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鬧”背後的產業鏈真相 雲陽人一定要知道

為何“房鬧”維權有增無減?為何微信群和朋友圈的維權視頻屢見不鮮?為何被維權的總是大品牌開發商?為何規模越大的社區越容易受到維權?看完下面的真相,你就會明白,這是一條“房鬧產業鏈”,而你,會不會就是這條產業鏈上的一顆任人擺佈、煽動的棋子呢?

盤越大越容易被盯上 這次是兩江未來城

其實一直以來,我們購買的商品房有一點瑕疵是非常常見的事情,出了問題都可以找開發商或者是找物業協商解決,但是為什麼有時候明明一件很小的事情,卻在不知不覺中被擴大到無法收拾的地步呢?其實這不是那些業主的錯覺,每到一個樓盤的業主交流群有任何風吹草動,有任何可以挑唆的機會的時候,有些人就開始心懷鬼胎的蠢蠢欲動了,職業房鬧們的忙碌節點就這麼開始了。

近日在兩江未來城,部分9區業主以維權之名,聚眾在兩江未來城售樓部門前拉橫幅、播放高音喇叭以及通過微信群等新媒體對未來城進行惡意誹謗中傷,形勢越鬧越烈,甚至看到警方都已經出動了。其實大家只要理性一點,就會發現這群來鬧的人都是一些社會上沒什麼工作的大媽大爺,表演功底非常到位。職業房鬧很少見到青年人,更不可能是業主,大家都有工作,哪來這麼多心思去天天線上當鍵盤俠,線下當演員?其實這群人就是職業房鬧,比較類似於職業醫鬧,只是鬧的對象由醫院變成了房地產開發商而已。

據瞭解,兩江未來城這個盤在雲陽已經5年了,是雲陽第一大盤,人家賣房這麼多年從來沒出過啥子事,在雲陽的口碑非常的好,要不然怎麼房子一出來就被搶光了?這次他們9區的業主這個事情,開發商已經和和氣氣的坐下來說了解決方式,也願意配合業主的意願進行整改,但那些心懷鬼胎的人早就謀劃好了,絕對不讓開發商與業主得逞,橫在中間,亂傳消息,激化兩方之間的矛盾。

房鬧產業鏈 謀取黑利套路很明顯

可能這樣說有些沒有概念,其實這背後是有著一條非常成熟的“房鬧黑色產業鏈”的,是一步一步選中樓盤,找到業主群,開始下手。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職業房鬧們是怎麼運作的,這條“房鬧產業鏈”是怎麼形成的。

職業房鬧的“維權”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

1.潛伏。

房鬧們會偽裝成多個準業主,潛伏在各大樓盤的業主QQ群、微信群當中,當了解到樓盤即將交房就開始行動,在群裡積極地發言,努力地吸引業主們的關注度。

2.製造矛盾。

商品房本身是一件商品,都可能存在瑕疵,一般開發商都願意合法、合理改進。但是房鬧們就抓住一個業主們比較集中反感的方面,把業主們的訴求無限放大,誇大負面影響,整理樓盤的主要“罪狀”,列出給業主們看,震懾住大部分業主。

3.煽風點火。

當業主們被房鬧們所描述的後果所震懾時,房鬧們就開始鼓動維權。一般用的藉口無非就是爭取合法權益、懲治無良開發商等等。這個時候,房鬧們還會為業主們出各種想法,做橫幅、寫大字報、發傳單等等,煽動業主們拒絕收房,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向開發商施加壓力。

4.佔據先機。

到這一步,房鬧裡就有負責帶頭的人出來,要搶在所有人之前去和開發商做第一次正面接觸。

為什麼要這樣呢?是因為他們要在業主面前樹立帶頭大哥的形象,獲取業主們的信任,也要在開發商面前樹立自己就是業主代表的形象。這樣一來,他們就成了開發商和真正業主之間溝通的“橋樑”,壟斷了信息往來,怎麼溝通都是由房鬧們說了算。

5.激化矛盾。

一般來說,房地產開發商作為正規企業,都要按照規章制度來辦事,即使是反映了問題,也不可能馬上對業主訴求有一個明確的反應。所以,前幾次與開發商的接觸一般是不會取得什麼實質性進展的。房鬧們就利用這一點,製造開發商不想解決問題的輿論氛圍,盡情抹黑、醜化工作人員,將開發商放在與業主水火不容的對立面,讓業主們對自己的開發商、物業失去信心,任由這群房鬧擺佈。

6.篩選業主。

當房鬧們覺得業主們的情緒被調動的差不多了,就會另起爐灶,建立所謂的“維權群”。要進入這個群,他們設置了比較苛刻的條件,如要主動公開個人的購房信息、要交“維權經費”等等。(維權經費一般為每戶或者每人100元至1000元不等,後期還會巧立各種名目,伺機繼續收取經費)

他們是在篩選那些能夠接受這些苛刻條件並留下來的人,這些人才是他們想要的目標人群,因為這些業主一般分辨是非的能力較弱,而且不願意走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利益,可以成為這些房鬧們的擋箭牌。但凡對於他們行動有一絲懷疑或者不肯接受條件的業主,他們會立刻將其從維權群裡踢出去,因為這些業主不容易受他們的控制,可能會影響到房鬧們的利益。

7.正式“維權”。

這一步就是經常在新聞當中可以看到的,職業房鬧們帶領著被篩選出來的真正業主,在樓盤門口、售樓部或者上街進行各種各樣的花式“維權”,拉橫幅、喊口號、穿T恤等等,目的是為了逼迫開發商妥協。

我相信雲陽肯定不止未來城一個樓盤,這樣的事件肯定不止一次,只要你是買房的人,只要你是業主,就很容易接觸到這樣的惡性事件。希望大家可以辯證地看待問題,維權事件需要業主繳納大量的經費,維權的人都不願意退房,都要換掉物業,都要成立業主委員會等等破綻。其實這一切目的都在於黑色利益,他們不是幫助業主解決問題,是在業主與開發商之間製造問題,想盡一切辦法換掉物業公司,如果成功更換原有的物業公司,房鬧們就會極力引薦或者暗中操作和自己有相關利益的物業公司一起參與競標,而參與競標的物業公司都會是房鬧們有關係的物業公司,按照一個120萬㎡萬方的生活社區來說,物業費為1.7元/㎡·月的標準計算,每年的物業費總額為2448萬。在確立了新的物業公司之後,接下來,“帶頭大哥”們,會授意新的物業公司降低物業服務人員的工資標準,降低服務標準,開源節流,一年下來,可以省回不少資金呢,省下來的錢會去那裡?你說呢?再說了,小區的廣告欄、電梯廣告、道閘廣告都由他們負責了,這其中的商業利益都是按萬元為單位來計算的,這樣一來房鬧們的利益更是一本萬利。或許你會說,他們要是敢這麼做,我們也一樣可以換掉他們的物業公司呀,你想多了,人家本來就不在乎服務質量,大不了賺一年的利潤就拍拍屁股走人咯,反正錢已經賺到手了。其實,只要我們稍微百度一下“職業房鬧”,就會明白整個真相了。不要讓這群職業房鬧們一邊數著錢,一邊笑你們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