誰的鍋?從“房鬧”扯回宜賓“購房生態”(一)

供需始終不能保持在一個動態平衡的狀態,價格和庫存波動大,這些都是導致“房鬧”或者市場糾紛的直接動因,而目前誰能影響這兩大因素,那就不言自明瞭。

意猶未盡的“尾聲”》》

市場不好的時候,大家都不買房,市場上行的時候,買房成了熱門,這種現象不止一次上演了,而買漲不買跌帶來的結果就是“我買時要低價,別人買時就要高價”這種心態,當然這有點腹黑了。不過講道理,誰都不願意今天花了高價買房,過兩天別人就以便宜幾萬的價格買到相同的房子吧!

三江房產網聲明:一切標明來源“三江房產網”或注有“三江房產網”LOGO的所有文字圖片等資料,版權均屬宜賓三江房產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許可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三江房產網贊同作者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