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表揚可能導致孩子的情緒問題和攻擊行爲!

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上次給大家介紹了強化物的制定和使用,很多家長常常用它增多孩子積極行為,但殊不知,強化物還可以來幫助減少孩子的挑戰性行為哦~

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用強化物減少兒童問題行為的範例吧~

孩子12歲,現在在讀4年級。有攻擊性行為,在家對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有這種情況。

這種對家長的攻擊性行為要怎麼改變?

孩子有攻擊性行為,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先從一般的兒童問題功能的角度進行行為功能分析

針對孩子攻擊家長行為的不同功能,我們需要採取不同策略,這時候強化物就要發揮重要作用了。

1.

若孩子攻擊家長是為了得到實物,那我們就要控制好強化物,攻擊行為不會再帶去強化物。

消退孩子採用攻擊性行為獲得實物的行為。同時教給孩子正確的要求方式,例如孩子攻擊家長時,家長不要給他玩具,但是在孩子說“我想玩玩具”的時候,我們拿給孩子玩具。

2.

若孩子攻擊家長是為了獲得注意力,那我們的注意力就是孩子的強化物。

在孩子再攻擊家長的時候,家長要繼續自己進行的工作,一定不要把注意力轉移到孩子身上,不再讓孩子攻擊性行為得到注意力。同時教給孩子正確的吸引注意力方法可以是“嘿,看這裡”“媽媽/爸爸請你來這裡”等。

3.

若孩子攻擊家長是為了逃避任務,那我們千萬不能把強化物“不做任務”給孩子,否則,孩子會繼續用這種“強化物”來進行逃避。

要讓孩子的攻擊性行為無效,在他做任務時候我們可以誇獎孩子適當給強化物。在孩子攻擊性行為出現時我們也要堅持讓孩子做完任務。當然,給孩子的任務要是合理恰當的。

4.

若孩子攻擊家長是為了自我刺激,滿足自己手部的感覺需要,這種情況下,手部刺激就是孩子的強化物,這涉及到了合理選擇強化物的問題。

我們要讓孩子自己選擇正確的強化物:我們教孩子手裡拿著其他東西佔著他的手,與用手拍打他人身體的行為產生競爭。同時對孩子手部進行增加敏感度的練習。

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