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太蝦尾刺手不幸喪命,還有哪些細微傷口可能致命

六旬老太蝦尾刺手不幸喪命,還有哪些細微傷口可能致命

60多歲的王大媽是連雲港灌南人,不久前的一天,她在家裡做飯時,在清洗海蝦過程中,右手中指不小心被蝦子尾巴扎破了,而她根本就沒當一回事,只是簡單用水衝了一下傷口。不料第二天,王大媽的右手中指開始腫脹疼痛,兩天後,王大媽開始發燒,雙下肢腫脹伴大面積血性大皰,家人發現情況嚴重後,立即將她送到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到急診時,王大媽的情況已經很嚴重,已經出現了乳酸酸中毒、軟組織感染、感染性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等症狀,病情十分危急,雖然醫護人員用盡各種辦法盡最大努力日夜監護搶救,但最終還是沒能挽救回王大媽的性命。經過檢驗,王大媽疑似感染的是“海洋創傷弧菌”。它被稱為“海洋中的無聲殺手”,這種細菌相對罕見但十分兇險,感染後致死率極高,一旦感染上發病很快,48小時內死亡率可超過50%。

這條消息可以說是匪夷所思,對於大多數人,身體四肢被輕微刺破、扎傷可以說是很常見的事,而就是這樣輕微的損傷,卻造成了致命的結果。那麼,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小的損傷可能引起的致命結果呢?

六旬老太蝦尾刺手不幸喪命,還有哪些細微傷口可能致命

一是小創傷的破傷風。某些創面小但開放性的損傷,傷口一般都比較深,很容易受到外界破傷風梭菌侵入,導致肌肉組織缺氧。如果疊加部位易受風的情況,會進一步導致肌肉失去活力,對身體造成巨大的傷害,嚴重的甚至會需要截肢。因此,那些傷口小但位置深,同時易受風的創傷,我們要特別當心,很可能一不小心造成重大危害。

易受風的身體部位出現傷口我們一定也要好好的保護,因為易受風的身體部位,肯定也是我們身體之上和空氣接觸較多的地方, 如果我們不好好的保護可能就會導致外界的破傷風梭菌感染傷口,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危害,而我們在這些地方出現傷口的時候只要注意消毒,和保護它們才可以減少我們患上破傷風的幾率!

二是錯誤包紮的傷口。某些時候,我們自己,甚至醫護人員包紮的手法不是十分科學。常常會因為包紮的太緊導致傷口血液流動減緩,增加了染病的風險。同時由於疏忽往往會使藥品過期,進而導致傷口化膿、發炎,嚴重的出現壞死和潰爛。以前都曾出現過因為包紮及用藥等處理過程不規範,從而導致病人小的傷口需要截止等情況。

三是不要在外面破皮。什麼意思呢?比如某些人喜歡在外修腳。而修腳刀往往是公用的,上面不知道附著了什麼細菌和病毒。其中比較常見和可怕的,很可能就是乙肝病毒。如果破了皮並見了血,是很容易感染乙肝病毒的。這在前些年是時不時都會發生的事。包括理髮,前些年也都出現過問題。

四是糖尿病創傷。其中特別常見的是糖尿足傷口引發的嚴重問題。糖尿足常導致合併感染,特別是由於合併神經病變及各種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變而導致不經意狀況下的下肢感染、潰瘍形成或者深部組織的破壞。相關研究數據統計,約15%的糖尿病患者會發生足部潰瘍,他們的截肢可能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5倍。臨床上70%的截肢手術發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全球平均每30秒就有一個糖尿病患者因為糖尿病足而失去一條腿。因此糖尿病患者的細微創口要特別當心。

以上是一些基本情況,不一而足。希望大家多多瞭解並多多傳播,讓更多的人有效防範並從中受益。

六旬老太蝦尾刺手不幸喪命,還有哪些細微傷口可能致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