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僧传——普闻

神僧传——普闻

释普闻,是唐僖宗的第三个儿子。生下来就吉祥,眉目风骨清纯如画,天性不沾荤,僖宗很钟爱他,但他没有经营世俗的兴趣,僖宗千方百计的熏陶感染他但始终不能挽回。中和元年天下大乱,僖宗逃到蜀地,亲王宗室都跑了,普闻断发出家随意闲游去拜见石霜庆诸。庆诸对他惊叹说:“你是乘愿力再来却生在帝王家,脱身出来跟我是火中莲花啊(比喻少有)。”普闻夜里到庆诸房间问祖师的故事,庆诸说:“等到山点头,就对你说。”普闻因此契悟了。依止庆诸几年,才请求周游名山(访问各处大德),庆诸说:“逢干即止。遇陈便住。”于是出外远游。经过昭武山到大干山,遥望那山巅繁茂深秀,问当地父老乡亲:“那里有人住吗?”老人说:“有一个叫陈嗣的,在那里隐居很久了。”普闻这才想起师父庆诸的话,就拨草上山。陈嗣一见普闻就分出地方让他一起住,普闻然后向陈嗣要菜种子一斗斛,陈嗣说:“哪有斗斛?”给他一大把,普闻就到山里开垦耕种。后来谷口外的人相互传说:“先前的僧人进山到现在不出来,一定是被老虎吃了。”前往探视发现茅庐一所,有几个帮工的人听从普闻使唤,而山岭上的菜已经变青了,原来种菜的,是山神在出力,帮工的是老虎啊。陈嗣觉得普闻胜过自己于是说:“我住在这里常常苦恼恶兽毒虫太多,您来以后都消失了,您的道德不是我能达到的,我种下的缘属于您的吗?”很快普闻的德行就传播闻名了,信众都来云集,遂后建成了大丛林寺院。忽然有老人来跪请说:“我是龙。家在这山上,行雨不称职,被上天责罚应当死罪,愿您救护我。”普闻说:“你得罪上天我怎么能救护呢?不过你换个形象来吧。”老人瞬间化为小蛇,普闻用锡杖引它进入净瓶。良久风雷围绕坐榻,地动山摇,普闻安坐到天亮。这时天空晴朗,蛇从瓶中出来,片刻又化为老人形象表示感谢说:“若不是借师父的法力,那我就血肉脏污这地方了。没有什么报答大德,山中没有水怎么能安定众人,就用水维护师父的道场吧。”当即在山谷尽头刮成石洞泉水涌出,开始涓涓细流,最后阔大,就成了一个湖,现今在半山的名叫龙湖,就是这么来的。寒冬不结冰大旱不干枯,流向四方灌溉田地几百顷,当地人因为它的神奇建祠堂在上面,年年按时祭祀。现今上元节(正月十五)是普闻的诞辰,龙必定来朝拜感谢,有祥云瑞气的感应。寺院右边十五里远处有隋朝义宁的欧阳太守庙,就是今天的福善王,庙已有二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了,庙里的神极为灵验,对当地有祸福影响,民众敬畏祭祀天天不断,普闻见了很怜悯。一天柱杖到祠堂,说偈讲法,又与神约定说:“能吃素不杀生才可以做邻居。”当晚父老乡亲梦到神说:“我如今受禅师的戒不再吃肉食,祭祀我就像比丘的饭就可以了。”祭祀改肉食为素食,至今在还遵守,神与人相互心安。神显灵异,护持这山,有人说:“普闻师曾经与神比试过法力。庙旁边有大松树参天,普闻抬手拉下树干扫地三圈,而神才扫二圈,于是神屈服了。”一天普闻召集徒众说:“我要走了,寺院的事务交给聪教二弟子。”并说偈语:“我逃世难来出家。宗师指示个歇处。住山聚众三十年。对人不欲轻分付。今日分明说以君。我敛目时齐听取。”全寺众人悲痛,坚持请求普闻为佛法留下来住世。普闻说:“你们难道不知道达磨祖师穿一只鞋西归、普化禅师圆寂时全身脱去不见尸首的意义吗?怎么用来去生灭看待我啊?”然后跨着老虎,凌晨时分到达信州应邀受斋供,到那里的僧房受供后向主人再要一份给老虎,主人认为普闻是一个人独行不同意再给,普闻于是要水一杯,含口水喷到手杖上,手杖化为老虎,普闻跨上去走了。到了开元寺,龙湖寺的僧人追来,普闻说:“我不再回山了,已经有聪禅师住持了。”所以龙湖寺没有开山祖师的塔,只有跨虎庵,作为古今的证明。又有普闻禅师照水自画的写真像,至今还在,朝廷封赐名号圆觉禅师,凡是有人祈祷,感应如回声一样灵。而寺院前有普闻种的杉树,至今有时生出异常的花。

神僧传——普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