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沒有大嫂,可爲何卻有「長嫂如母」的傳說流傳至今?

包拯(999-1062)字希仁,廬州(今合肥)人。出生於鹹平二年,天聖五年(1027年)考取進士,官至樞密副使(正二品)。

包公沒有大嫂,可為何卻有“長嫂如母”的傳說流傳至今?

包拯像

關於包拯,我們應該都很熟悉。但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我們所熟悉的包拯事蹟大部分是民間傳說,並不是歷史上真正發生過的事情。比如說“狸貓換太子”、“鍘美案”、“鍘包勉”等等。

包公沒有大嫂,可為何卻有“長嫂如母”的傳說流傳至今?

包拯很多事蹟是民間傳說

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包拯的身世。無論是《七俠五義》中關於包拯身世的描述還是合肥當地流傳的說法,都是說包拯剛出生就被父母所拋棄,包拯是被大嫂給養大的。《七俠五義》和京劇《赤桑鎮》也不約而同的講到包拯是吃長嫂的奶長大的,長嫂的獨生子包勉確是喝著稀粥對付著長大的。 所以,“長嫂如母”的佳話傳說流傳至今。

包公沒有大嫂,可為何卻有“長嫂如母”的傳說流傳至今?

《赤桑鎮》中包拯對長嫂解釋為何鍘包勉

那“長嫂如母”的故事真實性究竟如何呢?筆者在這裡和大家一起來揭秘這一話題。

首先,要指出一點的是,歷史上的真實的包拯是獨生子,根本就沒有大哥,當然也就沒有大嫂了。那是不是相當於說民間流傳的“長嫂如母”佳話是完全虛構的?那也不是,因為“長嫂如母”的事真的在包拯家裡發生過。只不過,故事的主角不是包拯,而是包拯的兒子——包綬(這是正史可考的)。

包公沒有大嫂,可為何卻有“長嫂如母”的傳說流傳至今?

少年包青天裡演對了:包拯是獨生子!

包拯一生只有兩個兒子:大的叫包鐿,小兒子叫包綬。大兒子是正室所生,不到而立之年就因病離世,包鐿的兒子(包拯當時唯一的孫子)沒過幾年也夭折,妻子崔氏終生不嫁照顧公公婆婆。小兒子是妾室所生,而且是在包拯將侍妾遣回孃家時所生的。侍妾孫氏由於是被包拯遣回孃家的,精神狀態本來就不好而且又懷著孕,因此兒媳崔氏十分同情孫氏,揹著公婆,偷偷照料起孫氏的一切生活。一年之後的包拯六十大壽,崔氏才將小孩抱出來給包拯認領。

包公沒有大嫂,可為何卻有“長嫂如母”的傳說流傳至今?

包拯快六十的時候喜得幼子

幾年之後包拯去世了,崔氏陪著婆婆抱著五歲大的包綬護送包公的靈柩回到廬州,並在之後包綬的飲食起居,讀書寫字基本上都是由包綬的嫂子崔氏來打理和掌管,包綬長大成人後,也是由她做主娶妻生子,成家立業。

包公沒有大嫂,可為何卻有“長嫂如母”的傳說流傳至今?

包拯有個好兒媳-崔氏

崔氏很早就失去了丈夫和兒子,卻堅持日復一日的照顧公公婆婆,在包拯和包夫人過世之後,獨自肩負著撫養包家獨苗的重任,名為長嫂,實為養母。

就連《宋史》也有為崔氏立傳,專門寫這一位偉大嫂子!

所以說包拯“長嫂如母”的故事傳說並不是完全虛構,只不過是後人將包拯兒子包綬的人物故事嫁接到了著名的包公身上,讓包拯剛正不阿的形象更能深入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