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比特幣時,你是堅持原則還是相信奇蹟


投資比特幣時,你是堅持原則還是相信奇蹟


投資玩的是一種叫做既要憑藉本領又要依靠運氣的遊戲。

可是我們往往忽略掉運氣,甚至視而不見,往往把運氣的部分也歸功於自己的牛逼。既然有一部分是靠運氣。那麼投資就有輸的,有賺的,有大輸家,也有大贏家,大贏家很多,比如巴菲特、索羅斯等,大輸家就更多了,比如絕大多數中國A股股民。


投資就是投未來,買預期。

可是,預期有兩部分決定的,一部分是既定的事實,這部分是我們可以搞清楚的,或者是隻要我們花時間,搞清楚並不難。另外一部分就是未來的事實,這個是誰也沒有辦法搞清楚的,除非你是決定我們這個世界運行的上帝,但是我們大家心裡明鏡似的,我們誰也不是上帝。

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一個人實現財富自由的概率取決於怎麼平衡想象中的的魔幻與現實的殘酷。

幣圈天生是一個既魔幻又現實的世界,比特幣作為這個家族的始祖更是如此。

比特幣魔幻的地方在於讓我們實現財富自由的概率變得接近100%,不對,不是接近,而是就是100%。

比特幣現實的地方在於這個100%的概率需要十年,你不要事後諸葛亮說十年你可以等,一代創新之王喬布斯就是沒有熬過下一個十年,見證偉大的蘋果公司成為華爾街上第一個登上一萬億美刀的公司。

幣圈一天,人間十年。比特幣問世10年以來,從最初程序員們自娛自樂式的遊戲,到如今全世界矚目的數字資產,其間不斷經歷著人們的質疑。在這10年中,比特幣的價值在劇烈波動中實現了累計驚人的漲幅。比特幣魔幻般的漲幅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在比特幣的世界裡,只有想不到的高度,沒有達不到的頂點。不過還是有人不相信比特幣。


堅持原則和相信奇蹟

以太坊創始人V神曾經說自己不是一個比特幣信徒。他挖過幾枚比特幣,還用它們買了一件T恤,現在這件早就被他扔掉的T恤已經價值十幾萬塊了,就像是拉茲洛·哈齊茲的披薩。

有人說,V神是工程師中的哲學家。與其說他看到了比特幣的成功,不如說他看到了比特幣的侷限。可就是以太坊也沒有超越比特幣,至少現在還沒有。

那麼你是怎麼面對投資中的魔幻與現實的?你是怎麼思考比特幣的的未來的?這個你要好好思考,不過在我們看來,我們儘量不要相信奇蹟,而是要相信原則。比特幣是原則的產物而非奇蹟。

對於比特幣來說,分佈式,透明化,這些就是中本聰設下的原則,如果你相信這些原則,那麼你就可以安心的投資比特幣了。


可是,制定原則並不難,難的是堅持原則。

絕大多數人做的不是堅持原則,而是相信奇蹟。這也是巴菲特反對的。巴菲特說投資你買標準普爾500就行了,巴菲特說普通人是無法戰勝市場的。

著名的芝加哥學派認為市場是有效的,你無法戰勝市場。

首先,從邏輯上來說,所有投資者在扣費前的平均收益率,就是市場收益率。但你把費率扣掉後,你就是跑輸市場的。其次,有充足的證據說明多年以來大部分投資者,當然包括基金經理都無法戰勝標普500指數。

巴菲特說人們戰勝標準普爾500的概率是很小的,甚至還和反對這句話的基金經理打賭。為什麼指數投資是有效的呢?因為指數投資的原則幫助投資者規避了大部分人犯下的錯誤,其實就是運氣的那部分。這種做法,至少你和市場是一致的,你不會跑輸市場。雖然是大贏是沒有可能的,但是絕對不會大輸。

《漫步華爾街》提出了大部分投資者無法戰勝市場,包括專業的基金經理。這本書中提到,我們需要一個低管理費的共同基金,只要買入市場所有的股票,不要在擇時中出現損耗,給投資者提供一個市場平均水平的產品。

其實市場上第一支跟蹤道瓊斯的指數基金成立於1972年,那時候似乎沒有吸引到許多持有人。然後著名的先鋒基金,並且在1975年最後一天推出了先鋒基金的第一個指數產品。很多人不相信,用戶會接受一個平均收益的產品。這個產品之後改名叫先鋒500指數基金。但就是這個產品,竟然從1100萬規模起步,1999年變成了1000億美元規模。為何這個產品能夠做到這麼大的規模,就是因為他們堅持了買指數這一原則。

買入指數的原則,避免了人性弱點。買指數是“不會輸”的策略。當然,這也是一個“不會贏”的策略。指數基金一開始發展並不快,一直被市場認為非主流產品,但是指數型的產品規模,證明了堅持原則的重要性。

當潮水退去時,真相會變得更加清晰,原則被證明是多麼的有效。當潮水退去,你會選擇相信原則多一點。

此外,索羅斯的反身性理論揭示了市場參與者的行為能改變市場。沒有一個獨立和不可改變的事件,能夠在市場中永遠持續下去。市場本身就是所有人在做決策的統一反饋。當人們在某個標的上的投資比其他標的多,這個標的相對其他標的就有相對收益。

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夠證明做到大部分人做不到的事情。這也意味著,大部分並不能靠這種方式成功,我們大家都是普通人。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種單一的方式,可以長期持續的獲得成功。單一方式的成功,必然是在一個有限的時間段內。相信奇蹟不是一個長久的事情。

很明顯,單一策略用的越多,最終結果就是超額收益越差,最後的結果就是變得無效,這也是曾經有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創辦的長期資本公司覆滅的重要原因。

我們大多數的投資都是基於過去,但並不知道未來這種特徵的形成環境是否改變。在未來環境不確定時,顯得堅持原則是多麼的重要。區塊鏈的投資也是需要堅持原則的。


區塊鏈會走互聯網一樣的路?

現在很多人都拿上世紀90年代末得互聯網的爆發來比照今天的區塊鏈。那個時候世界迎來了一場互聯網革命,互聯網行業經歷了股市的指數增長,與繁榮後泡沫的破滅,最終走到今天。

人們長久以來一直注意到無形資產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區塊鏈的誕生也表明了這種觀點的是我們不得不思考的。

而今天,區塊鏈似乎也正在走向一條似曾相識的路,資本湧入,漸漸進入大眾視野,漸漸地來到了風口浪尖。

那麼曾經的互聯網泡沫與當今區塊鏈面臨的泡沫有何不同?以前的互聯網堅持的是流量原則,堅持的是壟斷創造利潤。而許多區塊鏈技術的支持者認為,區塊鏈技術或許可以創建新的秩序,區塊鏈是一種價值互聯網,是一種不需要第三方中介的互聯網。

在互聯網泡沫中,儘管許多項目失敗了,但它們為後來成功的互聯網企業鋪平了道路。包括登陸華爾街的谷歌、亞馬遜、阿里巴巴、百度等等都是這樣的公司,也都經歷了互聯網的興衰。

這些成功在2000年是很難預測的。誰能料到搜索引擎最終會成為自動駕駛汽車的先驅,並探索醫學的新領域呢?類似地,區塊鏈泡沫破滅的情形也很難精準預測,但真正重要的是前進的方向。

最近也有很多人說所有區塊鏈項目都是泡沫,很快就會破裂,投資者最終會血本無歸,這個我們無法判定。

但是互聯網與區塊鏈不同的是,互聯網一旦被證明可行,馬上就會有大資本介入,那麼互聯網剩下的就是一場資本的遊戲了,之前出問題的滴滴打車,以及滿世界的共享單車都是如此,甚至曾經產品為王的騰訊都已經變成一家投行了。

互聯網公司要做的就是打敗競爭者,最後剩一家才能夠玩的轉。

與互聯網不同的是,區塊鏈的世界不是這樣的,比特幣只需要一部分人認可即可生生不息,比特幣本身才2100萬枚,區塊鏈是一部賬本,是一部信任的賬本,信任是區塊鏈世界的第一原則。

在互聯網世界,流量是因,剩下的是果。因為在互聯網的世界,沒有流量是不行的,而且流量少了也不行,但是區塊鏈的世界,流量是果。是比特幣越來越成功吸引到了越來越多的流量。

與區塊鏈業務不同,互聯網業務並非真正全球化。很多美國互聯網公司的產品很不友好。這也難怪他們幾乎所有公司都敗走中國,最新的消息是阿里巴巴和騰訊在印度和當地的公司正在聯合,正在對美國的大型的互聯網企業進行圍攻。

區塊鏈,什麼時候開始新一波的牛市,這是最近每個人心中的大問題。牛市,它有可能馬上發生,也可能在幾年後發生。沒人能真正做出準確的預測。

但是,你只要堅持區塊鏈世界的原則,相信區塊鏈最後不會虧待你。(微眾公號:maitiannews)


分享到:


相關文章: