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行情下如何做好风控?金融大咖们这么说!

原创: 克而瑞浙江区域 易居克而瑞浙江区域 昨天


调整行情下如何做好风控?金融大咖们这么说!


调整行情下如何做好风控?金融大咖们这么说!


金融资本正在迎来一个时机,一个抄底房产、入股房企的最佳时机!

不过,机遇与风险并存。面对步入调整的房地产市场,面对众多的抛售和融资需求,面对房企频频投递的“橄榄枝”,金融资本也面临如何选择和如何规避风险的问题。

10月23日,由易居克而瑞浙江区域主办的「克而瑞CEO思想汇第6期之金融专题闭门会」重磅启幕,就当前房地产形势下的金融机会和风险展开深入探讨。

站在金融机构的视角,现在面临发行压力,资金链比较紧,开发商的现金流也很紧,整体市场受宏观影响,各个区域差异比较大,反应的时间也有先后,尤其需要做好区域市场的分析,其次是交易对手的分析。

调整行情下,克而瑞浙江区域发挥大数据的优势,提供多维度的需求跟踪和市场研判,携手金融实现行业的共同成长。

整场活动干货满满,“精神食粮”快速奉上!

1


调整行情下如何做好风控?金融大咖们这么说!


易居克而瑞企业战略部&浙江区域总经理 刘晨光


去杠杆中孕育着的新周期新动力

活动现场,易居克而瑞企业战略部&浙江区域总经理刘晨光分享了《去杠杆中孕育着的新周期新动力》主题演讲,涉及企业诊断后的金融方建议。干货满满,众多观点发人深省。

按照周期的不同,浙江房地产分化出三类市场。一是波段型市场,二是溢出型市场,三是封闭型市场。其中,封闭型市场6月出现自然调整,周期预计一年半,强度有限。

以浙江为例,剖析五类城市的发展新动力。第一类、杭州模式:不折腾、加速发展,城市扩容和构筑30公里疏散带的B角城市;第二类、宁波模式:内生城市发展转向;第三类、萧绍甬模式:

连片崛起的战略重地;第四类、嘉湖模式:伦敦模式指导下的都市圈离心集聚;第五类、衢州模式:未被透支的区域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行业4大典型现象和思考。现象一:全国范围内的土地发放,总体呈下降态势,分化决定机会;现象二:库存量环比上涨,但均在可控范围内;现象三:占比2/3的中小城市,需要以妥善的组织架构、企业战略予以关注切入;现象四:三季度供地同比环比均加速,清理存量土地和土地储备债券发行加速。

市场呈现出两大变化。变化一:政策面暖风频吹,诸如广州取消限价传闻、上海预售证放量、银行贷款利率上浮松动、杭州放宽挂靠落户条件等,政策调控底部或已呈现,各地纠偏、分化开始。变化二:底层逻辑不发生本质性变更,包括流量稳定下的脉冲型去杠杆和适度泡沫下的城市改革、行业改革。

浙系房企未来创新发展的动力,更多来源于四个方面:股权融资平台的构筑、轻资产的发展机会、「雁型」布局的现实之道、「高周转」的对冲布局(都市圈疏散)。

整体来说,房地产行业的基调不变,房地产作为推动城市和产业改革工具的初衷不变。既然是复杂的工具,未来肯定有新的机会和玩法,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如此,对于金融企业来说也是一样。



2


调整行情下如何做好风控?金融大咖们这么说!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地产&中小市值团队负责人

房地产行业首席分析师 竺劲


我们身处何方:从日本看中国

活动现场,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地产&中小市值团队负责人、房地产行业首席分析师竺劲分享了《我们身处何方:从日本看中国》主题演讲,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谈起,解读中国经济、城市、楼市的发展现状与投资机会,带来不一样的解读视角。

目前中国处在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的换挡期、增长模式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与美国的贸易摩擦激化,等等的这些情况与日本的1975年类似,所以,

从经济增长换挡情况、产业变化、外部环境等等来看,目前中国处在日本的1975年。

从日本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史来看,反向抚养比(15-64岁的人口/受抚养人口)能较好的反映房地产需求与人口的关系,而中国反向抚养比跌破2要到2032年,未来一段时间人口结构仍能在房地产的量上构成支撑,有能力的开发商仍然要搏规模。

从城镇化率、居民部门杠杆率(居民信贷/GDP)等指标来看,中国分别为60%、48.4%左右,数值并不高。普遍认为,城镇化率从50%到80%,是城市化第二阶段,城市越来越大,当下房企没必要悲观,房地产还有空间。

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房企的担心,由短期新政调控引起,长期来看,如果宏观经济层面转型成功,产生新动,未来房地产市场还是有一轮大的牛市。

未来利润率与周转率面临下滑是一定的,房企应该注重降低融资成本和拿地成本,修炼好内功,下沉的功夫很重要。

3


调整行情下如何做好风控?金融大咖们这么说!


上海和逸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华


PPP与商业地产资产证券化

活动现场,上海和逸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华分享了《PPP与商业地产资产证券化》主题演讲,重点讲述了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趋势及其与地产的关系,包括新经济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

资产证券化重点在资产负债表的左边,把企业资产负债表左边的应收账款出售进行融资。以信托为主体,在设立的第一天就明确信托的终止日期,为结构金融(Structured finance)。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趋势:前端为资产获取能力,涉及Pre-ABS业务,机构纷纷切入资产生成的环节,协助资产生成能力强的企业成长,证券化退出;

中端为投资银行能力,投行端讲求利差压缩,以CNABS云为代表的科技驱动;后端为投资能力,涉及ABS产品投资,市场发展需要依靠投资拉动,通过对产品的结构、现金流进行量化分析,选取优质的产品进行投资,获取Alpha。

借助MBS、CMBS、与REITs、地产股权投资基金等金融平台,房地产资产证券化得以不断发展,实现轻资产、高周转,提高资产流动性。

1. 住宅按揭贷款证券化: MBS(agency)/RMBS

2. 商业地产贷款证券化: CMBS

3. 商业物业证券化: REITs(股权型)

4. 地产股权投资基金(属于过桥型融资)

金融科技与资产证券化:金融具有现金价值、科技具有股权价值。金融科技的意义是,短期干金融,长期干科技,只看金融,不干科技没有未来;只干科技不搞金融,没有现金流,现在活不下去;金融是横轴、科技是纵轴。

新的经济形势下,对银行构成几大挑战:第一、传统银行在获取消费债权方面的挑战;第二、传统银行在估值方面的挑战;第三、科技企业通过产融结合模式进行消费金融服务,反复迭代吸收优质客户,把劣质客户甩给银行的挑战。

4


调整行情下如何做好风控?金融大咖们这么说!


圆桌谈论环节,金融界大咖与参会嘉宾就以下两大议题展开头脑风暴,共同探讨调整行情下,市场、企业的机会与风险。


议题一:金融视角下哪些企业或者区域存在风险、机会?议题二:克而瑞能携手金融做什么,达到行业的共同成长?


对于市场的判断

  • 对于房地产市场,我们觉得这是政策市,短周期的行为,未来品牌房企和低杠杆房企会有比较好的发展,单一融资、高杠杆的企业会比较危险。


  • 我们现在面临发行压力,资金链比较紧,开发商的现金流也很紧。整体受宏观影响,各个区域差异比较大,反应的时间也有先后。


  • 政府、金融机构、房企都在维护房地产市场。但是在风控严的前提下,做了比较多的国企和央企的业务,金融资源的倾斜,两级分化会更严重。


  • 房地产市场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市场和金融,资产证券化今年发展特别快,思想汇听了专家的解读,觉得很多东西没那么可怕,会平稳的走下去。


  • 在监管的层面上,对银行或者是非银的金融机构,管控是越来越严,各方面要求都会提升,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有比较大的压力,金融机构的通道业务、非标业务会打通整合起来。


对于克而瑞的评价

  • 房地产市场变化会比较快,我们最怕方向性的判断错误,银行最关心的就是钱能不能收回来,很多具体项目评判都依赖克而瑞数据。


  • 我们跟克而瑞一直有合作和接触,今天的思想汇收获很大,大数据的分析、大行情的研判,有助于更好的认知市场。


  • 作为信托来说,以前一直埋头做业务,很少看大方向大市场,现在碰到资管新规,资金池没有,找不到方向的同时,对地产前景也存在很多疑虑,我们也在考虑转型,怎么转不清晰,今天的思想汇也是个机会,有助于我们去摸索怎么个走法。


  • 金融行业需要做好区域市场的分析,其次是交易对手的分析,这种多维度的跟踪需要借助克而瑞的力量,大数据的支持。


  • 对金融机构来说,需要跟在座的老师和专家有更多层面上的接触,市场的分析、行业的分析到风险的预警,都需要跟克而瑞做多层次多层面的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