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和次新股的區別是什麼?

王浩1080859


A股市場有一道非常獨特的風景:炒作新股和次新股。

從歷史來看,每年都有那麼幾隻或一批牛股來源於新股或次新股,並形成了鐵打的次新股行情,流水的題材股行情。

意思就是說:不管行情是牛市、還是熊市,次新股每年都是必炒的菜,但題材股一旦炒作過後,以後就很難再有被資金炒作的機會。

以近幾年為例,次新股湧現了一大批階段性大牛股:

比如2015年底的易尚展示,2016年的銀寶山新、可立克、維宏股份、名家匯、來伊份等等,2017年的張家港行、如通股份、清源股份、華大基因、寒銳鈷業、江豐電子等,以及2018年初的貴州燃氣、華森製藥等。

可以說次新大牛股如明星般璀璨。既然次新股出大牛股,投資者就不能視而不見,研究次新股比研究老股票更有機會。

那麼什麼是新股和次新股?顧名思義,新股就是指剛發行上市正常運作的股票。次新股是指已經上市一段週期的,分為遠端次新和近端次新。

由於次新股發行常態化,股票供應大幅增加,促使市場結構發生重構,次新股內部更新換代的現象也更為明顯。

所以一般漲幅較好的都屬於近端次新,遠端次新如果沒有太大的題材或業績支撐,很難走出一波像樣的行情。

另外,天檀認為次新股炒作有以下特點:

1、當大盤處於下跌的末端,進入築底階段時,市場人氣低迷,新股開盤價較低,一般在50%以下,甚至一些股票接近發行價,此時是最佳的買入時期,一旦大盤反彈,該類股票會領漲。

2、當大盤處在上升階段:此時新股為平開高走,投資者可積極參與炒作。

3、當大盤處在上漲末端,市場人氣高漲,新股開盤價位很高,俗稱被高估,此時新股風險最大,一旦大盤從高位下跌,該類股票跌幅最大。

4、當大盤處於下跌階段時,新股為平開低走,參與者獲利機會極小,不要參與。只有等到大盤進入下跌末端,築底時,那時才是真正的買點。(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諮詢加助理公號:LY_1898)




天檀


新股:就是當天上市的股票,行業默認的是當天包括當天以前一個月之內上市的股票的叫做新股。

次新股:就是一年前到一個月以前上市的股票,新股次新股的上市時間並沒有明顯的界限,也沒有完整的定義,所以我們只有默認行業潛規則來確定什麼是新股,什麼是次新股。次新股的內涵是伴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相應變化的。一般來說一個上市公司在上市後的一年之內,假如還沒有分紅送股,或者股價未被市場主力明顯炒做的話,基本上就可以歸納為次新股板塊。在臨近年末的時候,次新股由於上市的時間較短,業績方面一般不會出現異常的變化,這樣年報的業績風險就基本不存在,可以說從規避年報地雷的角度來說,次新股是年報公佈階段相對最為安全的板塊。

次新股的優勢:

1、具有較強的股本擴張潛力

次新股還有一個相對獨特的優勢,那就是次新股的資本公積金都比較高,具有強大的股本擴張潛力。強大的股本擴張潛力也是吸引機構資金青睞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小板的上市公司都潛伏了大量投資基金的身影。

2、上檔阻力相對較輕

次新股質地優良,也沒有什麼歷史包袱,而從市場角度來看,次新股的上市時間比較短,雖然前期股價也隨大盤出現了同步的震盪下跌走勢,但相對於其他個股而言,次新股的上檔阻力比較輕,反彈行情一旦展開,次新股將表現出更強一些的彈性,而於近期上市的次新股如果得到量能配合,很可能會創出上市新高而進一步拓展上漲空間。事實上,如果我們追蹤歷史行情,可以發現一個重要的運行規律,每次大盤展開反彈行情時,次新股中都會湧現出短線的強勢品種,甚至次新股有可能會領漲短線大盤。


彩貝股票APP


新股就是剛發行上市正常運作的股票,申購(俗稱“打新股”)


新上市的股票是一個熱點,因為中上了新股就如“白撿”了一筆財,新股首日上市均有近44%左右的漲幅。

次新股就是一年前到一個月以前上市的股票,新股次新股的上市時間並沒有明顯的界限,也沒有完整的定義,所以我們只有默認行業潛規則來確定什麼是新股,什麼是次新股。


次新股的內涵是伴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相應變化的。一般來說一個上市公司在上市後的一年之內,假如還沒有分紅送股,或者股價未被市場主力明顯炒做的話,基本上就可以歸納為次新股板塊。

在臨近年末的時候,次新股由於上市的時間較短,業績方面一般不會出現異常的變化,這樣年報的業績風險就基本不存在,可以說從規避年報地雷的角度來說,次新股是年報公佈階段相對最為安全的板塊。

由於在行情低迷時新股發行價格較低,因此當行情變好時,次新股由於套牢盤會比較少容易受到追捧。次新股暴漲的原因包括近期市場無熱點,資金缺乏去處,而次新股盤子小風險小吸籌較為容易的特點,所以蜂擁進入次新股板塊。

另外就是莊家可以抱團熱炒次新股,通過對敲的方式,其目的或為割韭菜。


格上財富


一般剛剛發行上市的股票就叫新股。



次新股被定義為上市一個月且不滿一年的股票,更嚴謹的說法是新股開板之後但上市未滿一年的股票。另外也有將條件放寬的情況,上市不滿3年都算次新股。


目前市場上有兩個次新股指數,一個是深次新股指數(399678.SZ),另一個是Wind次新股指數(884189.WI)。但這兩個指數均無法全面地描述次新股行情。

首先,深次新股指數選擇深交所上市時間超過45天且不滿一年的A股,調整樣本股的頻率為每日調整。除了標的僅有深交所上市的股票這一問題之外,另一個問題在於每一支股票的開板時間不同,選擇一個固定的時間節點會導致一部分處於調整期(開板後的前8個交易日)的股票被剔除。

其次,Wind次新股指在編制時選擇了上市一個月至四個月的股票,同時涵蓋滬深股市,調整頻率為逐月調整。但Wind次新股指數在編制過程中可能涵蓋仍處於一字板狀態仍未開板的新股。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這類處於一字板的股票是幾乎無法執行買入操作的,因此,該指數可能高估了次新股板塊的收益。

另外,由於次新股存在相對固定的走勢和週期,而不同週期的推動因素不同,譬如,在開板後的前8個交易日的次新股屬於短期投機驅動,此階段的股票類似於彩票,預期收益率具有明顯的期望為負且正偏的特性;而其後的大約15個交易日,由於次新股P/E水平遠高於同行業整體P/E(約是2.3倍),因此,在短期噪音交易者離場之後,很難依靠基本面持續推動股價上漲;再之後階段的次新股由小盤股風格驅動,但收益未必能跑贏小市值策略。因此,將處於不同週期的次新股放在一起編制指數,忽略了不同階段背後的含義,如果簡單地使用指數做研究,會使結果產生一定的偏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