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万铁路跨徐兰高铁1.65万吨曲线斜拉桥成功转体

郑万铁路跨徐兰高铁1.65万吨曲线斜拉桥成功转体

中工网讯 10月24日凌晨,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郑万铁路河南段1.65万吨级曲线斜拉桥,历时50分钟,在30米高空逆时针转体17度,与建设中的郑万铁路精准对接后实现了对徐兰高铁营运线的完美跨越。

郑万铁路跨徐兰高铁1.65万吨曲线斜拉桥成功转体

0点30分左右,在位于郑州市航空港区境内的桥梁转体现场,记者看到,工人们在紧张有序地做着最后阶段的检查。

“转体开始!”0点55分,随着现场指挥的一声口令,现场氛围骤紧,2台千斤顶同步牵引钢绞线,带动转盘开始匀速转动。据现场技术人员介绍,此次转体桥型结构为单塔双索面曲线斜拉桥,桥长341.5米,其中转体长度256米,球铰偏心84.7厘米,是国内目前在建曲线半径最小、纵坡最大、球铰偏心距离最远的高铁斜拉桥。

郑万铁路跨徐兰高铁1.65万吨曲线斜拉桥成功转体

高空俯瞰下去,自带弧度和大陡坡的转体桥犹如一轮弯月,缓缓转动。施工现场,巨大的电子屏上显示着桥梁转体过程中的实时控制参数。

中交二航局郑万铁路河南段项目部党支部书记江峰告诉记者,作为郑万铁路河南段技术含量最高的重点控制性工程,施工建设中,中交二航局克服了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大,国内首次建造没有经验可借鉴,异型桥梁无支撑高空转体控制难度大等困难点,调集精兵强将开展技术攻关,剖析技术难题,优化施工方案,创新施工工艺,提升工程质量。

郑万铁路跨徐兰高铁1.65万吨曲线斜拉桥成功转体

为了确保安全转体,中交二航局还专门研发了“互联网+”智能化控制系统,在全桥8个关键位置安装了GPS转角传感器、倾角传感器、静力水准仪、电子千分表、拉绳位移计等6类智能监测设备,实时显示、自动采集、自动分析转体情况,并传入总控电脑,进行风险识别,预警提醒,恰似给转体的大桥装上了“心电监测仪”,确保万无一失。

郑万铁路是我国《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快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线818公里,跨越豫鄂渝三省(市),是西南连接中原的主要客运高速通道,在河南“米字型”高铁网中扮演着左下“一撇”的重要角色。 (闵亚平 通讯员曹文方 卿毓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