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色小鎮:拉薩市尼木縣吞巴鄉


吞彌·桑布扎利用吞巴鄉豐富的水利資源,發明了木製水車來磨製藏香的原料柏木。有一天,他在吞曲河邊看到水車葉輪傷到水裡的魚,便動了惻隱之心,於是在河邊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寫著:江中魚兒不得入吞巴河。吞曲河“不殺生之水”由此聞名遐邇。

尼木縣吞巴鄉是藏文創始人扎吞彌·桑布扎的故鄉,也是全區專業藏香製作鄉。境內至今仍完整的保存了吞彌·桑布扎故居、經堂、吞巴莊園等古建築。吞巴鄉現擁有8項國家級、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也是最著名的、最集中、最為完整的地區的民族手工業集聚地。藏香、尼紙、雕刻並稱為“尼木三絕”。而吞八鄉內擁有的水磨長廊景觀即是西藏傳統水磨藏香製作生產地,這種製作工藝已經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這裡除了美景還有許多

吞彌·桑布扎生活在公元7世紀,是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七賢臣之一。他奉命帶領16名藏族青年,穿過奇禽猛獸禁區,克服熱帶氣候的炎熱,前往天竺學習古梵文和天竺文字,回藏後創造了藏文。吞彌·桑布扎赴天竺學成歸來時,也給藏民族帶回一份特殊的禮物——水磨藏香製作,即利用吞巴豐富的水資源和在印度所學的薰香技術再結合西藏地域特點,發明了水磨藏香製作工藝,並教授當地村民,使藏香工藝源遠流長。


看著吞彌·桑布扎雕像,想起他當年穿過奇禽猛獸禁區帶回藏文的勇敢。

“曲”在藏語中意為河。吞巴神曲發源於倉雪峰西坡,長約25.9公里,在尼木吞巴景區內河寬約3-5米,最終匯入雅魯藏布江。

吞彌·桑布扎利用吞巴鄉豐富的水利資源,發明了木製水車來磨製藏香的原料柏木。

藏文字博物館整體建築結構來源於唐卡壇城,整個博物館採用傳統藏式建造工藝,是全國第一座藏文字主題博物館,其周圍附館收藏了當代藏文字書法家噶瑪赤列親筆書法作品、西藏古代書法文具、英藏敦煌古藏文複製品和法藏敦煌古藏文複製品,在核心館內以敘事唐卡壁畫形式描述了吞彌·桑布扎從出生、求學、學成歸藏到聖人圓寂的人生簡史,另外展示了吞彌·桑布紮在瑪如宮內教授松贊干布學習藏文的蠟像。

陳列櫃上整齊的擺放著一個個精緻小巧的盒子。

精緻小巧的盒子裡裝滿了古老的刻字印刷藏文經書。

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藏文雕刻工藝。

相傳此泉是吞彌·桑布扎母親卓瑪所流眼淚彙集而成。當年吞彌·桑布扎背井離鄉遠去印度學習,一走就是多年。吞彌·桑布扎母親思念遠方的兒子,常在吞巴神曲旁以淚洗面,時日一久,眼淚便在此處形成了一汪泉水,泉水冬暖夏涼。後人為表紀念,便以吞彌·桑布扎母親名字卓瑪命名此泉。

水磨長廊是西藏唯一一個採用水磨手工制香的地方,也是藏香的發源地。水磨長廊內擁有古老的水磨,在此可觀賞西藏最原始的水磨藏香製作過程,從採掘原材料、磨料、曬磚、配料到成品,整個過程都是傳統手工製作,令人歎為觀止。不僅如此,水磨長廊旁還擁有村莊,樹林、田園……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結合得恰到好處。

當年吞彌·桑布扎利用吞巴豐富的水資源和在印度所學的薰香技術再結合西藏地域特點,發明了水磨藏香製作工藝,並教授當地村民,使藏香工藝源遠流長。


狼毒花又名火柴花,花苞時為紅色,小而嬌豔,花開時為白色。一株約開花10~20朵,5個花瓣。它的汁液含劇毒,似狼一般狠毒,因而人們給它取名狼毒花。 牛羊在狼毒花灘中休息,飲水,形成獨特的高原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